天天看點

讀書|侯軍:賞樂讀人——雷健《書中聽樂》序

二十年前,當我的《孤獨的大師》付梓之際,有幾位新聞出版界的朋友鼓動我:既然你已寫了個繪畫大師系列,索性一鼓作氣,再寫一本音樂大師,适成雙璧,豈不更好?我當時确實有些心動,還曾搜集了一些音樂家的資料,拉了一個簡單的提綱。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淺層的原因是,彼時我還置身辦報一線,确實編務繁忙;深層的原因則是,初涉其間,我就發現寫音樂家、音樂評論實在太難了——音樂是聽覺藝術,而且是諸多藝術門類中最抽象、最難用語言來描述的藝術。尤其是寫古典音樂,必須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聆聽,沒有足夠的聽覺記憶和樂理知識儲備,要想寫出音樂的底蘊乃至音樂家的境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雖說是個癡迷音樂的發燒友,身為記者也曾采寫了不少音樂方面的文章,但充其量隻能算個“資深樂迷”。而聽音樂與寫音樂,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我在這方面的“短闆”是很難在短時間内補齊的。相比之下,我在美術方面的積澱要厚實一些。故而能寫繪畫題材,未必能寫好音樂題材。人貴有自知之明,與其趕着鴨子上架,徒耗心力,不如趁早知難而退。

我是在權衡利弊、掂量再三之後,才決定放棄這個選項的。我至今依然認為,當時之“退”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讀書|侯軍:賞樂讀人——雷健《書中聽樂》序

正因為此前有過這樣一番考量,而今,當讀到好友雷健兄的這部《書中聽樂》的書稿時,就難掩興奮之情,同時也感到由衷的欽佩——畢竟,雷健兄跨越了我當年力所不逮的那些難關,奉獻出了這部以文字來描述音樂,以音樂來演繹人物的成功之作!

雷健兄與我是同行,都是辦報出身,且年齡相仿,從業經曆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在入行之初就被教導要做個“螺絲釘”,擰在哪裡就在哪裡出力出彩。是以,在各自的編輯部裡,我們都是練過“十八般武藝”的。我曾讀過雷健兄寫于20世紀90年代的學術專著《網絡新聞》,此書足證他對新聞這個行當是非常精通且富于超前意識的。前幾年,收到他寄來的新書《論語别識》,粗讀一遍就感受到那種嚴謹的治學規範和富于哲理的論說,不禁對這位媒體同行的“國學”功底刮目相看了。後來見面時,我跟他聊起這兩本跨度甚大的著作,他笑了笑說,前一本是給“賞飯的本行”寫的,後一本是給“上學的專業”寫的(他在大學是學哲學的)。我問他下一本是給誰寫呢?他詭秘地笑道:“下一本當然是給自己寫的。”

寫給他自己的書,自然就是這本《書中聽樂》了。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我讀出了雷健兄對西方古典音樂的摯愛和癡迷,其“受感染”的時間顯然要比我早得多,且“上瘾”的深度也令我望塵莫及。我倆時常一起參加全國報紙副刊界的采風活動,每次看見他,他總是塞着耳機在聽音樂;偶爾同行之間聊起與音樂相關的話題,他本來在一旁“假寐”,聞聽頓時雙目炯炯,興緻勃發,縱橫捭阖,滔滔不絕,神采飛揚,“一張老臉笑得稀爛”(雷健的口頭禅之一);那年我去成都出差,他老兄早早就訂好票,請我去音樂廳欣賞一場音樂會——如此的安排,我自己也曾做過一兩次:有朋自遠方來,非音樂會不足以表達我的歡愉欣悅之情。然而,輪到我自己受到如此隆重的盛邀,卻是平生第一次。此舉,不僅可見雷健兄對我的厚誼,更可窺得音樂在他心目中所占據的異乎尋常的位置。

當然,雷健兄的這本書,與我那本《孤獨的大師》一樣,均屬“非專業人士”的專業化寫作。在圈内人眼中,其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而雷健兄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標明了一個絕妙的“切入點”——“書中”聽樂。書是用來讀的,而讀書寫作本是媒體人的特長,如此一來,聽覺上的欣賞轉換為視覺上的閱讀,進而延展到理性的思考和文學描述,可謂揚長避短,别開生面。錢锺書先生曾寫過一篇《通感》,其中就講道:“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顔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諸如此類,在普通語言裡經常出現。”(見錢锺書《七綴集》上海古籍版,第65頁)錢先生所談之重點在于文學,而我在這裡引用他的這段妙論,意在說明雷健兄顯然深谙個中之奧義,他在論述音樂時最大限度地讓眼睛之“讀”發揮作用,進而極大地拓展了音樂欣賞的視野和空間。以某個樂曲為原點,目之所及,可以延展到四面八方,既可追溯其創生之前世——或源自某一首詩,或源自某一部劇,或源自某一篇小說,或源自某個民間傳說;又可探求其創生之原委——從作曲家的家庭熏陶到其師承脈絡,從個人氣質到其朋友圈的藝術氛圍;更可尋迹這部作品誕生之後的曲折演變與命運沉浮……在雷健兄的筆下,音樂不唯是可聽的,而且是可讀可感可思可見的。那些優美動人的旋律之中,始終活躍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中既包括直接創造這些樂曲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也包括那些“黏貼”在其前世今生中的詩人、作家、畫家、戲劇家、評論家,乃至劇院經營者,凡是在時間長河中被“挾裹”到這些旋律中的各色人等,都被雷健兄的慧眼“讀”中,納入了他的書中。

讀書|侯軍:賞樂讀人——雷健《書中聽樂》序

雷健生活照

媒體人常說一句“行話”,叫作“找角度”。一個事物從正面看上去可能平淡無奇,毫不出彩;然而,一旦變換一個角度,從側面乃至反面去看,頓時就變得五光十色、精彩紛呈。誰說不是呢,雷健兄在書中所寫到的音樂大師和他們的傑作,不都是幾百年來早已被世人反複聆聽、耳熟能詳了嗎?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大多也早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了。然而,雷健兄隻是變換了一下視角,不再囿于音樂的畛域,而是從閱讀的角度去尋覓去解讀去思考,立時就讓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起來,讓那些遠逝的音樂家們,乃至為這些音樂家提供過“源頭活水”的諸多先賢們,漸次從他的講述中複活了——這就是閱讀的力量,其深度和廣度都是單靠聽覺無法達緻的。通過“書中聽樂”,音樂與文學、與繪畫、與戲劇等鄰近藝術門類,均實作了無縫連接配接,乃至跨界融合。熟悉音樂的讀者,在閱讀中,耳畔會自然而然地回響起那些熟悉的旋律,進而會加深對音樂内涵的了解;即便是不很熟悉這些樂曲的讀者,也能夠從閱讀中了解和品味音樂大師們或惬意或坎坷或艱辛或悲涼的人生故事,進而親近音樂,感受藝術,進而參悟人生。

任何藝術,歸根結底,其實都是“人的藝術”:既為人所創造,亦供人來欣賞。雷健兄在本書中,雖說是從音樂入筆,但其着力點在于寫出音樂背後的人。我将他這種表述方法稱之為“以曲帶人”。我之是以對他這種表現手法谙通其妙,皆因我在寫《孤獨的大師》時,采用的是“以人帶畫”之法,與他的“以曲帶人”可謂異曲同工而又殊途同歸。

雷健兄的這些文章,此前曾在《北京日報》副刊上開設專欄連載,後來又在我們“中國副刊”公衆号的“讀家”上陸續刊發。因而,書中的大部分篇章我都讀過。不過,這次完整地重讀,依然感到收獲多多。雷健兄将寫序的重任托付于我,盡管我自知并不稱職,也沒有推辭。因為我深知這當中承載着可貴的信任與深厚的情感。與這份情感的分量相比,我這個寫序者是否稱職、寫得是否專業,似乎已無足輕重了——人生在世,唯情感與信任,不可辜負。

是為序。

2021年10月17—18日,于北京寄荃齋

(侯軍:深圳報業集團原副總編輯,“中國副刊”新媒體中心總編輯。學者,散文家、藝術評論家、書法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