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2021年接近尾聲,今年也和讀者朋友們一起看了很多前沿研究呢!很多研究因為高大上的技術,或是治愈絕症的前景令人動容。不過,也有些研究可能因為看似“無厘頭”而讓人印象深刻。也許有人會一頭問号:這還能發論文?
戴口罩真的可以防病毒
從兩年前剛開始出現新冠疫情之時,就經常有人争論“戴口罩是不是可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
為了驗證看似“常識”的做法,科學家們不僅開展了多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戴口罩管用”,在2021年還不止一次登上了頂尖學術期刊。

圖檔來源:123RF
今天6月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建立病毒傳播的模型,對口罩抵擋病毒顆粒的效用進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人員分析了不同環境中新冠病毒的濃度範圍,不同人群戴口罩的情況,以及不同類型的口罩,最終得出結論,普通人生活的環境中,新冠病毒的水準其實并不高,此時佩戴口罩,能進一步減少感染風險,而要取得最佳防護效果,需要新冠感染者和健康人群都戴上口罩。
另一篇論文同樣發表在《科學》雜志
,科學家們通過大型随機對照試驗,實地檢驗了口罩的效果。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孟加拉國600多個村莊的近35萬居民廣泛佩戴口罩。追蹤資料顯示,随着戴口罩的比例上升近30%,新冠肺炎的血清陽性率下降了約9%,這一證據表明,外科口罩确實可以作為大規模防護措施,減少有症狀的新冠感染。
戴口罩影響認人臉
當人們為了減少病毒傳播而普遍戴上口罩後,新的社交挑戰出現了:怎麼認臉。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為此設計了三組實驗,來确認戴口罩到底對認臉有多大的影響,還和戴墨鏡的效果做了比較。
他們的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辨認熟悉的面孔(比如衆所周知的名人)還是辨認完全陌生的面孔,戴口罩都會加大難度,參與者在判斷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兩張照片是不是同一個人時,準确度會降低。但研究人員也發現,口罩的影響和墨鏡是一樣的。
▲實驗顯示,口罩和墨鏡都影響識别面部情緒(圖檔來源:參考資料[3])
毫不意外的是,實驗還證明,有了口罩的掩護,情緒也不那麼容易顯露:戴了口罩的臉,讓人很難識别是快樂、厭惡還是驚訝;戴口罩和戴墨鏡還都有助于隐藏憤怒和恐懼的情緒。
看了這個結論,戴上口罩的社恐出門時更安心了……
貓是玩“躲貓貓”的高手
一些科學家在前兩年曾用實驗證明,貓聽得懂人類叫它的名字,還能分辨鏟屎官與陌生人的聲音。然後,這些科學家錄下了不同人叫喚貓咪的聲音,又開展了一項實驗:和貓玩起了“躲貓貓”。
研究人員在離貓很近的門背後和離貓較遠的窗戶外先後播放錄音。這讓他們發現,貓聽到聲音從一個地方“跑”到了另一個地方後,會表現得很驚訝。尤其是聽到熟悉的主人聲音發生了不可見的移動後,它們會盯着門背後琢磨,轉動耳朵環顧四周,或起身尋找。
研究人員分析說,這一現象确認了一種過去在貓科動物中未知的認知能力:貓能夠根據聲音線索在心理上繪制出他人在空間中的位置。這表明貓咪具有一種重要的空間認知能力,是複雜思維的一個特征。一般認為,人類嬰兒通常在8個月左右開始了解“物體持久性”,即相信某些東西雖然看不見,但仍然存在。而這些熱衷于撸貓的科學家表明,貓也具有了解物體持久性的智力。
越有錢越快樂
在你看來,賺多少錢能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
關于金錢和幸福的關系,一直以來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研究。2010年有一項極具影響力的研究指出,賺的錢越多、人的幸福感越強,而當家庭年收入達到7.5萬美元時,幸福感就趨于穩定,再多的金錢,不會令你再有額外的快樂。
然而,今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收入天花闆”可能并不存在。
這些研究總共收集了3.3萬名參與者的170多萬份資料。賓夕法尼亞沃頓學院的Matthew Killingsworth博士為此建立了一個手機小程式,要求參與者多次在随機選擇的時間點——比如吃飯、看電視、閑聊時,報告他們在當下體會的幸福感(即體驗式幸福感);與此同時,參與者還需要評估自己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即評價式幸福感)。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體驗式幸福感還是評價式幸福感,都會随着收入增加而持續加強。年收入增加一倍,幸福感也随之翻倍。
Killingsworth博士分析說,高收入者更快樂,部分原因是他們對生活的控制感增強。"當你有更多的錢時,你對怎麼生活有更多的選擇。”但他補充說,“雖然金錢可能對幸福有益,但我發現将金錢和成功等同起來的人沒有那些不把兩者等同起來的人幸福。我還發現,賺錢多的人工作時間也長,時間更緊迫。”
有些研究結論乍一看好像說的是廢話,沒想到科學家們還要專門做實驗。不過再仔細一看,你或許會意識到,我們日常抱有的某些想法或采取的某些行為,并沒有那麼“天經地義”。正是在科學家們求真的努力下,我們不斷調整着步伐,以期過上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