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在中國舊社會的封建制度之下,地位高低都是由實力強弱說話的。雖然一個國家的皇帝是全國最高位,但如果一個皇帝沒有很好的駕馭權利的能力的話,也依然會被手下大臣甚至是自己的家人奪取帝王之位。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古中國多年都是處于戰争之中,無論是像大唐王朝這種勢力強盛的朝代還是像三國時期這種各大勢力并起的時代,戰争都是主基調。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而隻要是戰争,就一定會有死傷。尤其在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古代社會,發動一場戰争,都是直接短兵相接,以肉體與敵人相搏,很多時候看的就純粹是誰運氣好或者命硬。

而在封建社會的戰争中,有一種戰争形式,堪稱是所有戰争形式中最殘酷的一類。在這類戰争形式中,進攻的一方基本上隻能采取人肉堆積的方式往前進。根據中國古代兵法所述,進攻方要是想成功打赢這場戰争,至少需要十倍于守軍的兵力,才有勝利的希望。而之是以得出需要十倍的兵力,就是因為要有這麼多的犧牲才有可能進攻成功。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這一類戰争,就是攻城戰。

既然傷亡會如此慘重,那麼,為何進攻方為何還要繼續呢?原因就在于如果能夠成功攻下一座城池,那其戰略價值可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都知道,既然是進攻一方城池,那麼進攻方肯定是來到防守方的主場來作戰的。如果能夠成功攻下一座城池,那麼,城池裡,原本屬于敵方的所有物資,就全部都屬于進攻方的了。城池内的物資可不僅僅是一些糧食,老百姓和其他所有生活物資,包括戰争所用物資,那可都屬于了進攻方。

此外,這座城池也整體都屬于了進攻方,也就是說這所城池的整個地盤都可以被進攻方随意為之。那麼,進攻方不但會多了一塊勢力範圍,而且還可以以這個城池為基地,轉戰其他地區,而且還能夠在此地進行戰略物資的補給。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那麼,為何攻城戰會如此難打呢?原因在于防守方是在自己的主場作戰,隻要城内的物資足夠,儲存的糧食可以夠城内人吃上幾年,那麼防守方就完全可以靠着堅硬的城牆以及護城河長時間抵禦進攻方。比如在晚清時期曾國藩率軍攻城時,即使用了現代化器械,都還是花了好幾年。

而且,攻城戰是屬于易守難攻的戰争,前面已經說了防守一方在防守方面的種種優勢,下面就談一談進攻方在進攻時的種種劣勢。

正是因為進攻方是從自己的地盤來到敵方地盤打仗,是以不可避免的會遭遇戰線過長的問題。戰線過長最大弊端就在于與自己的主場過遠,糧食供給将會成為非常棘手的問題。一旦戰役時間過長,那麼就會造成糧食供給跟不上的問題。而帶兵打仗,最多的就是士兵,基本的吃飯都成了問題去,那麼士兵的戰鬥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此外,進攻方是主動作戰,但是要想攻克城池,就必須踏過擺在他們面前的城牆和護城河。那個時候,隻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

第一種方法,即是用專門的大錘來攻擊防禦能力相對較弱的城門。但是城門也隻是相對較弱而已,而且守城方自然也知道進攻方肯定會打城門的主意,會采取各種辦法阻止進攻方的攻門行為。是以,盲目的用攻城器械攻擊城門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方法,危險性非常高。

第二種方法,則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拿攻城梯搭在城牆外,士兵攀爬樓梯,上到城牆之上與敵人搏鬥,攻入城内的方式。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其實這種方式的慘烈程度與第一種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遠比電視劇中表現出來的要殘酷得多。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防守方的士兵基本都是站在城牆上攻擊進攻方,而進攻方的士兵攀爬樓梯時,隻能依靠隊友的掩護,才可能上的去。但是隊友掩護的方式也隻有射箭,可敵人的攻擊方式卻非常多,比如拿箭射,拿開水或者燙油直接潑,或者拿大石頭砸。而且防守方士兵知道被他們攻上來的話後果有多嚴重,根本不會手下留情。

那他們怎麼不直接把梯子推倒呢?

為何守城士兵甯願費力用石頭砸,也不推倒梯子?士兵:傻蛋才推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種攻城梯不是幾個人就能推得動,而且要推的話還會收到進攻方的攻擊。此外,這種梯子的頂端都會削尖,且塗上劇毒。隻能說,隻有傻子才會去想着推梯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