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雍正王朝的第一寵臣,李衛實力到底有多大?

《李衛辭官》是一部十分經典的電視劇,它講述的是在雍正皇帝時備受寵信的權臣李衛,在新君乾隆繼位後卻因輕浮而不受待見。于是,李衛設法辭官回鄉,想要離開爾虞我詐的官場。但是,乾隆皇帝雖然不喜歡李衛,卻又不得不總是在遇到棘手問題時讓他出面解決。當李衛完成任務後每每請辭,是以他和乾隆之間發生了一系列很是精彩的故事。

作為雍正王朝的第一寵臣,李衛實力到底有多大?

在真實的曆史上,确實有着李衛這個人,他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廣受贊譽的名臣。作為電視劇,為了劇情效果,《李衛辭官》對曆史事件進行一些改編和創造。電視劇裡的李衛和史書上的李衛有着非常明顯的差別。在影視劇中,李衛最終被允許還鄉,其實曆史上則并非如此。

那麼,曆史上李衛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康熙二十七年(1688),李衛出生在江南銅山,也就是今天江蘇徐州的豐縣一帶。因為家底殷實,餘财不少,在李衛沒有考取功名的情況下,卻靠''捐''當上了員外郎,并在兵部任職。幹了兩年後,李衛被提拔為了戶部郎中。這是一個除了戶部尚書、侍郎之外的進階官員,也是他在康熙年間擔任的最高官職。

康熙去世後,皇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對李衛十分欣賞,先後封他為直隸驿傳道、雲南鹽驿道。所謂鹽驿道,就是管理鹽務的官員,在食鹽十分貴重的古代,這是一份很重要的差事。和飽讀詩書的書生們比起來,具有實幹精神的李衛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這很讓注重實學、看重實績的雍正皇帝滿意。''就遷布政使,命仍管鹽務。''雍正下令對他獎掖提升。

作為雍正王朝的第一寵臣,李衛實力到底有多大?

僅僅一年後,李衛便升遷為浙江巡撫。在浙江巡撫的崗位上過兩年,他成了浙江總督,官居正二品。從初入官場到聲名顯赫,李衛用了十年時間。十年,對于一個想在職場取得更大功名的人來說,簡直不大可能,然而李衛卻成為了鳳毛麟角。沒有能力不行,有能力沒人賞識更不行。李衛猶如一枚優質種子,遇到了雍正時代的土壤,他必然開花結果。明主賢臣從來都是車馬不離橋。

雍正七年(1729),李衛被加封為了兵部尚書,而地方上的總督如果被加上尚書銜,便意味着他官居從一品,且能夠在當地總管軍政大事、管理文武官員、選拔考核人才,可以說相當于我們常說的''封疆大吏''。在升遷後不久,李衛遭遇了喪母之痛,雍正帝賜予他太子少傅的榮譽官職以示撫慰。

三年後,李衛為母親守孝歸來,雍正皇帝立刻任命他為''

刑部尚書,授直隸總督,命提督以下并受節制。

''掌握大權後,李衛始終保持着剛正不阿,敢于直言進谏,且從不畏懼權貴。雍正帝執政十三年便去世,年僅二十餘歲的年輕皇帝乾隆繼位。

為了開辟執政新通道,剛剛登基不久的乾隆對父親留下的班底進行整頓。

作為雍正王朝的第一寵臣,李衛實力到底有多大?

乾隆帝本人熱愛文化,也尊敬那些有學問的人,而對于李衛這樣靠買官入朝,沒讀多少經典的人則沒什麼好感。李衛的狀态由熱變涼,但他依然盡心盡力,能很好完成任務,履行自己職責。乾隆三年(1738),李衛突然染上惡疾,乾隆特地派出禦醫診治,但已經無力回天。

這年十月,李衛與世長辭,乾隆按照總督的禮制将其安葬,并留下''

李衛才猷幹練,實心辦事,宣力封疆,無少瞻顧,畿輔重地,正資料理……今聞溘逝,深為悼念

''的評價。李衛還得到了谥号''敏達'',這是說他為人機智聰敏,為官忠實練達。可以說,李衛已經是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據說後來乾隆皇帝下江南,見西湖畔的人們十分思念當年任浙江總督的李衛,甚至為其在花神廟裡立像,十分不高興。''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讬名立廟,甚為可異。''乾隆換了一個面孔,李衛人品好像也有了大問題,他要求将李衛雕像撤走焚毀。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十分讓人懷疑。

作為雍正王朝的第一寵臣,李衛實力到底有多大?

李衛的五個兒子都走上了仕途,其中長子李星垣官至兩廣總督,可謂虎父無犬子。他的十五個孫子,有的繼續在官場浮沉,但官位不高;有的投筆從戎,官居參将、騎尉;有的人生平淡,日子卻沒有太多憂愁。

為人臣,忠其事;為人君,忠其民。曆史的發展是有鐵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