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为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实力到底有多大?

《李卫辞官》是一部十分经典的电视剧,它讲述的是在雍正皇帝时备受宠信的权臣李卫,在新君乾隆继位后却因轻浮而不受待见。于是,李卫设法辞官回乡,想要离开尔虞我诈的官场。但是,乾隆皇帝虽然不喜欢李卫,却又不得不总是在遇到棘手问题时让他出面解决。当李卫完成任务后每每请辞,因此他和乾隆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很是精彩的故事。

作为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实力到底有多大?

在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有着李卫这个人,他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广受赞誉的名臣。作为电视剧,为了剧情效果,《李卫辞官》对历史事件进行一些改编和创造。电视剧里的李卫和史书上的李卫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影视剧中,李卫最终被允许还乡,其实历史上则并非如此。

那么,历史上李卫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康熙二十七年(1688),李卫出生在江南铜山,也就是今天江苏徐州的丰县一带。因为家底殷实,余财不少,在李卫没有考取功名的情况下,却靠''捐''当上了员外郎,并在兵部任职。干了两年后,李卫被提拔为了户部郎中。这是一个除了户部尚书、侍郎之外的高级官员,也是他在康熙年间担任的最高官职。

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对李卫十分欣赏,先后封他为直隶驿传道、云南盐驿道。所谓盐驿道,就是管理盐务的官员,在食盐十分贵重的古代,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差事。和饱读诗书的书生们比起来,具有实干精神的李卫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很让注重实学、看重实绩的雍正皇帝满意。''就迁布政使,命仍管盐务。''雍正下令对他奖掖提升。

作为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实力到底有多大?

仅仅一年后,李卫便升迁为浙江巡抚。在浙江巡抚的岗位上过两年,他成了浙江总督,官居正二品。从初入官场到声名显赫,李卫用了十年时间。十年,对于一个想在职场取得更大功名的人来说,简直不大可能,然而李卫却成为了凤毛麟角。没有能力不行,有能力没人赏识更不行。李卫犹如一枚优质种子,遇到了雍正时代的土壤,他必然开花结果。明主贤臣从来都是车马不离桥。

雍正七年(1729),李卫被加封为了兵部尚书,而地方上的总督如果被加上尚书衔,便意味着他官居从一品,且能够在当地总管军政大事、管理文武官员、选拔考核人才,可以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封疆大吏''。在升迁后不久,李卫遭遇了丧母之痛,雍正帝赐予他太子少傅的荣誉官职以示抚慰。

三年后,李卫为母亲守孝归来,雍正皇帝立刻任命他为''

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

''掌握大权后,李卫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且从不畏惧权贵。雍正帝执政十三年便去世,年仅二十余岁的年轻皇帝乾隆继位。

为了开辟执政新通道,刚刚登基不久的乾隆对父亲留下的班底进行整顿。

作为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实力到底有多大?

乾隆帝本人热爱文化,也尊敬那些有学问的人,而对于李卫这样靠买官入朝,没读多少经典的人则没什么好感。李卫的状态由热变凉,但他依然尽心尽力,能很好完成任务,履行自己职责。乾隆三年(1738),李卫突然染上恶疾,乾隆特地派出御医诊治,但已经无力回天。

这年十月,李卫与世长辞,乾隆按照总督的礼制将其安葬,并留下''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的评价。李卫还得到了谥号''敏达'',这是说他为人机智聪敏,为官忠实练达。可以说,李卫已经是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据说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见西湖畔的人们十分思念当年任浙江总督的李卫,甚至为其在花神庙里立像,十分不高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乾隆换了一个面孔,李卫人品好像也有了大问题,他要求将李卫雕像撤走焚毁。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十分让人怀疑。

作为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实力到底有多大?

李卫的五个儿子都走上了仕途,其中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可谓虎父无犬子。他的十五个孙子,有的继续在官场浮沉,但官位不高;有的投笔从戎,官居参将、骑尉;有的人生平淡,日子却没有太多忧愁。

为人臣,忠其事;为人君,忠其民。历史的发展是有铁律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