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7年形勢圖
01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剛當了一年皇帝的安祿山,就被其子安慶緒派人刺殺。
新官上任三把火,剛坐上皇位的安慶緒也想燒幾把火樹立下自己的威望。
于是,安慶緒盯上了軍力疲弱的睢陽。
就這樣,安慶緒派尹子奇率13萬大軍進攻睢陽。
睢陽太守許遠一看來者不善,立即向張巡求助。
但他的手下隻有三千士兵和三百戰馬,雙方實力懸殊。
張巡
但張巡沒有退縮,立即率軍救援睢陽。
面對幾十倍的敵軍,張巡知道硬打是不行的,于是采用了擒賊先擒王的政策。
張巡打算在陣前射殺尹子奇,但兩軍距離太遠,想要一箭命中目标很困難。
就在這時一人挺身而出,大聲說道:“讓我來。”
張巡大喜,立馬将弓箭給了他。
那人當即挽弓射之,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
這名神射手正是張巡手下的大将南霁雲。
02
南霁雲生于公元712年,因在家排行老八,而人稱“南八”。
南霁雲
南霁雲是個地道地道的農民,但又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勞作之餘,他喜歡讀書,也喜歡練武,據說他會七十二路槍法,騎馬射箭更不在話下,不但能左右開弓,還能做到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安史之亂”爆發後,這個農民的一身武藝,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是以叛亂一開始,南霁雲就參了軍,成為了張巡的部下。
經過一次次的戰鬥,南霁雲逐漸成長為張巡的左膀右臂。
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張巡接到睢陽太守許遠求援,與南霁雲率軍開向睢陽。
于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03
叛軍眼看無法攻破睢陽城,于是采取圍而不打的方法,想要困死張巡。
不久城外的麥子熟了,包圍睢陽的叛軍,興高采烈地在城外收割麥子。
看着割麥子的叛軍,張巡計上心頭。
他讓士兵擊鼓,準備進攻。
聽到鼓聲,城外的叛軍停止了收割,準備迎戰。
可張巡并未組織進攻,而是令士兵們停鼓休息。
城外的叛軍笑了——我說你們不敢來打,隻是吓唬人嘛!
這樣的“玩笑”,張巡又開了兩次。
城外的叛軍,再也不理他們,安心地割麥子。
張巡要的就是這個,他朝南霁雲一招手,早有準備的南霁雲大開城門,率軍沖出。
割麥的叛軍,個個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可南霁雲的目标,卻不是他們,甚至看都沒看他們一眼。
他率軍直奔尹子奇大營。
此時的叛軍主帥尹子奇,根本沒料到張巡會使這一招,當他得知帶隊突襲的是南霁雲,更是一陣哆嗦,立馬跳上馬背,落荒而逃。
主帥逃走,叛軍大營,頓時亂成一鍋粥,南霁雲率領“敢死隊”,如入無人之境,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砍一雙。
随着一陣陣鬼哭狼嚎,叛軍大營,很快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04
雖然打跑了尹子奇,可安慶緒的十幾萬大軍還是包圍着睢陽城。
睢陽的形勢一天天的艱難,每個士兵每天隻有一勺米的口糧。
不夠,就吃城裡的老鼠麻雀,以及将士們铠甲弓箭上的皮子
再不夠,就吃樹皮和紙。
到最後,張巡不得不把自己的愛妾殺了,煮熟了給将士們吃。
可張巡的愛妾隻有一個,吃完了就沒了,沒辦法,他不得不向河南節度使李巨求助。
有人會問了,怎麼一開始不向李巨求助?
原來,張巡早就和李巨結下了梁子。
之前,張巡曾大破叛将楊朝宗部。
打了勝仗後,張巡為将士們請功,派人向李巨請求賞賜物品,可這李巨卻一毛不拔,連一粒米也不給。
張巡不淡定了,寫信責備李巨:将士們如此賣命,取得如此大勝,結果啥也沒有,實在令人寒心,如此吝啬,今後誰還願意替朝廷賣命?
可這李巨臉皮巨厚,根本不理他。
從此二人就結下了梁子。
正當張巡決定拉下老臉去求李巨時,事情迎來了轉機。
禦史大夫賀蘭進明接替李巨成為了河南節度使,并駐軍臨淮,另一個禦史大夫許叔冀也駐軍彭城。
張巡立馬命南霁雲去向許叔冀求援,後者覺得好笑——老子要是願助爾等解睢陽之圍,早就去了,還用得着等爾等來求!
但不表示表示,也說不過去,畢竟都在替一個老闆賣命。
于是,許叔冀表示,答應給他們一些布,用來做衣服。
這下南霁雲忍不了了,當即表示:“要不這樣吧,咱倆決鬥,如果我輸了,馬上滾蛋,絕不糾纏,如果你輸了,請派兵增援睢陽。”
許叔冀把臉别過一邊:“誰不曉得你厲害,我才不上你小子的當呢!”
見許叔冀軟硬不吃,南霁雲隻能回到了睢陽。05
回到睢陽後,南霁雲隻能用沉默,向張巡交代。
不用他開口,一看他的表情,張巡便什麼都明白了。
沒事沒事,天無絕人之路,許叔冀不是東西,不是還有賀蘭進明嗎,你趕快去臨淮,把我們的情況,告訴賀蘭進明,他不會見死不救的!
就這樣,南霁雲不得不再一次冒着生命危險,出城去搬救兵。
睢陽城裡,還能“活動”的,也就幾十名精銳騎兵了,張巡一直沒舍得用,此時幾乎全都給了南霁雲。
南霁雲帶着幾十名騎兵,浴血奮戰,總算殺出了一條血路,趕到了賀蘭進明所在的臨淮。
誰知賀蘭進明比許叔冀更操蛋——張巡你想啥好事呢,老子若是派兵幫你解了睢陽之圍,你的功勞,不就就超過老子了嗎?今後的前途,不就無量了嗎?你叫我情何以堪!
當然這些話不能明說,他隻能對南霁雲這樣說:睢陽早晚得丢,出兵又有啥用呢,說不定現在已經丢了呢……
南霁雲說肯定還沒丢,現在派兵去救,還來得及,如果丢了,我就以死謝罪!
賀蘭進明開始找借口,比如時間倉促,部隊不容易集結啊,最重要的是,要是許叔冀趁機從背後襲擊我,怎麼辦?
這個借口,可真夠腦洞大開的,南霁雲不明白了:咱們不都是自己人嗎,怎麼會自己人襲擊自己人呢?
他顧不上“請教”這個問題,趕緊向賀蘭進明曉以利害:睢陽與臨淮兩地很近,唇齒相依,睢陽若失,臨淮也保不住,請上司三思啊。
眼看南霁雲如此固執,賀蘭進明玩起了拖字訣。
他設宴款待南霁雲,打算邊吃邊談,南霁雲卻難以下咽,含淚說道:我來時睢陽人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現在叫我怎麼吃得下去?
說完,拔出佩刀,自斷中指:我今天無法完成張将軍的任務,就自斷一指向他謝罪。
然後,他憤怒地跨上戰馬,打馬而去。
離城門不遠處,他“遇到”一座佛塔,怒射佛塔發誓:等老子滅了叛軍回來,必殺賀蘭狗賊!
但他的心願,卻永遠實作不了了,
757年十月,睢陽城陷,張巡、南霁雲被俘。
尹子奇勸南霁雲投降。
張巡大聲對南霁雲說:“南八,男兒一死而已,不能降不義之人!”
南霁雲笑着說:“我是什麼樣的人,上司難道還不了解我嗎,上司既然說了,我怎麼敢不死!”
随後,南霁雲與張巡、姚門言、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被尹子奇殺害。
南霁雲的忠義壯勇,為曆代所推崇,宋太宗将他封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澤二龍神君,清朝的嘉慶皇帝,再次敕封他為秦州慧音山昭佑綏沣嘉澤二龍大王。
直到今天,位于甘肅天水秦州區慧音山的二龍大王廟,依然香火旺盛,當地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二龍大王廟會,紀念這位唐朝忠勇之士。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