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IPRO創始人梅再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11月15日,IPRO釋出了IPRO學生手機P100,從學生手機的賽道正式進擊中國手機市場,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關注和消費者家長的認可。随後,IPRO創始人兼董事長梅再春先生受邀天極網專訪,就IPRO産品研發、市場競争力、未來規劃等問題進行探讨與交流。

專訪IPRO創始人梅再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IPRO創始人兼董事長梅再春先生

産品研發契機: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IPRO這次在國内主打自律學生手機,是基于什麼樣的契機和靈感?

梅再春:打造學生手機品牌,事出偶然,也是必然。前兩年我偶然回到國小母校的時候,我的恩師就和我提過班上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為友善聯絡家裡配了手機,但是因為孩子自制力不強最終沉迷進去。作為老師眼睜睜看着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心裡很痛心。老師的一番話對我簡直當頭一棒,尤其自己作為手機行業的老兵,同時也是一名父親,讓我深思手機這把雙刃劍,在滿足大衆市場的時候,也存在着對學生群體的傷害,但是這些傷害一直被忽略,這個問題亟待解決。我們也把“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成長環境”視為企業責任。

梅再春先生介紹,經過數月的深入調研,IPRO認識到孩子沉迷手機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這個年齡還不懂自律,如果手機能夠輔助孩子養成自覺自律的習慣,沉迷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最終IPRO基于「以行之有效的科技手段,讓孩子既能正常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又不至于沉迷其中」的初衷,選擇從學生手機這條賽道回歸國内市場,為青少年學生群體專門開發設計可靠的智能手機。

專訪IPRO創始人梅再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IPRO學生手機 P100

據《2020年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資料,目前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到1.83億,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則達到了92.9%。如此龐大的使用者群,在市場卻鮮有專為這部分特殊人群開發的産品。這既是市場缺口,也是那些的未成年家長們的痛點與真實需求。

市場核心競争力:「家長團隊」開辟自律學生手機細分品類

在談及如何滿足年輕群體多樣的喜好與需求時,梅再春先生介紹了IPRO團隊的研發現狀及優勢。

梅再春:IPRO的産品團隊都是來自各大手機廠商的專業人員,基本都有着15年以上的研發經驗。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發人員大多也都是家長。是以,洞察孩子真實需求以及家長痛點方面,我們能夠做到精準、具象。IPRO在研發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孩子和家長的真實使用場景,是以,我們的開發的學生手機,是可以同時平衡滿足孩子與家長雙方多樣化需求的。

在産品上,我們得以看到IPRO研發人員對手機在親子關系間的痛點思考。通過将IPRO學生手機與家長手機進行綁定,讓家長可以實時孩子手機的可用時間、管理軟體打開時長;來與家長一起幫助孩子正确對待手機。在家長端應用,家長們還可以獲悉孩子的實時位置,幫孩子定鬧鐘,設定護眼模式,并實作通話上網管控,緊急求助聯系等監護功能。

專訪IPRO創始人梅再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天極網評測室在11月份就對IPRO學生手機進行了實際體驗及測試,在自律養成、安全防護等多個方面,IPRO學生手機P100确實開創了行業的先河。IPRO既實作在“手機”與“孩子”之間加入“家長”這一監護角色,滿足不同家長對孩子的監護要求,同時又讓這種監護以科技的方式嵌入生活,讓培育與管控重回優雅。

在硬體上,IPRO不同于其他學生手機在功能體驗上做閹割限制,而是選擇做一款功能完備的主流産品,滿足青少年的學習、社交、攝影、出行、玩樂等使用場景。手機采用了6.21英寸全高清AMOLED護眼大屏設計,前置3200萬後置4800萬高素質相機,擁有5G全網通的高速聯網能力,覆寫到未來青少年學生群體的5G智能生活需求。

對于學生手機賽道上的同類競品,梅再春先生認為IPRO的優勢是明顯的。

梅再春:IPRO時刻尊重孩子和家長雙方的需求,強調以「自律」來擊破「沉迷」,在孩子慢慢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後,IPRO學生手機的家長端可以關掉一些管控功能,讓孩子嘗試用自律來自我管理。最終,IPRO手機會回歸為一部5G手機,成為像家長一樣見證孩子成長的角色。

未來規劃:立足青少年群體,輻射更廣人群及領域

學生手機細分市場的選手不多,而IPRO的對未來的布局及規劃也遠沒有局限于此。在被問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時,梅再春表示IPRO目前已經擁有了專業的研發團隊,雖然目前呈現的産品僅有一款學生手機,但智能硬體及其他技術已有預研,未來IPRO将會開展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穿戴、AI人工智能、AR、VR等領域的規劃。

專訪IPRO創始人梅再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2021年是手機市場競争白熱化的一年,IPRO經過兩年多的打磨,在市場推出了一款成熟的學生手機;而可以預見的是,整個手機市場的競争将會越來越激烈,但正如梅再春先生所言:「當下,永遠是此刻最好的時機」,手機市場的競争不會有放緩的時刻,也沒有最終赢家,唯有持續不斷地做好使用者需求分析,加大研發投入,放眼更加廣大的市場,才能在持續不斷地留在牌桌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