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作為一個母親,我非常能夠了解,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但有家長舉報《伊索寓言》,要求全面下架。

舉報原因是,該家長認為《伊索寓言》中充滿了黑暗童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兒童經典名著讀物,就這樣冠上了危險的帽子。

有點荒唐,也有點不了解。

父母總是用自己認為“正确”的方式,去守護自己的孩子,想讓他們盡可能少受苦。

回顧我們自己的成長史,我們也被父母禁止着看某些東西,隻是家長口中的“正确”,也随着時代的變化在悄然發生變化。

1被禁止的演變

孩子們是被”大人的世界“所影響的,因為這樣的思想,60、70年代家長禁止孩子們看的是連環畫,《大鬧天宮》這樣的動畫電影。

80、90年代,香港電影正值火熱,王晶電影裡面的擦邊球,星爺葷段子裡面的屎尿屁,黑幫江湖片的暴力情仇,林正英的僵屍鬼怪……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特别是當時的《古惑仔》受到了家長的聯合抵制。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到了今天,我們發現,不管哪個年代的家長,都會大機率信任影視類型中的動畫,以及文學類型中的童話。

因為這些東西最好懂,也最幼稚。人之初性本善,童話起着啟蒙的作用,為未成年區分最初的善惡。

它可能有些絕對,黑白分明。真正的知識總是晦澀難懂的,要等孩子長大,通過自我學習才能更好的分辨。

從前家長都明白這個道理,啟蒙就是啟蒙,不是全部。

不知為何,總感覺現在的家長比之前的幾代家長都更要緊張。

2為孩子掃除一切“不好的東西”

之前的家長禁止某一樣東西,雖然都是強加的理由,但也能說出一個是以然:為了安全,不要學壞。

到了現在,家長們似乎想要一種“消毒水般的正确”。

他們似乎覺得,正确就是健康,甚至超越之前父母時代對這兩個詞的定義。

《伊索寓言》并不是第一部被開刀的童話。

2006年,有家長請求央視緊急停播武俠卡通片《虹貓藍兔七俠傳》,原因“内容低級,充滿血腥暴力”。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前段時間被下架的《迪迦》,也是因為有暴力元素。

如果要說暴力的話,《葫蘆兄弟》大卸八塊蠍子精,《黑貓警長》中螳螂妻子吃丈夫,簡直就是分屍現場。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但在抵制這些卡通片的同時,這些家長忘了“螳螂吃老公”是科學,《黑貓警長》隻是趣味教學。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去年6月,被舉報下架的《菲夢少女2》,舉報理由是:頭發顔色還五顔六色,價值導向有問題。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看到這個,我很想問下,孩子的世界難道不應該是五顔六色嗎?

就連《百變馬丁》中,一群同學圍繞着打了主角之後,說的那句“我才是這裡的老大”,也被認定為“校園暴力”。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誠然,這部分劇情屬于“校園欺淩”,但這不正揭示了校園中存在的暴力情況嗎?

即便封禁了卡通片,那現實中的校園霸淩就會消失了嗎?反觀卡通片,反而用了一種通俗易懂、虛構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思考有關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當然,童話界也未能幸免,一些關于異性相吸的文字描寫,也被投訴色情。

兒童作家安武林認為,性、死亡這些話題要從正面引導,如果碰都不敢碰,這是兒童文學作家的失職。

因為比起任何事,無知,顯然才是最大的危險。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但家長真的不懂嗎?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武器”這些不都是出自家長之口嗎?

家長們是要保護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下長大,但健康并不意味着”無菌“。

我們不要打着“保護未成年人”的旗号,解決自己内心的焦慮。

與其高高在上的用大人眼光去篩選這些故事的诟病,不如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閱讀,教會他們判斷是非對錯,畢竟讀書學習的意義本就在于讓讀者學會獨立思考。

3最好的教育不是捂住眼睛

現在家長特别喜歡做“正确”的事情,用一個标準來矯正生活的方方面面,線上線下。

久而久之,正确的事情隻有一件,其他都被稱為不能碰的東西。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出現厭學、辍學、不好好學習的原因,都是因為在外界接觸了不好的東西才導緻的。

是以為了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掐死一切不好事物的源頭就是正确的。

《十三邀》有一期,是許知遠對話著名學者許倬雲。

節目中,許倬雲老師對于“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發表了一些見解,字字讓人心潮澎湃:

拿全世界人類曾經走過的路,都要算是我走過的路之一。要有一個遠見,能超越你未見。我們要想辦法,設想我沒見過的地方,那個世界還有可能什麼樣。

說到教育,許老先生有點悲觀:

“今天的教育,教育不出來有思考力的知識分子,教育出的是凡人。”

你總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卻不知埋下這些隐患!

為什麼?

因為所有的答案都“太現成”。所有的問題,都有正确的答案。

是的,我們面對的所有問題,似乎都能夠在網絡上找到答案,這是我們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缺失。

我們把路越走越窄,就像哆啦A夢中的縮小隧道,從大的端口進入,帶着各種标準和束縛,走出來的是一個個小小的“凡人”。

相比之前幾代的家長,你能夠做到更好嗎?你想要做到更好嗎?

父母,是為孩子打開世界的人。

這句話不受任何時代的限制,也不該有任何的前提條件。

如果擔心孩子有危險,陪伴是最好的答案,不是其他。

陪伴孩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覺得童話故事不合适你的孩子,可以擋住自己孩子的眼睛。但這不該是你舉報的理由,因為你無權捂住其他人的眼睛。

你需要陪伴孩子打開的,不僅是童話故事裡的未知,還有成長路上更多的“未見”。

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遠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