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作为一个母亲,我非常能够理解,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但有家长举报《伊索寓言》,要求全面下架。

举报原因是,该家长认为《伊索寓言》中充满了黑暗童话,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儿童经典名著读物,就这样冠上了危险的帽子。

有点荒唐,也有点不理解。

父母总是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守护自己的孩子,想让他们尽可能少受苦。

回顾我们自己的成长史,我们也被父母禁止着看某些东西,只是家长口中的“正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悄然发生变化。

1被禁止的演变

孩子们是被”大人的世界“所影响的,因为这样的思想,60、70年代家长禁止孩子们看的是连环画,《大闹天宫》这样的动画电影。

80、90年代,香港电影正值火热,王晶电影里面的擦边球,星爷荤段子里面的屎尿屁,黑帮江湖片的暴力情仇,林正英的僵尸鬼怪……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特别是当时的《古惑仔》受到了家长的联合抵制。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到了今天,我们发现,不管哪个年代的家长,都会大概率信任影视类型中的动画,以及文学类型中的童话。

因为这些东西最好懂,也最幼稚。人之初性本善,童话起着启蒙的作用,为未成年区分最初的善恶。

它可能有些绝对,黑白分明。真正的知识总是晦涩难懂的,要等孩子长大,通过自我学习才能更好的分辨。

从前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启蒙就是启蒙,不是全部。

不知为何,总感觉现在的家长比之前的几代家长都更要紧张。

2为孩子扫除一切“不好的东西”

之前的家长禁止某一样东西,虽然都是强加的理由,但也能说出一个所以然:为了安全,不要学坏。

到了现在,家长们似乎想要一种“消毒水般的正确”。

他们似乎觉得,正确就是健康,甚至超越之前父母时代对这两个词的定义。

《伊索寓言》并不是第一部被开刀的童话。

2006年,有家长请求央视紧急停播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原因“内容低级,充满血腥暴力”。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前段时间被下架的《迪迦》,也是因为有暴力元素。

如果要说暴力的话,《葫芦兄弟》大卸八块蝎子精,《黑猫警长》中螳螂妻子吃丈夫,简直就是分尸现场。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但在抵制这些动画片的同时,这些家长忘了“螳螂吃老公”是科学,《黑猫警长》只是趣味教学。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去年6月,被举报下架的《菲梦少女2》,举报理由是:头发颜色还五颜六色,价值导向有问题。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看到这个,我很想问下,孩子的世界难道不应该是五颜六色吗?

就连《百变马丁》中,一群同学围绕着打了主角之后,说的那句“我才是这里的老大”,也被认定为“校园暴力”。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诚然,这部分剧情属于“校园欺凌”,但这不正揭示了校园中存在的暴力情况吗?

即便封禁了动画片,那现实中的校园霸凌就会消失了吗?反观动画片,反而用了一种通俗易懂、虚构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有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当然,童话界也未能幸免,一些关于异性相吸的文字描写,也被投诉色情。

儿童作家安武林认为,性、死亡这些话题要从正面引导,如果碰都不敢碰,这是儿童文学作家的失职。

因为比起任何事,无知,显然才是最大的危险。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但家长真的不懂吗?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武器”这些不都是出自家长之口吗?

家长们是要保护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长大,但健康并不意味着”无菌“。

我们不要打着“保护未成年人”的旗号,解决自己内心的焦虑。

与其高高在上的用大人眼光去筛选这些故事的诟病,不如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阅读,教会他们判断是非对错,毕竟读书学习的意义本就在于让读者学会独立思考。

3最好的教育不是捂住眼睛

现在家长特别喜欢做“正确”的事情,用一个标准来矫正生活的方方面面,线上线下。

久而久之,正确的事情只有一件,其他都被称为不能碰的东西。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出现厌学、辍学、不好好学习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外界接触了不好的东西才导致的。

所以为了让孩子可以健康成长,掐死一切不好事物的源头就是正确的。

《十三邀》有一期,是许知远对话著名学者许倬云。

节目中,许倬云老师对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发表了一些见解,字字让人心潮澎湃:

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我们要想办法,设想我没见过的地方,那个世界还有可能什么样。

说到教育,许老先生有点悲观:

“今天的教育,教育不出来有思考力的知识分子,教育出的是凡人。”

你总是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却不知埋下这些隐患!

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太现成”。所有的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

是的,我们面对的所有问题,似乎都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答案,这是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缺失。

我们把路越走越窄,就像哆啦A梦中的缩小隧道,从大的端口进入,带着各种标准和束缚,走出来的是一个个小小的“凡人”。

相比之前几代的家长,你能够做到更好吗?你想要做到更好吗?

父母,是为孩子打开世界的人。

这句话不受任何时代的限制,也不该有任何的前提条件。

如果担心孩子有危险,陪伴是最好的答案,不是其他。

陪伴孩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觉得童话故事不合适你的孩子,可以挡住自己孩子的眼睛。但这不该是你举报的理由,因为你无权捂住其他人的眼睛。

你需要陪伴孩子打开的,不仅是童话故事里的未知,还有成长路上更多的“未见”。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远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