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說現在90後都開始中年危機了?

我的一個90後朋友最近說,他要中年危機了。因為在外企,35歲是個坎兒,職場上到底該怎麼發展,客戶關系怎麼維護,身體越來越差,kpi壓力越來越大,996體力也拼不過年輕人,隔壁組的Vincent還老截胡搶客戶……每天一醒來就是各種壓力擱在腦袋上。

鹿老師的另一個90後朋友也說她中年危機,說她現在出去吃飯都不好意思脫外套了,因為00後的小年輕外套一脫,裡面穿的是背心是短裙,她們脫了外套有毛衣,脫了毛衣有羽絨馬甲,脫了馬甲還有秋衣……

聽說現在90後都開始中年危機了?

好消息是:90後的朋友們不用擔心,這個不是中年危機,這隻是工作苦身體差而已。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身邊嚷嚷中年危機的,好像都是90後的年輕人。我們80後的老東西呢?已經不叫喚了,而是默默地開始跑起了馬拉松,悄悄地做熱瑪吉。本來我以為我的同學群裡最多也就是聊聊醫美減肥,聊聊植發染發啥的,直到有一天群裡面居然開始聊人參!沒錯,就是那個補品的人參,我是真的坐不住了!80後的中年危機已經卷成這樣了嗎?

作為一個雖然已經步入中年,但迄今為止還沒有感受過中年危機的人,我好奇地問了鹿老師:“你覺得你有中年危機嗎?”

鹿老師說:“有過。”

我問:“怎麼講呢?”

她說:“以前我和閨蜜們聚在一起,總是喜歡談理想,談學習,談愛情,談職業發展。”

我問:“那現在呢?”

她說:“現在啥都不聊了,直接看到好看的00後帥哥美女就艾特閨蜜來看。”

你看,隻有年輕美好生機勃勃的body才能暫緩心中對歲月流逝的恐慌——鹿老師這個才是妥妥的中年危機。

然後鹿老師又問:“我也很好奇,我倆同齡人,為什麼你沒有中年危機呢?“

我給人講課,講過老年人如何成功的老化,也講過青少年如何成功的步入成年,今天就講講,究竟什麼是中年危機,以及中年人如何成功的“中年化“吧(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1、先來說說中年危機是否真的存在。

中年危機這個概念,是由榮格提出的。其理論核心在于生命周期的轉換(life transition)以及在轉換過程中(即由青年向中年轉換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各樣挑戰,導緻一系列心理壓力、情緒問題的出現,進而産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危機。

中年危機這個概念的提出,建立在榮格個人對臨床病人觀察的基礎上,其實證據還是相對較少的。但是它迎合了大衆對自己的認知,是以被讨論和引用甚廣。

其實人生就是隻有中年才會碰到壓力和挫折嗎?并不。縱觀整個生命曆程,我們任何的life transition(人生階段的改變、身份角色的轉換)都會伴随着巨大的壓力。小朋友第一次上學,年輕人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中年人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走到結婚生子要養活一大家子,老年人從社會的中流砥柱走向退休……這些life transition都會帶來一些适應問題和身份轉換危機,中年危機并不具有唯一性。

中年危機存在,但并不唯一,之是以被讨論得最多——有一個可能性是因為中年人聲音最響亮,最有話語權。

如果說,開頭的那兩位90後的朋友面臨的是職場壓力、健康壓力或者說外形壓力,并不是中年危機,那什麼才是中年危機呢?我認為中年危機有兩大标準:1、失去感大于獲得感。2、停滞感大于傳承感。

2、中年危機一:“失去感”大于“獲得感”

Baltes在他的畢生發展觀理論中提出,人類的發展總是在得和失的動态平衡中前進的(Gain and Loss Dynamics)。

而中年正是處于“得”和“失”的沖突最激烈的時間段。一方面,中年人處在身體和認知最巅峰的時期;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面對巅峰之後随之而來的下墜(包括體力、腦力、外表、職業等方面)。例如,我常常會提到的職業發展中的“職業高原現象”(鹿老師打斷:你說得太樂觀了,也有可能是“職業平原”甚至“職業盆地”呢)。

這裡要區分一下,年輕人的“升不上去”和中年危機中的“升不上去”是有差別的,年輕人無法升職,一般是因為遇上了“逆水行舟”的形勢,努力一把,或者換條河道,還是有可能繼續前進的(是以年輕人不能升職加薪往往會選擇跳槽),暫時可能出現橫盤或震蕩,但放長遠一點看,總體還是上升的;而中年危機中的人升不上去,則是因為他已經處在他人生抛物線的最頂端了,而且這種事業上的橫盤,往往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年齡劣勢。

當你正在體驗這個巅峰過後的下墜感,或者雖然正處于向高處攀爬的上升階段,卻已經能看見後面緊跟而來不可避免的下墜趨勢時,這種時刻帶來的失去感大于了獲得感,就會引發種種情緒問題,也就是中年危機。

聽說現在90後都開始中年危機了?

如上圖所示,中年人确實是幸福感最低的群體。

3、中年危機二:“停滞感”大于“傳承感”

埃裡克森把中年期所面臨的一對沖突定義為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中文翻譯為“繁衍感vs停滞感”。我其實不是很認同這個“繁衍感”的譯法,因為這種譯法就把generativity的含義給窄化了。

我個人更願意稱之為“傳承感vs停滞感”。人到中年之後,每天的生活趨于雷同。不同于兒童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獲得新資訊和習得新技能,也不同于青年總在追求各種發展可能性,中年人的“獲得”感越來越少,“可能性”也日漸減少,是以會對自己存在的意義産生懷疑,産生一種生命的“停滞感”。是以有些中年人會喜歡和年輕人一起玩,或者想要生個孩子看着他成長,也是為了從對方的成長中獲得替代性的生命力,來對抗自己的停滞感。

是以我們面對中年危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傳承感(generativity)”的實作。後來的研究者對埃裡克森的理論進行了補充和擴充,把“傳承”細分為了五個方面:

生物傳承(biological and parental generativity):這才是繁衍感,為了傳遞基因,然後從孩子的成長中去重新體驗那種“獲得感”;

技術傳承(technical generativity):很多工廠裡的師傅帶徒弟,就屬于這樣一種傳承,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傳遞給下一代;

文化傳承(cultural generativity):例如一門學問的傳遞,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就是古代那種口耳相傳的學說,“子曰”……

社群傳承(communal generativity):不再是隻考慮自己單一基因的傳遞,而是考慮整個族群的基因傳遞,例如把自己的遺産捐出來成立慈善組織;

個體傳承(agentic generativity):與社群傳承相對,隻考慮自己,比如,給自己的兒子孫子留下很多遺産。

不管是哪種傳承感,從埃裡克森的角度來看,如果能夠很好地完成,那這一階段就會平穩順利地度過,進而獲得人格的發展。

于是從上述這兩個角度,我分析了一下我為何沒有出現中年危機:可能就是因為我的職業特質,一是要求我終身學習終身鑽研,是以我仍在處于一個“獲得”大于“失去”的心理狀态中;二我的工作就是要将知識和技能傳遞給我的學生,是以我獲得了很好的“傳承感”,蓋過了“停滞感”。有很多項目都是我的導師帶着我,我帶着我的學生,一代一代承前啟後去完成的,我沒有感受到自己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我感覺到我們是前浪托着後浪,在同一條長河裡奔湧。

4、對中年危機的新認知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你的工作性質是這樣的,那我們不是如此,該怎麼辦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了,就是努力讓自己1、獲得感大于失去感;2、傳承感大于停滞感。

實操起來就是不要給自己設限。鹿老師曾經對我說:“我想去讀心理學研究所學生,可是讀出來我都40歲了。”又說:“我想去整牙,可是整好了我都該40歲了。”

我開始沒太明白:“你不去讀研究所學生,不去整牙,也會到40歲的啊。而你去讀、去整,起碼三年後你會變成一個擁有雙碩士學位的,牙齒整齊的40歲女性。”

在我的觀念中,你可以因為想要躺平而不去讀書,但你不要因為快40歲了才不去讀書;你可以因為容貌自信而不去整牙,但你不要因為快40歲了而不去整牙。

後來我明白了——很多人會有這種偏見:認為小孩子或年輕人去學技能、深造、變美,是屬于一種投資,可以給未來帶來更多發展可能性;而中年人呢,自己就把這種可能性給排除了,于是任何自我提升、學習、獲得,似乎就都變成了一種“浪費”。怎麼了呢?難道40歲就是一個應該自暴自棄的年齡了嗎?反正我是不給自己設這種限制的,有這種困惑的朋友也可以試試。

中年确實是一個沖突沖突突出的時期,也是生命周期中很重要的轉換期。現在學界更多将這一時期稱為中年校正期(midlife correction),所謂校正,指的就是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狀況來對自己的目标進行調整,重新評估自己的家庭事業生活等方方面面,可以做加法(學習和獲得。想學什麼就去學,隻要合理評估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時間配置設定),可以做減法(減

少某些目标。你說我37歲了,還立下雄心壯志要在球場上踢赢20歲的學生,是不是太為難自己了?那這麼目标就可以劃掉了),可以做調整(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我踢20歲的學生踢不過,那踢同樣三四十歲的老幫菜行不行?行啊!),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獲得掌控感,對抗失落感。

最後補充一句,我覺得中年的奧義,就在于能夠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又要承擔好作為那個中心的職責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