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说现在90后都开始中年危机了?

我的一个90后朋友最近说,他要中年危机了。因为在外企,35岁是个坎儿,职场上到底该怎么发展,客户关系怎么维护,身体越来越差,kpi压力越来越大,996体力也拼不过年轻人,隔壁组的Vincent还老截胡抢客户……每天一醒来就是各种压力搁在脑袋上。

鹿老师的另一个90后朋友也说她中年危机,说她现在出去吃饭都不好意思脱外套了,因为00后的小年轻外套一脱,里面穿的是背心是短裙,她们脱了外套有毛衣,脱了毛衣有羽绒马甲,脱了马甲还有秋衣……

听说现在90后都开始中年危机了?

好消息是:90后的朋友们不用担心,这个不是中年危机,这只是工作苦身体差而已。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身边嚷嚷中年危机的,好像都是90后的年轻人。我们80后的老东西呢?已经不叫唤了,而是默默地开始跑起了马拉松,悄悄地做热玛吉。本来我以为我的同学群里最多也就是聊聊医美减肥,聊聊植发染发啥的,直到有一天群里面居然开始聊人参!没错,就是那个补品的人参,我是真的坐不住了!80后的中年危机已经卷成这样了吗?

作为一个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感受过中年危机的人,我好奇地问了鹿老师:“你觉得你有中年危机吗?”

鹿老师说:“有过。”

我问:“怎么讲呢?”

她说:“以前我和闺蜜们聚在一起,总是喜欢谈理想,谈学习,谈爱情,谈职业发展。”

我问:“那现在呢?”

她说:“现在啥都不聊了,直接看到好看的00后帅哥美女就艾特闺蜜来看。”

你看,只有年轻美好生机勃勃的body才能暂缓心中对岁月流逝的恐慌——鹿老师这个才是妥妥的中年危机。

然后鹿老师又问:“我也很好奇,我俩同龄人,为什么你没有中年危机呢?“

我给人讲课,讲过老年人如何成功的老化,也讲过青少年如何成功的步入成年,今天就讲讲,究竟什么是中年危机,以及中年人如何成功的“中年化“吧(如何避免中年危机)。

1、先来说说中年危机是否真的存在。

中年危机这个概念,是由荣格提出的。其理论核心在于生命周期的转换(life transition)以及在转换过程中(即由青年向中年转换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各样挑战,导致一系列心理压力、情绪问题的出现,从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危机。

中年危机这个概念的提出,建立在荣格个人对临床病人观察的基础上,其实证据还是相对较少的。但是它迎合了大众对自己的认知,因此被讨论和引用甚广。

其实人生就是只有中年才会碰到压力和挫折吗?并不。纵观整个生命历程,我们任何的life transition(人生阶段的改变、身份角色的转换)都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小朋友第一次上学,年轻人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中年人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走到结婚生子要养活一大家子,老年人从社会的中流砥柱走向退休……这些life transition都会带来一些适应问题和身份转换危机,中年危机并不具有唯一性。

中年危机存在,但并不唯一,之所以被讨论得最多——有一个可能性是因为中年人声音最响亮,最有话语权。

如果说,开头的那两位90后的朋友面临的是职场压力、健康压力或者说外形压力,并不是中年危机,那什么才是中年危机呢?我认为中年危机有两大标准:1、失去感大于获得感。2、停滞感大于传承感。

2、中年危机一:“失去感”大于“获得感”

Baltes在他的毕生发展观理论中提出,人类的发展总是在得和失的动态平衡中前进的(Gain and Loss Dynamics)。

而中年正是处于“得”和“失”的冲突最激烈的时间段。一方面,中年人处在身体和认知最巅峰的时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下坠(包括体力、脑力、外表、职业等方面)。例如,我常常会提到的职业发展中的“职业高原现象”(鹿老师打断:你说得太乐观了,也有可能是“职业平原”甚至“职业盆地”呢)。

这里要区分一下,年轻人的“升不上去”和中年危机中的“升不上去”是有区别的,年轻人无法升职,一般是因为遇上了“逆水行舟”的形势,努力一把,或者换条河道,还是有可能继续前进的(所以年轻人不能升职加薪往往会选择跳槽),暂时可能出现横盘或震荡,但放长远一点看,总体还是上升的;而中年危机中的人升不上去,则是因为他已经处在他人生抛物线的最顶端了,而且这种事业上的横盘,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年龄劣势。

当你正在体验这个巅峰过后的下坠感,或者虽然正处于向高处攀爬的上升阶段,却已经能看见后面紧跟而来不可避免的下坠趋势时,这种时刻带来的失去感大于了获得感,就会引发种种情绪问题,也就是中年危机。

听说现在90后都开始中年危机了?

如上图所示,中年人确实是幸福感最低的群体。

3、中年危机二:“停滞感”大于“传承感”

埃里克森把中年期所面临的一对矛盾定义为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中文翻译为“繁衍感vs停滞感”。我其实不是很认同这个“繁衍感”的译法,因为这种译法就把generativity的含义给窄化了。

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传承感vs停滞感”。人到中年之后,每天的生活趋于雷同。不同于儿童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获得新信息和习得新技能,也不同于青年总在追求各种发展可能性,中年人的“获得”感越来越少,“可能性”也日渐减少,所以会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产生一种生命的“停滞感”。所以有些中年人会喜欢和年轻人一起玩,或者想要生个孩子看着他成长,也是为了从对方的成长中获得替代性的生命力,来对抗自己的停滞感。

所以我们面对中年危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传承感(generativity)”的实现。后来的研究者对埃里克森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把“传承”细分为了五个方面:

生物传承(biological and parental generativity):这才是繁衍感,为了传递基因,然后从孩子的成长中去重新体验那种“获得感”;

技术传承(technical generativity):很多工厂里的师傅带徒弟,就属于这样一种传承,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递给下一代;

文化传承(cultural generativity):例如一门学问的传递,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古代那种口耳相传的学说,“子曰”……

社群传承(communal generativity):不再是只考虑自己单一基因的传递,而是考虑整个族群的基因传递,例如把自己的遗产捐出来成立慈善组织;

个体传承(agentic generativity):与社群传承相对,只考虑自己,比如,给自己的儿子孙子留下很多遗产。

不管是哪种传承感,从埃里克森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那这一阶段就会平稳顺利地度过,从而获得人格的发展。

于是从上述这两个角度,我分析了一下我为何没有出现中年危机:可能就是因为我的职业特质,一是要求我终身学习终身钻研,所以我仍在处于一个“获得”大于“失去”的心理状态中;二我的工作就是要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我的学生,因此我获得了很好的“传承感”,盖过了“停滞感”。有很多项目都是我的导师带着我,我带着我的学生,一代一代承前启后去完成的,我没有感受到自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我感觉到我们是前浪托着后浪,在同一条长河里奔涌。

4、对中年危机的新认知

那有人可能会说了:“你的工作性质是这样的,那我们不是如此,该怎么办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了,就是努力让自己1、获得感大于失去感;2、传承感大于停滞感。

实操起来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鹿老师曾经对我说:“我想去读心理学研究生,可是读出来我都40岁了。”又说:“我想去整牙,可是整好了我都该40岁了。”

我开始没太明白:“你不去读研究生,不去整牙,也会到40岁的啊。而你去读、去整,起码三年后你会变成一个拥有双硕士学位的,牙齿整齐的40岁女性。”

在我的观念中,你可以因为想要躺平而不去读书,但你不要因为快40岁了才不去读书;你可以因为容貌自信而不去整牙,但你不要因为快40岁了而不去整牙。

后来我明白了——很多人会有这种偏见:认为小孩子或年轻人去学技能、深造、变美,是属于一种投资,可以给未来带来更多发展可能性;而中年人呢,自己就把这种可能性给排除了,于是任何自我提升、学习、获得,似乎就都变成了一种“浪费”。怎么了呢?难道40岁就是一个应该自暴自弃的年龄了吗?反正我是不给自己设这种限制的,有这种困惑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中年确实是一个冲突矛盾突出的时期,也是生命周期中很重要的转换期。现在学界更多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年校正期(midlife correction),所谓校正,指的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状况来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调整,重新评估自己的家庭事业生活等方方面面,可以做加法(学习和获得。想学什么就去学,只要合理评估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可以做减法(减

少某些目标。你说我37岁了,还立下雄心壮志要在球场上踢赢20岁的学生,是不是太为难自己了?那这么目标就可以划掉了),可以做调整(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我踢20岁的学生踢不过,那踢同样三四十岁的老帮菜行不行?行啊!),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掌控感,对抗失落感。

最后补充一句,我觉得中年的奥义,就在于能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又要承担好作为那个中心的职责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