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三星堆到金沙》:揭開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古蜀曆史由于缺少文字記載,一直雲遮霧繞、撲朔迷離。在揚雄《蜀王本紀》和常璩《華陽國志》等漢晉時代的文獻記載中,地處長江上遊内陸盆地的古蜀國,曾有蠶叢、柏灌、魚凫、杜宇、開明等王朝。但他們究竟是傳說的人物還是确有其人?是人名還是氏族或部落的名稱?他們所代表的各個朝代延續了多久?互相之間的興衰更替又如何?古蜀時代的社會制度與生活情形又怎樣?這些衆多的疑問,為古蜀曆史文化抹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也給後人留下了種種想象與猜測。

《從三星堆到金沙》:揭開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湮沒的古蜀文明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歲月,到20世紀80年代,有了驚人的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考古發現之後,才終于撩開了神秘的面紗,露出了璀璨的真容。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雕像群,鑄造精美,形态各異,組成了一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神秘群體;同時出土的還有青銅神樹和衆多的鳥、虎、龍、蛇與各種飛禽走獸青銅造像;還出土了金杖、金面罩、各種玉璋、銅尊、銅罍等大量精美文物,為解開神秘的古蜀曆史文化之謎提供了一把極其重要的鑰匙,真實地印證了文獻古籍中的記載,證明傳說中的古蜀王國并非子虛烏有。三星堆考古發現,充分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燦爛輝煌,告訴我們在商周時期甚至更早,成都平原就有着繁榮昌盛的古文化、古城和古國,說明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同中原和其他地域一樣悠久而發達的曆史文化。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造像群與數量衆多的珍貴文物,展現出了鮮明的地域特色,為我們了解殷商時期古蜀社會的祭祀活動、生活習俗、禮儀制度、經濟文化以及古代蜀人的族屬關系、精神觀念、審美情趣等等提供了豐富翔實的資料。考古成果告訴我們,地處長江上遊内陸盆地的古蜀國,在當時是一個獨立發展的繁榮強盛的王國,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自成體系。但古代蜀人并不封閉,和黃河流域殷商王朝以及周邊其他區域,在經濟與文化上有着源遠流長的交往和影響。古蜀文化與殷商文化的交往,可能有水、陸兩途。一條是順長江上下,可能是古代四川與中原地區往來聯系的主要途徑。另一條是北經漢中之地或通過隴蜀之間,也是古蜀與中原的重要交流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古蜀與中原的文化交流是不喪失主體的交流。三星堆出土器物說明,古代蜀人在接受商文化影響的時候,以高超的青銅雕像造型藝術為代表的古蜀文化特色始終占據着主導地位。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古代蜀人不僅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和相容性,并顯示出強烈的開拓精神。古代蜀人與外界有着長期而積極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進而對古蜀文明的燦爛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正是由于三星堆古蜀文化與中原殷商文化各自所具有的鮮明特色,進而展現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南北兩個文化系統的絢麗多彩。并随着互相間的傳播影響和交流融合,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譜寫了青銅時代傑出而又輝煌的篇章。

由于有了三星堆考古發現,使我們對絢麗多彩的古蜀文明終于有了真實深切的了解。但三星堆之後,古蜀文明的突然湮沒,依然是個很大的謎。湮沒之後古蜀文明的去向,給我們留下了有待破譯的空白。學術界和世人都期待着新的考古發現,期望着有揭謎的一天。果然,在21世紀的第一年,又有了令人驚喜的成都金沙遺址考古新發現。

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的考古發現,再次令舉世矚目,引起了海内外的廣泛關注。我們知道,在成都平原上從事田野考古的文物工作者們,自20世紀中葉以來,為尋覓古蜀文明遺蹤,曾付出了艱辛而勤奮的努力。經過長期不懈的探尋,他們相繼發現了成都十二橋文化遺址、新津寶墩等八座早期古城遺址,并發現了成都商業街船棺和獨木棺遺址等,為揭示古蜀先民的栖息遷移活動情形和古蜀文明的繁榮燦爛以及古蜀王朝的興衰更替提供了豐富的實證。金沙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更是意義深遠,對揭示撲朔迷離的古蜀曆史文化之謎顯得尤其重要。繼三星堆之後,金沙遺址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古蜀社會的真實面貌。金沙遺址出土文物不僅數量衆多,而且有許多器物精美異常,有的更是首次發現,令人歎為觀止。例如金器中的金面具、太陽神鳥金箔飾、金冠帶、金箔蛙形飾、金喇叭形器、金盒等;玉器中的神面紋青玉長琮、獸面紋斧形玉器、玉人頭像、玉劍鞘、玉璋、玉璧、玉戈、玉矛、玉劍、玉锛、玉鑿、玉镯、玉貝、玉牌形器等;銅器中的小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立鳥、青銅牛頭、青銅獸面、青銅三鳥紋有領璧形器、青銅眼形器等;石器中的石跪坐人像、石虎、石蛇、石斧形器等;此外還有大量的象牙,以及鹿角等等。這些出土文物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尤其是它們所展現的生動别緻的造型、精湛高超的制作工藝、絢麗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濃郁的藝術魅力,為研究和了解古蜀文明增添了新的珍貴資料。

金沙遺址的大面積考古發掘揭示,無論是整個區域占地面積的廣闊,還是出土文物數量的龐大、種類的繁多以及精美的程度,都說明這裡應是一處非同凡響的大遺址,是商周時期古代蜀人的重要聚居地。古代蜀人在成都平原上修築城市和都邑,最初是從靠近岷山的西北邊緣地帶開始的,然後沿着岷江支流河道兩岸台地逐漸向平原腹心地區推進。最初修築的早期城市規模較小,後來不斷擴充,到殷商時候的三星堆古城已蔚為壯觀,商周時期的金沙遺址更是規模宏大。這不僅與先後選址築城的地理條件有關,也與不同時期古蜀國或古蜀族人力和物力資源的強弱有較大的關系。

讓我們接近和仔細觀賞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的衆多精美文物,通過對它們風格特征與文化内涵的探析,解讀湮沒的古蜀故事,揭示古蜀曆史的真相,去看看這些古蜀時代神奇而珍貴的遺存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以上摘自《從三星堆到金沙──中華文明的驚世發現》,黃劍華著,中華書局2021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