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中國汽車後市場的市場規模也以年均 8% 的速度穩步增長。在這龐大的汽車後裝市場中,各類節油産品層出不窮。甚至有的商家推銷起所謂的節油卡,号稱貼在車上就能實作節油5%到20%的效果。

在福建廈門,記者來到了一家自稱生産節油卡産品的公司。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他們的産品是馬來西亞一家公司研發的,他們買下了專利在國内銷售。這張所謂的節油卡隻要貼在車輛上就能實作節油20%的效果。
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他自己的車輛。記者看到,節油卡就用繩子綁在汽車的進油管道上。負責人告訴記者,隻要這樣固定好,不需要任何操作就能實作節油效果,甚至還可以提高車輛的空調功率和音響效果。
福建廈門某汽車節油卡公司負責人:節油卡現在已經很成熟了,貼上去馬上能感覺到動力明顯提升,發動機聲音變小,提速更快。一張售價298,根據車的排量來貼,比如說1.0到1.9排量是貼兩張,2.0到2.9排量貼三張。
除了所謂的節油卡外,記者在購物網站也發現了各種類型的節油裝置。這些裝置的售價在幾十到兩百元不等,号稱安裝後汽車一箱油能多跑一百公裡,隻需要插入汽車的OBD接口就能生效。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所謂的節油卡完全沒有任何科學原理可以依據。節油裝置雖然号稱能通過OBD接口改變車輛的程式,相比節油卡要顯得更科學一些,但本質還是在欺騙消費者。
上海某汽車資訊服務平台汽車行業分析師 王健:一般的話我們要去改變ECU(電子控制單元)的模型的話,其實是需要一個專用的ECU(電子控制單元)的檢測軟體和刷寫工具,簡單通過OBD(車載自診斷系統)接口是沒辦法實作的,我們作為使用者也不要特别去相信市面上的所謂的節油産品。
北京市中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 張玉鋒:如果說從法律上去界定的話,可能是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這種行為相應的規制在民法領域就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争法還有廣告法予以規制。(央視财經)
來源:央視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