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高顔值書店,有多少存活下來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CNBC網站12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書店業繁榮,顔值比書籍更重要對新開的書店而言,良好的視覺吸引力如今是優先考慮事項。設計精美的店内裝潢不僅可獲得關注,還能抓住尋找全新體驗的中國年輕人的眼球。

美媒:高顔值書店,有多少存活下來

位于中國西安的一家“高顔值書店”。圖源視覺中國

分析人士說,如今中國消費者想要便利、新鮮,尤其90後。他們想要那些不僅能滿足功能性需求,還能解決情感需求的産品——要麼能向同伴炫耀,要麼能讓自己享受,要麼幫助自己更容易融入周圍環境。

除了展示精美的顔值,現在中國許多書店還銷售咖啡、文具和禮品。90後米娅·黃(音)最喜歡的是北京某四合院内的一家(懷舊)書店,裡面展示着許多老物件:自行車、門牌号……她喜歡的另一家書店是由教堂改造的,“很多人去打卡”。許多書店成了景點或休閑好去處,很多人并非為了買書。

不過,人們對高顔值書店的興趣是否意味着能令商家真正從圖書銷售中盈利,目前還不好說。此類書店的主題通常聚焦藝術設計,非圖書類商品占據很大空間。不斷有新書店在中國開張。自2017年以來,每年有超過4萬家圖書相關企業登記注冊。今年1月至11月,就有3.9萬家書店企業注冊。但與此同時,每年有1萬多家書店關門。也有一些(風格獨特的)書店廣受歡迎,許多人願為此長途跋涉。據稱,位于中國鄉村的一家先鋒書店今年1月至11月中旬收入達150萬元人民币。

在數字時代開書店從來不是容易的營生。網紅連鎖書店言幾又近期遭遇資金困境,在網上引發關于實體書店未來的讨論。這凸顯相關企業的困難,即便它們已在社交媒體獲得(大量)關注。這也是中國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的一個縮影。

貝恩咨詢公司等本月聯合釋出的一份新報告顯示,2018年嶄露頭角的46個中國消費品牌中,隻有17個今年仍營運良好。對那些獨特的書店而言,需要讓打卡使用者回頭并且消費。(作者Evelyn Cheng,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