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本草綱目·禽部》曾說,“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說的是烏鴉反哺的故事,而溥儀和王焦氏之間也是這樣的關系。

愛新覺羅點·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下的最後一位帝王,對于這位一生充滿了坎坷、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帝王,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猜測。

雖然身為皇帝,但一輩子都與權利無關,慈禧還未去世時,由慈禧掌權,而後各國列強瓜分侵占華夏大地時,他又成為了日本建立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可以說,他的一生背負着皇帝的名頭,卻從未享受過身為帝王主宰世間萬物的權利。站在權利頂峰,不過是為幕後者賣命的靶子而已。

而溥儀悲慘的一生确實是這個皇位帶給他的,從被慈禧選中作為清朝新君,到在皇宮生活把自己弄得不能人道,再到是以貌美如花的妻子背叛自己,最後到亡國之後的牢獄之災,這一切都是被皇位這個身份所連累。

這讓不少後世人都在猜想,如果他沒有被慈禧選為皇帝,隻是安安靜靜的做聶政王載沣的長子,道光帝的曾孫,那麼是否他的人生就會變得不同,就不會經曆這麼多的劫難,平平淡淡的一生有時比曲折離奇的一生要好過得多。

對于溥儀成人道路上,最大影響的除了慈禧太後之外,就是圍繞在他身邊的奴才們,而在這其中,他的

乳娘王焦氏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獨樹一幟的存在。此話怎講呢?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一、權貴世家下的乳娘挑選制度

乳娘是獨立于所有奴仆外單獨存在的一個職業,她們不會像其他奴仆需要做苦力活,或者賣好讨巧赢得主人家歡心,要知道奴仆之間有着鮮明的社會地位,和鄙視鍊,就和如今職場中的鄙視鍊一樣,職位高低自然就決定了所處環境。

而乳娘顯然并不需要去拉幫結派,更不需要去各種讨好主子,隻要保證自己的奶水充足,品質好就萬事大吉。加之,乳娘存在世家大族的時間并不會太長,畢竟孩子吃奶的時間就那麼些年。

古代有着十分森嚴的等級制度,權貴世家雖然需要人來伺候自己,這些伺候自己的奴仆通常都是奴隸身份,

但他們對于乳娘的要求卻是十分平常,家世清白的良家子,家中絕對不是奴隸身份。

不然,自己的孩子竟然是喝奴隸的奶長大的,說出去也面上無光。

溥儀身為慈禧親自選中的新君,自然是這個國家最為尊貴的男人,雖然這隻是傀儡政權下的人選,但畢竟面子工程還是要做的。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加之,能夠成為載沣妻子的也都是璎珞世家的大小姐,

璎珞世家中她們認為隻有窮苦的老百姓才會選擇自己親自喂奶,并且她們認為喂奶是一件很不雅觀的事情。于是,這也就有了乳娘存在的市場需求。

那麼,溥儀的乳娘又是何等人物呢?

二、乳娘就是半個娘

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曾有描述,乳娘名叫王焦氏,原本是河間人,姓焦,因嫁給了當地一家姓王的夫君,便被稱為王焦氏,夫君是縣衙的一名衙役,日子本也算尚可。

但奈何國家動蕩年間,家中生活并不寬裕,這才選擇在剛生下小女兒後,便借此機會面試了富貴人家的乳娘。

溥儀的親生母親是一個性子比較軟糯的女人,當年就因被瑾太妃訓斥,而後承受不住壓力,最終自殺身亡。不得不說,她的心理承受能力真低,要是按照現在社會,這樣的人怕是一天要因為承受不住壓力死八百遍。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從小沒了娘的溥儀,雖說身份高貴,但慈禧其實并沒有對他起到一個教導作用,甚至也沒有為他再尋求一個好的庇護。一個口齒不清的小兒,如何能夠在這高牆大院中過得安逸呢,身邊的奴仆表面是畏懼他,其實并不關心他。

王焦氏一定程度上對溥儀起到了教養作用。

當年,年僅五歲的溥儀逼着奴才吞下鐵砂的時候,就是王焦氏從旁勸導,告知溥儀這樣吃下去人會很痛苦。正是因為王焦氏的話,溥儀才放過了奴才。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正是因為他們是一張白紙,才要去悉心教導。

從這裡看,王焦氏确實是一個很質樸的婦人。

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從小待在溥儀身邊的全是奴仆,沒有一個人真心關注他,除了他的乳娘王焦氏。王焦氏雖然隻是乳娘,但古代乳娘的職責還包括了孩子一部分的教導問題。

也就是說,王焦氏是對溥儀影響最大的那個人。

其實說來,二人也确實有緣分,當年王焦氏給他當乳娘的第一天正值三歲的溥儀哭鬧着不願意進宮,怎麼哄都沒有好轉,但王焦氏接過來後,溥儀立馬就止住了哭啼。而要成為乳娘确實不容易,

為了能夠更好的哺育雇主家的小孩,她不能哺育自己的親生子女,這既是保證奶水足夠雇主家的小孩吃飽,也是為了奶水的品質。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不僅如此,

為了保證奶水的充足,王焦氏還需要每天吃一個沒有任何鹽味的豬肘子,

想想肥膩的大肘子,肉腥味難祛除,吃在嘴裡還真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而這僅僅隻是第一點,真正讓人無法忍受的苛刻條件還是這一條,實在有些毫無人性。那是什麼呢?

三、與家人分離

為了讓乳娘能夠全心全意的善待孩子,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禁止乳娘回家探親。這既是保證奶水不被乳娘自家孩子瓜分,也是為了乳娘的情緒不大幅度波動,影響奶水的品質和産量。

而正是這一條,才讓王焦氏感受了人間的不值得。

當年,她本着去世家大族做奶娘能夠換取銀錢的好處,将自己的親生女兒放在了家中。原本是想用賺取的銀錢讓女兒今後生活得更好,哪裡知道她一進宮不久,女兒就因缺少奶水而活活餓死了。

消息傳遞進宮後,宮中主子怕對王焦氏情緒有影響,影響奶水的産量,便對她隐瞞了這個消息。被蒙在鼓中的她,還每月按時将自己的報酬全部寄回家中,為的就是女兒能夠吃好穿好。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這一瞞就是好幾年,直到溥儀九歲不再喝奶時,王焦氏才回到家中,而這時她才知道女兒早已死去多年了。

真如《人日思歸》中所說:“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的悲傷。

唯一的女兒死去多年,王焦氏是肝腸寸斷,但好在溥儀對她十分尊重。當年,王焦氏離宮之後,溥儀就派出不少人前去尋找。

溥儀大婚後,他找到了她,專門贍養她,甚至當他成為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時,他依然不忘乳娘曾經的照顧,将她接到了長春。

直到1946年,王焦氏才溘然長逝,享年59歲。

小結

總的來說,溥儀的一生無疑是悲慘且荒誕的一生,暗無天日的宮廷生活,帶給他從來不是富貴榮華,而是萬丈深淵。在一個冷冰冰的皇宮中,

也許乳娘是他最後的一絲溫暖,從小到大養育自己,教導自己的人,既是自己的長輩也是自己的玩伴。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喂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王焦氏的一生對不起親生女兒,但是她卻把自己的母愛給予了溥儀,也正是由于這份善緣,才讓人在後繼無人且國家動蕩不安的歲月中,有了能夠偏安一隅的資本和善緣。

但不得不讓人感歎,乳娘這份職業的不容易,吃不能随着自己心意吃,家人也不能相見,選擇了一個孩子,放棄了整個家庭。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禽部》

《我的前半生》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