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國民黨十萬大軍在南京保衛戰中潰敗,數以萬計的日軍從中華門攻進了南京城,由此拉開了南京大屠殺的序幕,日軍進入千年古城南京後,四處殺人放火,仿如一群土匪強盜,用最卑鄙無恥的暴行寫下了近代史上最恥辱的篇章。

12月13日,南京保衛戰結束的第一天,日軍就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在南京街頭成千上萬的軍民,倒在了日軍的屠刀之下,曾經國民政府的首都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南京大屠殺共造成30多萬南京軍民殉難,其中戰俘們就高達六萬多,針對這組慘不忍睹的資料,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有那麼多戰俘被屠殺,當時為何仍有許多國軍官兵向日軍投降呢?
針對這個問題,除了蔣介石政府下達撤退的指令,造成國軍喪失抵抗的原因以外,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在南京大屠殺過去70多年後,在2013年,一位經曆過南京保衛戰的百歲老兵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向世人說出了原因。
這位百歲老兵叫蔡計佑,在2013接受記者采訪時,向世人口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
蔡計佑生于1913年,參加南京保衛戰時年僅24歲,他隸屬于國民革命軍第66軍,1937年先是跟随部隊參加了“淞滬會戰”,後來跟随大部隊退守南京。
當這位百歲老兵在2013年接受《廣州日報》記者采訪時,依然頭腦清晰的回憶起那場慘烈的戰鬥:“部隊一到南京就接到了要死守南京城的指令,我們團抽調了一個營的兵力從外圍線進城支援,剛進城,日本鬼子就朝我們駐守的城門打了過來。日本鬼子很狡猾,他們并沒有直接沖向城大門,而是繞道附近圍牆比較矮的區域翻牆進城,營長見狀忙分撥一批人壓制翻牆入城的日本兵,幸好進來的人數不多,及時堵住了缺口。但日軍的火力很猛,戰士們的傷亡很大,局勢非常被動。”
由此可見,南京保衛戰時國軍部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防禦戰,筆者認為這場戰役之是以能夠載入史冊,是因為國軍丢了南京城,促使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
但是,今天的我們不能片面的評價南京保衛戰,因為南京保衛戰在曆史上打的極其慘烈,許多國軍将士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役中為國捐軀,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然而,随着蔣介石的一紙下令,以唐生智為首的國民黨軍隊進階将領們,扔下數十萬仍在拼命抵抗的軍隊自己逃命去了,最終造成守軍喪失了鬥志,紛紛潰逃,拱手将南京城讓給了侵華日軍。
據百歲老兵蔡計佑回憶道:“12月12日,許多正在與日軍激戰的官兵們,接到了退守的指令,軍隊頓時亂了套,出現了可怕的潰逃,現場極其慘烈,許多士兵被人潮踩死,他們大都逃到下關,準備過江,後來我才知道整個下關成了日軍的屠宰場,成千上萬的官兵死在那裡。我們連隊100多人從城門向外突圍,最終沖出城門的寥寥無幾,我逃到南京郊外躲了起來,好幾天沒吃沒喝,後來有許多打着小白旗的漢奸喊着繳械投降就有飯吃的口号,我與大多數逃亡的士兵一樣,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選擇了繳械投降。”
通過以上百歲老兵蔡計佑的這段回憶,他向世人說出了許多國軍士兵投降的原因,原來他們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相信了日軍編造的謊言,這才主動投降。
後來,蔡計佑與其他投降的官兵們一樣,被日軍大規模屠殺,隻是蔡計佑大難不死,在死人堆裡活了下來,最終逃出了魔窟。
通過百歲老兵蔡計佑的回憶,筆者認為南京大屠殺時,仍有許多國軍向日軍投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分布在南京郊外大量國軍士兵們,不知道日軍在南京城内已經展開了大規模屠殺戰俘的暴行。
其二、斷糧斷水數日的情況下,聽信了漢奸的謊言,相信日軍會優待俘虜的鬼話,這才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
其三、南京保衛戰的失利,造成了成千上萬的國軍官兵們喪失了鬥志,紛紛自尋生路。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就不難了解南京大屠殺時,許多國軍官兵們為何主動向日軍投降了。隻可惜他們并沒有獲得生路,而是掉進了日軍的“魔窟”,最終倒在了日軍滅絕人性的屠殺中。
總之,針對百歲老兵蔡計佑的經曆,筆者認為南京保衛戰之是以失敗,并不是日軍的飛機大炮有多猛烈,而是在精神,一種抗戰到底的信心,如果十萬國軍将士同仇敵忾與日軍血戰到底,那麼可能會改變南京大屠殺那段悲慘的曆史。
參考資料:《百歲老兵回憶南京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