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国民党十万大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溃败,数以万计的日军从中华门攻进了南京城,由此拉开了南京大屠杀的序幕,日军进入千年古城南京后,四处杀人放火,仿如一群土匪强盗,用最卑鄙无耻的暴行写下了近代史上最耻辱的篇章。

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结束的第一天,日军就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在南京街头成千上万的军民,倒在了日军的屠刀之下,曾经国民政府的首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南京大屠杀共造成30多万南京军民殉难,其中战俘们就高达六万多,针对这组惨不忍睹的数据,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有那么多战俘被屠杀,当时为何仍有许多国军官兵向日军投降呢?
针对这个问题,除了蒋介石政府下达撤退的命令,造成国军丧失抵抗的原因以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在南京大屠杀过去70多年后,在2013年,一位经历过南京保卫战的百岁老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说出了原因。
这位百岁老兵叫蔡计佑,在2013接受记者采访时,向世人口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
蔡计佑生于1913年,参加南京保卫战时年仅24岁,他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66军,1937年先是跟随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后来跟随大部队退守南京。
当这位百岁老兵在2013年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依然头脑清晰的回忆起那场惨烈的战斗:“部队一到南京就接到了要死守南京城的命令,我们团抽调了一个营的兵力从外围线进城支援,刚进城,日本鬼子就朝我们驻守的城门打了过来。日本鬼子很狡猾,他们并没有直接冲向城大门,而是绕道附近围墙比较矮的区域翻墙进城,营长见状忙分拨一批人压制翻墙入城的日本兵,幸好进来的人数不多,及时堵住了缺口。但日军的火力很猛,战士们的伤亡很大,局势非常被动。”
由此可见,南京保卫战时国军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防御战,笔者认为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够载入史册,是因为国军丢了南京城,促使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但是,今天的我们不能片面的评价南京保卫战,因为南京保卫战在历史上打的极其惨烈,许多国军将士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役中为国捐躯,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然而,随着蒋介石的一纸下令,以唐生智为首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们,扔下数十万仍在拼命抵抗的军队自己逃命去了,最终造成守军丧失了斗志,纷纷溃逃,拱手将南京城让给了侵华日军。
据百岁老兵蔡计佑回忆道:“12月12日,许多正在与日军激战的官兵们,接到了退守的命令,军队顿时乱了套,出现了可怕的溃逃,现场极其惨烈,许多士兵被人潮踩死,他们大都逃到下关,准备过江,后来我才知道整个下关成了日军的屠宰场,成千上万的官兵死在那里。我们连队100多人从城门向外突围,最终冲出城门的寥寥无几,我逃到南京郊外躲了起来,好几天没吃没喝,后来有许多打着小白旗的汉奸喊着缴械投降就有饭吃的口号,我与大多数逃亡的士兵一样,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选择了缴械投降。”
通过以上百岁老兵蔡计佑的这段回忆,他向世人说出了许多国军士兵投降的原因,原来他们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相信了日军编造的谎言,这才主动投降。
后来,蔡计佑与其他投降的官兵们一样,被日军大规模屠杀,只是蔡计佑大难不死,在死人堆里活了下来,最终逃出了魔窟。
通过百岁老兵蔡计佑的回忆,笔者认为南京大屠杀时,仍有许多国军向日军投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分布在南京郊外大量国军士兵们,不知道日军在南京城内已经展开了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暴行。
其二、断粮断水数日的情况下,听信了汉奸的谎言,相信日军会优待俘虏的鬼话,这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
其三、南京保卫战的失利,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国军官兵们丧失了斗志,纷纷自寻生路。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就不难理解南京大屠杀时,许多国军官兵们为何主动向日军投降了。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获得生路,而是掉进了日军的“魔窟”,最终倒在了日军灭绝人性的屠杀中。
总之,针对百岁老兵蔡计佑的经历,笔者认为南京保卫战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日军的飞机大炮有多猛烈,而是在精神,一种抗战到底的信心,如果十万国军将士同仇敌忾与日军血战到底,那么可能会改变南京大屠杀那段悲惨的历史。
参考资料:《百岁老兵回忆南京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