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在民國時代,出現過很多風采人物,比如國父孫中山。孫中山作為革命家,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而孫中山的妻子宋慶齡被總理周恩來譽為“國之瑰寶”。不僅她對祖國做出的貢獻為人稱道,她和孫中山的感情也被人豔羨。

事實上,孫中山原配夫人另有其人,她就是盧慕貞。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盧慕貞和孫中山是同鄉,都是廣東香山人,比孫中山小一歲。盧家是香山外堂村望族,書香世家,父親盧耀顯曾漂洋過海至美國檀香山經商緻富,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和盧慕貞的父親又曾一起做過生意,兩家算是門當戶對。又因為盧慕貞性情溫和,善良勤快,未出嫁時就十裡八鄉遠近聞名。

是以雙方父母便定下了這門親事。那時候的婚約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需兩個人婚前培養感情。1885年5月26日,盧慕貞與孫中山定親不久後就結婚了,那年她18歲,他19歲。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婚後不久,孫中山就離家去往香港繼續學醫;在兩人分離的這段期間,盧慕貞操持着家裡的大小事情、裡裡外外;每次孫中山回家,她都會為丈夫縫制一套新衣服,婆婆的穿戴也都是出自她之手。

1888年春,孫中山父親孫達成病重至逝世的那段日子裡,孫中山和大哥孫眉返鄉探望父親,親眼看到盧慕貞在父親病榻前,寸步不離,親奉湯藥。盡管包辦婚姻,但是盧慕貞的善解人意和識大體慢慢感動了孫中山,兩人感情也深厚起來了。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1891年10月,婚後第七年,長子孫科出生。第二年的時候,孫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在澳門開了一家中西藥局,盧慕貞帶着孫科一同前往團聚。

然而動蕩的時局,即使小家庭幸福美滿也是短暫的。孫中山在為革命事業四處奔走的時候,就注定了他們兩人終究會走上兩條道路。

從1894年開始,到辛亥革命成功,前後17年,孫中山幾乎都在海外流亡,被追殺。孫中山成了清政府要犯,盧慕貞等家族中人也被緝拿,幸好清政府官署書吏将“翠亨村”誤寫成了“翠微村”,這才僥幸逃過一劫。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之後,在興中會會員的幫助下,盧慕貞和家人乘坐輪船逃到檀香山孫眉住所。在檀香山一住就是12年,期間次女孫婉出生,孫中山在檀香山與她團聚共處的時間,總共不到一年半。

辛亥革命成功後,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5日盧慕貞攜兩女孫蜒、孫婉,侄女孫順霞搭乘英國亞舍号輪船自南洋槟榔嶼到上海,受到滬軍都督陳其美和中國同盟會會員的熱烈歡迎,被譽為“中華民國國母”。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然而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宋慶齡就出現在了孫中山的生活中。1913年宋慶齡大學畢業,後成為孫中山先生的秘書,給處于艱難困苦中的孫中山極大鼓舞;兩個人建立起了深刻的情誼。

當年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同盟會元老、宋家雙親、基督教青年會代表。

但是,孫中山寫信給離婚最關鍵的人,他的發妻盧慕貞的時候,她卻回了一個字:可。随後從澳門抵日本東京商談離婚事宜。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盧慕貞曾當着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為之交瘁,既然現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

對于這件事,盧慕貞晚年這樣回應:“我常識不夠,更不識英文,我又纏腳,行動也不便,我怎可以幫到先生呢?”

令人感動不已!誰能說這樣的感情不夠動人呢?盧慕貞的愛,不比宋慶齡少,但是,她知道真正的愛是放手和成全,是以她選擇在先生需要一個能夠和他比肩的賢内助的時候,默默退場。

17歲嫁孫中山,後被譽為“民國國母”,不料主動離婚,後半生孤獨

離婚後,盧慕貞定居澳門,孫中山安排她住在澳門孫公館,雖然常彙錢寫信,但信的稱呼已經換成了“科母”和“科父”,此後直到孫中山去世,他們再也沒有團聚過。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長子孫科移居香港,特接母親盧慕貞來香港同住。後來時局逆轉,孫科夫婦不得不先去法國,後往美國定居,盧慕貞則重返澳門,過着孤獨的生活。

盧慕貞一生,與丈夫及子女皆離時多聚時少,但是她從未抱怨和埋怨,而是選擇寬以待人。

在曆史長河中,雖然她沒有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但是盧慕貞這個人,需要我們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