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華為帶着問界M5來了,這一次它不再遮遮掩掩。

在中國高端新能源車市場,今年已經出現了岚圖、智己、極氪、極狐等,阿維塔、沙龍等也正在路上。加上已經站穩腳跟的一衆新勢力,這個市場越來越熱鬧。

2021年12月23日,在華為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除了釋出新款折疊屏手機,還帶來了AITO高端豪華電動中型SUV——問界M5。新車共推出三款配置,補貼後預售價為25萬-32萬元,于春節後開始傳遞。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雖然AITO問界M5是由賽力斯、華為聯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車型,但按餘承東的話說:“這一次,華為的消費者業務、軟體、工業設計團隊,全面參與了整車的設計、開發“。

華為不是一直對外宣稱不造車嗎?那麼問界M5和華為是什麼關系?

車是華為造的?也不完全是

AITO問界M5亮相後,其實有不少人認為,問界M5就是在SF5的基礎上進行了細節整改,不過是品牌改頭換面後的重命名新産品。雖挂上了新品牌LOGO,但整體看起來,兩款車的感覺就像是年度改款的關系。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那麼問界M5真的就隻是換殼的SF5?對此我保留意見。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外觀上,問界M5的設計偏向于傳統車型,與賽力斯SF5那樣的封閉式前臉相比,問界M5在前臉設計上保留了一個較大的梯形進氣格栅,在日行燈的設計上,問界M5也沒有賽力斯SF5那般誇張的閃電造型。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車身側面更能看出問界M5和賽力斯SF5之間的關系。造型上幾乎相同,不過在腰線、車窗以及輪毂造型上有所調整。車尾部分采用貫穿式尾燈設計,燈組内部設計也做了調整,AITO的文字Logo位于尾燈中央,增加了新車的辨識度。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别為4770/1930/1625mm,軸距2880mm,相比賽力斯SF5在軸距上增加5mm。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問界M5與賽力斯SF5在外觀上雖然相差不大,但其最大的核心競争力無疑是搭載了華為最新鴻蒙生态(HarmonyOS)座艙,它将打通全場景、多智能裝置的邊界,讓智能裝置更懂使用者、更好服務使用者,提供端到端的智慧服務。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對于内飾的設計,華為設計團隊對其動了大手術,除了方向盤的造型外,其他的部分跟SF5有着巨大的變化。15.6英寸的中控大屏改為懸浮式橫向設計,内置的鴻蒙OS系統 可進行人臉識别并自動登入華為賬号,同步日程安排、導航資訊、通話記錄、視訊會員權益以及第三方應用資料等等,大大減少使用者在車裡使用手機的場景,讓車機成為手機生态中的一部分。此外,華為手機的主題模式也可以與車機進行同步。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另外,内飾的用料也比SF5進階很多,就像是數位産品堆砌配置一樣,如果SF5對标的是中高端産品,那麼問界M5所對标的就是高端産品了,同時,車載的音響系統也選擇了華為自家的産品。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在整車的核心機械部件,問界M5也與SF5擁有相同的底盤結構、相同排量的增程器、相同的前後雙電機,不過華為也在很多細節進行的調整,從賬面資料上看比SF5實力有所增強。

比如問界M5增程器采用的是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25Ps,增程器發電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四驅性能版車型綜合峰值功率位315kW,四驅旗艦版綜合峰值功率為365kW,搭載容量為40kWh的電池。新車WLTC工況循環下的油耗為0.8L/100km,綜合續航裡程可超過1000km。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對比完兩車的資料之後,鐘叔駕道認為,華為與問界M5的關系更像是汽車廠商與科技公司聯名的關系。汽車廠商生産出一款基礎車,科技公司在這輛車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後得到一輛1+1≠2的車。

深綁,是對銷量的顧忌?

造車不像造手機,雖然華為在通信領域方面稱霸一方,但在造車領域,對比百年造車品牌,華為未來面臨的困難恐怕還有很多。

那麼,AITO問界M5為何而來?

賽力斯與華為此前就已經是深度合作夥伴關系,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版不僅用上了華為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更是直接進入了華為的銷售管道。但也隻是熱銷了很短一段時間,等大家反應過來,這輛車跟華為的關系不大之後,又陷入滞銷的尴尬境地。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在小鵬、理想、蔚來和哪吒已經紛紛踏入月銷萬輛俱樂部後,今年1-10月份,背靠華為流量入口的賽力斯累計銷量僅為5551輛,這較大的差距也讓華為意識到,必須要有新的改變。

親自下場造車,投入大,容錯率低;選擇一家合适的傳統車企合作聯合造車,既能避免整車制造“雷區”,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品牌效應。而AITO問界M5的誕生,讓賽力斯和華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合作,也是華為對汽車市場的新一輪試探。

問界M5背後,華為造車這事要擺上台面了?

對消費者而言,AITO問界M5的華為特征要比SF5明顯,造型設計以及配置和性能都可圈可點。在同樣的預算下,對那些有着華為特殊情懷的消費者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