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風起洛陽迎來了大結局,幕後黑手的面目終于浮出水面,居然是武思月的哥哥,那個一直以來弱不禁風、顫顫巍巍的武悠決。

他的目的不是為了鞏固權勢,邀恩固寵,而是取而代之,逐鹿天下。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風起洛陽并非完全的架空曆史之作,而是有着明确的時代背景——女皇臨世,武家當政,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際。

武悠決作為武家的一份子,居然妄圖發動叛亂謀奪天下,這在最講究道義法統的時代是行不通的。畢竟女皇試圖傳位親侄子武三思的計劃都被群臣抵制,他這個遠房親戚怎能越過武三思的班次,即使一時得逞也會迎來天下共擊之的局面。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而且武悠決的計劃其實是有很大的破綻的。

他以徹底戰勝春秋道的功勞獲得了極大的威望,并以南市赈災的名義邀請聖人親自到場,再安排伏火雷霆一鼓滅之。這樣一來不是反向證明春秋道并未瓦解,他原先的功勞全都是在騙人嗎?武悠決借此上位又有誰會服從?到時候不過是一個群雄割據的局面。

盡管有這麼多疑點,但反派還非得是他不可。

如果不是武悠決,那能擔起反派重任的隻有作為東川王的公子楚和晉王的武慎行了。

東川王是要創造開元盛世的,這個時候讓他和祖母對決争天下,必有一死一傷,反倒更加偏離曆史,是以他更不合适。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晉王武慎行的原型很明顯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三思。他倒是要一心一意謀奪太子權位的,但這個把反派寫在臉上的人,再安排他一個大boss的任務,對觀衆來說就沒什麼反轉懸疑的吸引力了。

是以,武悠決也隻好勉為其難了。

其實,劇情也早已認證一系列的細節為他的黑化打下了伏筆。

武悠決的父母死于酷吏之下,讓他從小就懷着一顆複仇之心。

通過堂兄武三思的舉薦,武悠決成為了奉禦郎,就是在聖人跟前伺候侍奉并替她嘗毒的。

本來這是一個十分安全的職務,也是一個無法嶄露頭角的小角色。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但武悠決心機深沉,特意吃了鶴頂紅假作中毒,這讓高高在上聖人終于看到了他的忠心,提拔他一路青雲之上,最後成為了内衛的首領。

不甘心平庸的他一直想要謀奪更大的權勢,以實作自己的野心和抱負。

武悠決看到了同窗好友百裡寬仁加入了春秋道,這是一個志在推翻武周的組織,于是就籠絡他成為了自己的一顆棋子,還安排他假死蒙混過關,以便于在背後進行更大的陰謀。

春秋道的創始人逍遙子早就被内衛抓住,隻有武悠決能夠接近他,是以春秋道的秘密武悠決早已洞悉。

事實上,春秋道之是以能夠來去無影、神出鬼沒,正是因為由他在背後操控支援。

武悠決也就此成為了春秋道中深不可測的人物,代号歸藏鳳。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也正因為有武悠決處處作梗,是以主角團幾乎步步荊棘,一得到線索接着就被迅速掐斷。

高秉燭把柳襄的賬本交給韓執事解密,結果一出門就被聞訊趕來的十六夜刺殺。

百裡弘毅設計引出殺手,結果内衛全部撤離要去保護武慎行,最終使計劃落空。

重要線人剛一出内衛衙門,就被春秋道截獲。

有這樣一位大高手虎視眈眈在旁窺伺,主角團全程幾乎和打醬油一樣,幾乎沒幹成什麼大事。

到了最後,春秋道練成了伏火雷霆,計劃在聖人的燃燈大典上逞兇。

高秉燭等人又是解密,又是追蹤,辛辛苦苦還是一場白忙活,原來武悠決早已把目标對準了含嘉倉。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他曾和武慎行一道視察過含嘉倉,對那裡的地形結構了如指掌。

幾發伏火雷霆下去,含嘉倉頓時灰飛煙滅,但其中的存儲糧食早已被春秋道所搬空。

糧食恐慌,神都立刻陷入危機。

早已胸有成竹的武悠決這時候站了出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穩定了人心,輕松抓住了春秋道的掌春使,還追回了糧食,解了神都百姓的燃眉之急。

武悠決的威望空前大漲,聖人賜封龍山王,他還一肩挑起内衛聯防的重任。

風起洛陽:從奉禦郎到歸藏鳳,為什麼最終反派一定是他?

事情正朝着有利的方向發展,就在大功告成之際,高秉燭終于率領神都小分隊把他揪了出來。

武悠決的結局不是死亡,而是像慕容複一樣瘋了,在幻想中做着遙不可及的帝王夢,還像林平之一樣被永遠監禁起來。

不得不說,這個結局很金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