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前言

權利就是牢籠,他們抛出誘餌,引誘人們進入籠中。偏偏欲望不能消失,為此中國千年的曆史中,大多數都是争權的曆史,也有皇權和相權相争的曆史。

起因

趙匡胤為了穩定朝政,決定任命北周舊臣範質為宰相,實作分權的第一步。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趙匡胤

結果

為了防止相勸過大,趙光義有意提拔參知政事,讓他的權利和宰相一樣大。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趙光義

始末

1.皇帝的煩惱

在我們眼中,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百姓都要聽皇帝的,官員也要輔佐皇帝。但是皇帝也有一定的煩惱,就是皇權和相權之間的争奪。

丞相向來就有“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說法,他可是觸碰權利頂端的人物,僅次于皇帝。而且自古以來宰相奪位的事情也常有發生,是以皇帝都會擔心相權過大,依舊經常提防宰相。

不僅如此,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會想辦法分割相權,如今宋太祖也不例外。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的身份我們也比較清楚,是以他對于兵權和相權的人都十分在意,曾經的杯酒釋兵權讓很多人告老還鄉,離開朝政,但是宰相的職位不能在通過喝酒解除了。

宋太祖當上皇帝後,首先考慮的事情就是宰相,因為不知道該用誰當宰相,宋太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選擇用範質等人,他們都是北周的舊臣,因為有他們在,世人對新朝廷不會有抵觸心裡。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範質

2.相權的分割

運用舊臣是有這樣的好處,但是也有壞處,因為舊臣和宋太祖不是同心同德的人,反而會對宋太祖有所阻礙,偏偏又不能廢黜他們。

但是這個時候的趙普有了提議,因為宋朝剛剛建立,是以需要清理地方叛亂的勢力,宋太祖借着這個機會開始分割相權。

首先讓三司掌管财政,随後又讓趙普掌管軍事,這樣一來,相權就被分走一大半,範質等人的相權就這樣被皇帝架空了。

等到宋朝穩定了,不需要舊臣,于是宋太祖把範質等都換成自己的人,而最符合宰相的人選就是趙普。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趙普

雖然是自己的人,但是皇帝還是很擔心,于是借着擔心趙普勞累過度的理由,有打算設立另一個官職,說是宰相的副手。

但是畢竟是個官職,總不能叫副手,是以宋太祖找到翰林學士陶毂,陶毂對于官職的了解也并不是十分精通,但是皇帝在前,總不能說自己不知道,于是陶毂臨時想出來一個唐朝的官職,叫參知政事。

于是宋太祖就聽從陶毂的意見,把宰相的副手叫來參知政事。不過陶毂是瞎蒙的,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有意分割相權,是以參知政事無論是權利還是地位,都比宰相高。

卻因為陶毂的言論,參知政事成為宰相的副手,不過參知政事後來的權利,也漸漸地高于宰相了。

因為後來的事情和宋太祖想的一樣,趙普也不靠譜,需要别人來制衡他。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宋朝官員制度

3.相權的沒落

又一次宋太祖前去趙普家中,就看見吳越王給趙普送禮,禮物都是用瓶子裝起來。這讓宋太祖充滿了好奇心,他想要看一看裡面究竟是什麼,結果打開一看,裡面居然都是金子。

趙普見狀急忙跪下,表示自己沒有打開過,并不知道裡面是金子。不過趙匡胤并沒有什麼不滿,說他收就收吧,畢竟國家大事又不是趙普做主。

雖然皇帝這麼說,但是在朝廷官員眼中,趙普就是掌管國家大事,因為趙普當宰相以後,很多事都獨斷專權,導緻朝廷官員都覺得趙普就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曾經負責分權的參知政事不敢發言,導緻他的工作漸漸成為給趙普打雜的工作。

而且在宋朝,秦、隴的木材都很珍貴,但是趙普常常就能派人前去采買,漸漸地讓皇帝開始疑心趙普,而這個時候别的官員也趁機說趙普的壞話,是以皇帝決定,應該分走趙普一半的權利。

因為三司本來就是掌管錢财的,分走相權的,但是如今三司的存在已經不能制衡相權,于是宋太祖決定在加一個官職制衡,思來想去,宋太祖就把目光放在了參知政事上,曾經本想着做副手,讓宰相收斂一些。

如今隻能提高參知政事的權利,能夠分走相權。因為參知政事隻是副手,是以他沒有宰相的印信,于是宋太祖決定,讓兩個人輪流掌管,這樣相權又一次地被分割。

宋史:拆分宰相權力要幾步?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

小結

參知政事在權利上和宰相的權利一樣大,有利于宋朝掌管朝政,友善宋朝皇權的加強和穩定,也避免了決策的失誤。

【參考資料】

1.《宋史 趙普傳》

2.《續資治通鑒 卷二》

3.《宋人轶事彙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