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内容提要:泰伯是吳民族的始祖,又稱“三讓王”,他不僅在吳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同時在漢民族的曆史文化中,地位也非常重要。那麼什麼是“泰伯三讓王位”呢?這個三讓到底是哪三讓?】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泰伯廟

殷商末年,周部落居住在今天陝西的岐山一帶,它的首領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泰伯(也叫太伯)、二兒子仲雍和和小兒子季曆,三人是親兄弟。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古公亶父

季曆雖然是小兒子,但他深得父親的喜愛。更主要的是,他生有一個兒子叫姬昌。

更更奇妙的是,這個姬昌生下來的時候,滿天霞光中,一個紅色的雀兒(朱雀)銜着一幅“天書”,告知大家周部落要興起!

是以,古公亶父就心中一直想要把自己首領的位置,傳給這個剛出生的孫子。

一、生一讓,這是泰伯的第一讓。

太伯得知父親古公亶父有意要将周部落的首領之位,傳給弟弟季曆之子姬昌,心中就反複思量。

他思量什麼呢?思量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順位給讓出來。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泰伯像

因為按照殷商和周部落的傳位和繼承關系,是傳長傳嫡,太伯是長又嫡出,自然是當然的首領位置第一繼承人。

為不使父親為難,太伯就帶領着二弟仲雍,在父親生病時假托下山采藥而從岐山出走,來到西面二百多裡隴縣附近的吳山。

為什麼太伯要帶走二弟仲雍?因為仲雍是第二順位的繼承人,不帶走不行啊,那還是首領輪不到老三季曆。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仲雍像

這邊泰伯、仲雍入吳山不返,那邊季曆很快就被古公亶父改立為“太子”,繼承人。

這就是泰伯的第一讓,也叫“生一讓”。

二、死一讓,這是泰伯的第二讓。

上面不是說到古公亶父因病了嗎,是以過了不久,古公亶父就真的去世了。

周部落是個講禮孝的部落,這也是孔子總結的“周禮”的核心内容。

父親去世了,以孝為先的泰伯、仲雍那是說什麼都要趕回來奔喪的,不然這曆史就沒有辦法寫了呀。

于是故事又來了:季曆遵古公亶父的“遺囑”,要将王位歸還給泰伯,泰伯堅辭不受。

這個就有意思了,為什麼要還?自然是季曆覺得自己不應該當首領,可是那季曆為什麼又當了自己都認為不應該當的首領?

既然已經都當了,還要再讓一下,當初又何必多此一舉呢?研讀曆史有時候真是麻煩又頭疼。

泰伯當然是幾次避讓(按曆史的套路,一般都是讓三次或者五次),可是季曆還是堅持要太伯當。

太伯于是就隻好帶着弟弟仲雍和已經出走到西吳的族人舉族南遷到了江蘇無錫市梅村鎮(那時候還沒有無錫這一說)的梅裡。

在梅花盛開的無錫梅裡,泰伯和仲雍還決絕地斷發紋身,以示永不為周君。

太伯的行為感動天地、感動了當地百姓,大家慕其德義“歸而從之者千餘家”,并擁立太伯為王,國号句吳。

此為二讓,也叫“死一讓”。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季曆像

據說季曆還一直追到無錫的坊前這個地方,實在找不到泰伯了,才失望地回到渭原,然後無可奈何地又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

在今天的無錫火車站南廣場的河邊,還有詩碑上留有季曆在無錫寫的詩歌;無錫的坊前,也是因為季曆在此下馬而後人為他立的牌坊而得名,不過牌坊已經不知道在哪裡了。

三、再一讓,這是泰伯的第三讓。

大約公元前1193年,當了周君的季曆,卻莫名其妙地被殷朝第29代商王文丁給殺害了!

于是季曆之子姬昌應該要繼承周君之位了。

可是姬昌更是一個大孝子,他想,自己還有二個伯父呢,咱們周朝(部落)是個講“禮”“義”“忠”“孝”的地方,我如果不去請兩位伯伯回來的話,這以後的曆史該怎麼寫啊,我姬昌應該是個什麼形象呢?

于是姬昌派人去數千裡外的無錫請泰伯回中原繼位。

也怪吧,季曆都沒有能找到泰伯和仲雍,為什麼姬昌卻能派人找到他們呢?

結果自然大家都想得到了,太伯又一次拒絕回去,而且深深地祝福侄子姬昌帶領周部落走向 繁榮昌盛。

這就是第三讓,曆史上又叫“再一讓”。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周文王

泰伯的“三讓王位”的行為美德,深深感動了春秋時期的孔子,孔子把泰伯三讓王位的行為,提升到了泰伯和仲雍有着偉大的“仁孝”思想和敦厚的人品的高度。

是以孔子在《論語·泰伯篇第八》首章記:“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到了漢代一個叫司馬遷的人在他的《史記》中,把泰伯傳記列為“世家第一”,并排在曆史上衆帝王世家之前。

後代的吳氏子孫建了無數的吳氏宗祠,宣揚本氏族的“三讓”祖德和“世家第一”,自豪感爆棚,千秋百世的傳芳激勵其族子孫後代。

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我的解讀與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中為泰伯

【小結:泰伯是真的偉大啊,你看現在的小孩子連個梨子都不相讓,他卻三次把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王位讓出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