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為樂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則助人為樂的故事。當年一位風塵仆仆、書生模樣的人曾在好友的建議下到上海錦江菜館求助,女老闆董竹君不問緣由慷慨解囊,助這位落難青年度過危機,誰知20年後再重逢,對方已是中國了不起的大人物。

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貧民窟,雖然她的父母沒有重男輕女,而是用盡全力供她讀書,可畢竟家庭貧困,父母拿不出太多學費,是以董竹君沒讀幾年書就辍學了。1912年,董竹君的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家中拮據到沒米下鍋,于是迫于無奈,父母将她送到了青樓,讓她在裡面賣藝。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後來董竹君在這裡遇到了夏之時,夏之時本是去那裡收集資料的,可卻意外結識了董竹君,并且十分欣賞她流落風塵卻不自棄的骨氣,兩人很快墜入了愛河。1914年,董竹君憑着自己的本事逃了出來,之後跟夏之時成婚結為夫妻。

婚後董竹君為夏之時生下了4女1子,可夏之時思想比較封建,認為女兒沒有必要讀書,反正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長大後都是要嫁人的。可董竹君并不這樣想,是以兩人經常是以吵架,1929年,董竹君終于忍不下去了,于是帶着4個女兒離開了夏之時,剛開始夏之時并不願意離婚,因為他并不認為董竹君有養活自己和女兒的能力。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可是董竹君帶着女兒回到上海後,憑借自己的能力開辦了一家錦江菜館,生意越做越大,她也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女老闆。1934年,兩人分居時間長達五年,夏之時隻好同意離婚。董竹君的錦江菜館人來人往,接待客人無數,但在1930年,董竹君曾經資助了一位落難青年,這位青年就是新中國的開國上将之一——宋時輪。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1927年,宋時輪在一場政變中被當做“疑犯”抓捕,之後被關了整整三年,等他出來之後,他的夥伴們早就因為形勢的原因藏了起來,宋國輪不能大張旗鼓的找人,于是隻好暗中尋訪。可剛出來的他身無分文,而且無處可去,從廣州一路流浪到上海。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之後他遇到了男友李堂萼,可李堂萼身上也沒有什麼錢,沒辦法給他太多幫助,于是李堂萼寫了一封信,讓他拿着這封信去找錦江菜館的老闆董竹君。宋時輪将信将疑,但是情況緊急,他又别無選擇,隻好帶着信前往錦江菜館。

董竹君看過信後心下了然,但宋時輪是一個警惕的人,并不敢輕易相信董竹君,再者說,錦江飯店畢竟是個公共場所,魚龍混雜,并非随意說話的地方。董竹君也明白他的顧慮,于是給了他一袋錢,在确定他不再需要别的東西之後,目送他安全離開了。

1929年,一女老闆曾資助一落難少年,20年後重逢,他竟成了開國上将

1950年年初,董竹君再次與宋時輪相遇,但是董竹君并沒有立即認出宋時輪,直到宋時輪先跟她打招呼,董竹君才知道面前這個帥氣硬朗的軍官竟是當年風塵仆仆、面黃肌瘦的落難青年,後來宋時輪被評為開國上将之一,但是他一直沒有忘記董竹君的恩情,在之後幾十年的歲月裡,兩人一直是知己好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