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史上能稱得上“雲南王”的僅有這四人,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如果我們把曾經主政掌控雲南的人物,看成是“雲南王”,那麼近代史上有四位人物可以說是擁有過這個頭銜。下面讓我們看看是那個4人!

護國将軍:蔡锷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他思想活躍,成績突出,與同學蔣方震、張孝準,同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當時,他雖然熱切地希望變中國為世界第一等強國。

蔡锷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歸國。先後應聘任江西随軍學堂監督、湖南教練處幫辦、廣西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廣西測繪學堂堂長、廣西陸軍國小堂總辦、廣西陸軍講武堂總辦等職。年輕英俊的蔡锷,腳穿長筒靴,腰挎指揮刀,每天揚鞭躍馬,威風凜凜,指揮練兵。他講解精辟,技藝娴熟,要求嚴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贊譽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不久,雲貴總督李經羲聘請他到雲南擔任軍職。在11年昆明發動了起義,他本人被推選為臨時革命總司令。之後,雲南軍政府成立,他又出任了雲南都督。

民國史上能稱得上“雲南王”的僅有這四人,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南天一柱:唐繼堯

唐繼堯出生于雲南會澤一個家唐繼堯境雖不富裕、但重視子女教育的書香家庭,父親是一名舉人,他本人也中過秀才,舊學很有基礎,為人器宇恢弘,倜傥有大志。光緒二十八年,唐繼堯東渡日本,入士官學校第六期,和趙恒惕、閻錫山等同期。畢業後返國。

民國二年,唐繼堯繼蔡锷出任雲南都督。11月唐繼堯正式接替蔡锷擔任雲南都督兼雲南民政長。他與蔡锷、李烈鈞等發動了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率先在西南邊陲打響了護國讨袁的第一槍。護國戰争結束後,任雲南督軍兼省長。爾後,參加了孫中山發動的護法、靖國運動。

唐繼堯是滇軍的創始人與主要上司者,也是頗有争議的人物,他在執政期間還是做了不少的實事,發展了雲南的近代化事業,但是後期的執政行為多有令人指摘的地方。

民國史上能稱得上“雲南王”的僅有這四人,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主政雲南18年之久:龍雲

周恩來說龍雲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對國家的重要貢獻和功績:第一,他對中國民主革命有貢獻;第二,他反對蔣介石個人獨裁,有功;第三,在整個抗日戰争中,他堅決支援,直至勝利,有功。

1914年,龍雲畢業于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任雲南都督唐繼堯侍從副官。1922年被唐委為第五軍軍長。1927年發動政變,逼唐下台,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龍雲主政雲南期間,保持了雲南相對穩定的局勢,在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整頓和改革,對東南亞各國采取開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雲南實力增強,被稱為“雲南王”

民國史上能稱得上“雲南王”的僅有這四人,其他人根本比不了

最後的雲南王:盧漢

盧漢雖然出生于奴隸主家族,但幼年時期也參加過田間勞動。後來又與龍雲一道,被送進昭通城内讀書。1914年,盧漢講武堂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之後的護國戰争、川滇戰争,他都有參與。唐繼堯“二次回滇”時,盧漢被任命為近衛第3團團長。1945年“雲南王”龍雲倒台後,盧漢被任命為雲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在雲南執政四年,是最後一任“雲南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