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引言

關于教育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胡瑗說:"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也就是說在胡瑗看來要想達到“緻天下之治”那麼就要重視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則要通過學校才能實作。

事實上,作為一個講究曆史傳承的文明古國,在今天我國的教育事業也仍在秉持着這樣的原則。然而,近些年一些關于教科書内容的變動,卻引發了廣泛的讨論。一些曆史人物的文章、詩詞等相繼被“剔除”出中國小各科教科書,一如魯迅先生的文章,再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嶽飛的《滿江紅》等等不勝枚舉。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嶽飛将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代名将。在南宋初年的羁縻曆史之中,他率嶽家軍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然而,就在他不斷取得勝利之時,卻終因宋高宗趙構的猜忌、秦桧等人的構陷而慘遭殺害,時年不過39歲。

英年被害,嶽飛留給後人的是扼腕痛惜,是那痛徹心扉的拳拳愛國之心。而《滿江紅》一詞,便是這種情愫的真實寫照。可就是這樣一首能夠讓後人感慨其拳拳之心的詞,近年來卻被剔除出了教科書,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首詞牌作品。

這其中究竟是因為何種原因讓它慘遭“剔除”呢?

嶽飛與《滿江紅》

1126年、1127年,對于時間而言不過隻是長河之中的一個節點而已,但對于中國曆史而言卻顯得尤為突兀。

這一年,金國在滅掉遼國之後,大舉入侵宋朝。而宋庭也終于在“三冗”的泥淖之中轟然崩塌,“靖康之恥”中包括徽宗、欽宗在内的皇親貴胄 、文武大臣被金人以牽羊禮羞辱輔以各種金銀财帛擄掠而去,北宋滅亡。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危局之下有破亦有立。時年24歲的嶽飛,也迎來了他的舞台。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出身于平民之家,早年便有節氣,更是在眼見國家危殆之後投軍入伍,而累積功勳的他在眼見靖康之恥後,報仇雪恥也成為了他的畢生目标。如是他投靠宗澤,組織嶽家軍,四次北伐,大敗金兀術,令金人聞風喪膽。

這本應是屬實他最好的舞台,但是他卻忽視了背後的奸佞宵小之徒。家仇國恨最終也在十三道金牌的召回之下,在秦桧構陷高宗趙構默許之下淪為癡夢。

而《滿江紅》據考便是嶽飛在紹興十年七月被迫奉诏回京,即将入獄前所寫。

滿江紅

嶽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潇潇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在這首詞中,嶽飛将建功立業,以一雪靖康之恥為己任,喊出了要“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要收拾舊河山的時代最強音。可以說,這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能夠香火永繼、文明永繼而不斷絕的原因所在。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剔除國文課本,秋瑾《滿江紅》取而代之

可就是這樣一首铮铮鐵骨的愛國之詞,在近年來被剔除出了國文課本之中,而究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時任中國小教材主編的餘桂元的話,或許很有代表性。他說:“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也就是說他認為,嶽飛所抗擊的乃是我華夏族屬,嶽飛的《滿江紅》中的目标為“胡擄”、“匈奴”。顯然,這與我國現代的時代背景中多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是不符的。

是以,嶽飛的這首《滿江紅》自然也就不符合培養中國小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要求了。

而作為“補償”,秋瑾的《滿江紅》則入選了教科書。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秋瑾,乃是我國清朝末年的民主志士。雖然生于清朝,但在眼見清朝的腐朽與西學的影響之下,她開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她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自由,并為之付出了生命。而她的這首《滿江紅》其主旨便是要求男女平等的一首詞作。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樹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将侬,強派作娥眉,殊為不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不難看出,秋瑾的這首《滿江紅》也是功力畢現的。而在那樣一個年代,能夠喊出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先進性可想而知。

事實上,秋瑾也更是這種思想的踐行者,而在1907年自知安慶起義失敗後,這位本可以逃亡的俠女卻選擇了留下從容就義,時年不過32歲。

無論是從背景,還是從内容而言,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入選課本都是合理的,是值得的。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剔除,另一同名作品取而代之,這是為何?

小結

對于嶽飛的《滿江紅》被剔除課本,你認為對嗎?作為讀者,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并不敢苟同專家的意見。

其“胡擄”、“匈奴”之詞就會破壞民族團結嗎?顯然不會,因為在曆史學中有一個準則那就是在評判曆史人物、曆史事件時應該以當時的時代道德、規範去評論,而非以今人之态度、今人之是非觀評論。就當時而言,正朔法統在宋,嶽飛将軍之論并無異議,又何來今日之破壞說。

這“胡擄”、“匈奴”又會影響孩子的三觀樹立嗎?顯然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必然有對内容的自我剖析的, 孩子的認知也是螺旋上升的。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