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康恥,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北宋滅亡時都發生了什麼?

曆史上有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但北宋亡國的經過堪稱戲劇性十足。一代文治盛世在最無能的統治者手中步步走向覆滅,這一切緣起于一個意外的陰謀和一場荒唐的對遼戰争。當年宋徽宗趙佶這個遊手好閑的君主被一個逃亡遼人的離經叛道主張所蠱惑,一時糊塗躊躇滿志,竟要發兵讨伐當時最強大的契丹利國。身邊的奸佞小人更是火上澆油,終于讓這場注定失利的戰争不可挽回。赤阙傾圯,萬方嘩然,難道一代昌盛就因一時糊塗而盡數化為烏有?

靖康恥,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北宋滅亡時都發生了什麼?

先說說北宋這個當家作主的趙佶吧。這哥們除了長得不顯眼,其他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他自小就是個人才,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文思泉湧才高八鬥,尤其在書畫上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直到今天,他的作品在書畫界都被奉為經典。要不是生不逢時,這個生性散漫愛玩的公子哥根本配不上一朝權柄。

可就是這樣一個散漫公子哥,偏偏最終登上了帝位。當年趙佶的好幾個哥哥相繼夭折,他這個小闊兒不光榮地獲得了儲秩,等老爹駕崩後自然就當上了皇帝。接班時已經三十好幾的趙佶初時還算老老實實,聽信宰相章惇的勸誡。不過那能維持多久呢?這麼個愛玩的主兒再加上一衆狐朋狗友,很快朝政就亂作一團。文人驕縱慣了,誰人敢管?佞臣奸佞更是逐鹿中原,朝野上下百病叢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個死太監童貫了。

這童貫不是一般的太監,油頭粗面大漢一身,恨不得上陣殺敵立功。宋徽宗最是喜歡這種縱馬高捷、氣吞山河的男兒,自然将他重用為大将軍。這個武夫做事根本就沒數,三番五次擅作主張,連宰相都不待見他。不過趙佶對他确實是favorer,什麼馊主意他說是是,什麼野心他也不加限制。

靖康恥,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北宋滅亡時都發生了什麼?

就是在這種朝中大亂的時候,一個從遼國逃出的漢人找上了童貫,開啟了這出鬧劇的序幕。這人自稱高藥師,說遼國已被新興女真人的金朝幾乎攻陷,如今正是北宋發兵奪回幽雲十六州的大好時機。聽到這話,趙佶眼睛就亮了,立即指令朝中大臣重新評估對遼作戰的可能性。

雖然多數文臣都在勸阻,但趙佶基于投機心理已是鐵了心要出兵。這時童貫更是趁熱打鐵,極力向他邀寵高情。于是在一批昏庸小人的慫恿下,北宋這支從來就不是精銳之師的軍隊,竟然對當今強國遼國發起了進攻。戰事一開始不久,宋軍就被遼軍重創,上至将領下至士卒傷亡慘重。可憐趙佶這才猛然驚醒,大呼痛恨自己糊塗了!

不過悔之晚矣,眼見軍隊節節敗退,趙佶隻能派遣使者前往遼國求和。誰知遼人對于宋朝的無禮行為,自是怒不可遏。這一仗不但沒能收複失地,反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遼人不僅沒有給予和解的機會,反而安排了号稱"牽羊禮"的屈辱儀式。

靖康恥,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北宋滅亡時都發生了什麼?

這"牽羊禮"真是慘無人道至極。當時被俘虜的宋室宗親上至皇帝趙佶和他老子趙恒,下至一衆妃嫔王孫,統統被剝去衣衫,隻剩單衣,頭上披上羊皮,脖子上系着繩索,像趕羊一般被牽着遊街示衆。這般淩辱羞辱之舉,正是對付降服叛逆者的傳統手段。趙佶和這些曾經視為權貴的宗親們,就這般有如世上最下賤、最無地位的奴仆般遭受辱罵。

尤其宋欽宗趙恒和他的皇後朱氏,作為當朝皇帝和太後,所受的淩辱更是難以想象。雖然朱氏最終因不堪屈辱而選擇自殺殉節,但趙恒這個當朝皇帝卻連死的勇氣都沒有,隻能被迫接受遼人對他的亵渎之辱。更可悲的是,遼人竟然将他封為"重昏侯"、将趙佶封為"昏德公"以示羞辱,而這兩個可憐蟲竟然毫無尊嚴的欣然接受了這般奇恥大辱!

北宋這場對遼戰争不啻于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從發動戰争的決策到最後遭受辱罵,所有過程都透露着可笑和不智。一開始就是被一個逃遼叛徒的鬼話所蠱惑,認為金朝已将遼國攻陷,正是反撲的大好時機。結果不但根本沒有發生所謂的"金攻遼"局面,自己的部隊反而成了遼軍的擊殺對象。最後竟然連一點顔面都無法保留,隻能被敵人像牲口般淩辱。

靖康恥,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北宋滅亡時都發生了什麼?

這一切的根源,當然就在于趙佶這個昏庸無能的統治者身上。他本就是個遊手好閑、驕縱慣了的富家公子哥,哪裡懂得馬革裹屍的艱難,借助奸臣的撈佞和陰謀,他幾乎花光了北宋當時所有的國力,換來的卻是一場徹底的災難。更何況在這場災難之中,他作為君主毫無尊嚴可言,不但被俘虜蒙羞,就連一點赴死的勇氣都沒有。這般行徑,簡直就是皇祖玷污的下下等貨色!#頭條首發大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