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可以說在近代局勢下,戰争是全世界人民所痛恨的東西,和平才是大勢所趨。但令人悲傷的是,有時候為了維護和平,不得不發動戰争。

新中國建立之初,就經曆了抗美援朝戰争,對比來看,之後發生的對越反擊戰在曆史書中所占的篇幅就更少,比較輕描淡寫,不過對越反擊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鮮為人知的是,雖然對越反擊戰一個月就确立了我軍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之後中越兩國之間的兩山輪戰卻持續了十年之久,中國的節奏始終不緩不慢,沒有之前的雷厲風行,至于原因,看兩山輪戰的結果就知道了,越南被拖垮,蘇聯被熬幹。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越南戰争

對很多亞洲國家而言,近代史都是一部屈辱史,它們失去了獨立主權,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越南就是其中之一。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二戰期間,列強對越南的殖民控制有所松動,越南是以得以獨立,但因為殖民統治的衆多殘留問題,沒能取得國内統一,二戰後,在蘇聯的支援下,越南爆發内戰,美國為了支援親美的南越,也介入到這場戰争中。

中蘇沒有出兵支援,但在後方給越南提供了物資補給,是以美國在抗美援朝之後又一次铩羽而歸。這次的勝利給予了一越南更大的野心,也使他徹底投入蘇聯的懷抱。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而随着後期中蘇兩國關系的惡化,越南對中國的态度也發生了變化,開始在我國的邊境試探,破壞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是以我們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彰顯自己的決心。

對越反擊戰可以說是雷厲風行,曆時一個月就迎來了勝利,中國軍隊退出越南,凱旋而歸,但越南并沒有就此偃旗息鼓。

在我國邊境的廣西、雲南地區蟄伏,他們主要以老山和者陰山為根據地,是以這時兩軍間的交鋒被稱為兩山輪戰,持續了十年之久。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拉長戰線

具體來說,兩山輪戰是指我軍1984年開始,對老山、者陰山一帶的越軍軍事據點所進行的拔點作戰。所謂輪戰是指之後我們從各大軍區抽調了共十個集團軍,采取輪流作戰的方式。

這場輪戰持續了十年之久,前前後後似乎十分難纏,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明明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為什麼在後續作戰中反而好像勢頭不足呢。

我軍并非勢頭不足,對越自衛反擊戰要的是結果,是以需要雷厲風行,快速結束戰争,而之後的輪戰,目的則不在于此,兩山輪戰的目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可以說,我軍是有意把戰線拉得如此之長。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首先采取輪戰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鍛煉士兵。當時新中國已經經曆了很久的和平,士兵缺少演練,作戰能力有所下降,在一開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因為士兵平時訓練不足而造成了一些劣勢,而越南剛剛結束了和美軍的作戰,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和精良裝備。

我軍有感于士兵缺乏訓練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在兩山輪戰中動員集團軍,采取以打代練的方法,通過拉鋸戰來為士兵積累經驗,在這十年的戰争裡,戰場的主動權一直掌握在我軍手裡。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重要性,雖然曆史課本中對于此戰介紹不多,一筆帶過,但當時如果中國對越南的攻勢置之不理,後果會十分嚴重。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而越南始終追随着蘇聯,如果中國放任越南入侵并拿下高棉和緬甸,我國事實上就落入了蘇聯和越南的包圍網中,到時候,中國就隻能在美蘇的夾縫間求生存,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之後,如果中國國力衰弱,甚至會再度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失去得來不易的獨立主權,造成國内分裂的狀況。

這樣的情況是不可想象的,也是絕不能忍受的。是以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取得一次勝利遠遠不夠,要把戰線拉長,使越南陷入戰争的深淵裡,不會重整旗鼓,再起戰火。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拖垮兩國

兩山輪戰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優勢就展現了出來,我國調動各省集團軍前來越南,與其說是戰争,不如說是一場大練兵,是以在作戰的過程中,對中國的影響比較微小,中國的經濟繼續穩步向前。

而越南就不太妙了,他們隻能窮兵黩武,集全國之力來和我們一個省的兵力對抗,在全國戰争中謀發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越南為了應對作戰,不得不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是以工業落後,經濟方面也始終沒能得到大的發展,可以說是被兩山輪戰拖垮了。

越南被拖垮,其背後的支援者蘇聯也并不好受,本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南就一敗塗地,蘇聯不得不給予支援,好讓他們休整。之後持續十年的兩山輪戰是越南财政出現赤字,隻能靠蘇聯的援助支撐下去。

兩山輪戰為何要打10年之久?“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當時的蘇聯也在走下坡路,經不起這樣往外出錢,自顧不暇,最後出現了經濟危機,可以說是被熬幹了。

小結:

無論身處何種陣營,都要以尊重其他國家的領土主權為外交第一準則,以入侵别國國土為目的所發動的侵略戰,發起國的軍隊也是不義之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曆了數場戰争的洗禮,中國以頑強奮鬥的姿态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的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