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可能大家都熟悉,在解放戰争初期,蔣介石愛将張靈甫在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成為,為蔣介石打内戰犧牲比較早的一位國軍将領。就像鮮花一樣剛要綻放,就被連根拔起了。
那麼,張靈甫是第一個為蔣介石,打内戰而犧牲的國軍将領!非也……。其實在國軍将軍中還有一位比張靈甫犧牲的時間還要早,他就是“戴之奇”而且他還是蔣氐父子的愛将。

戴之奇,貴州興義人,他是畢業于黃埔軍校的分校,當時就讀的學校是在潮州地區,屬于二期生,和廣州黃埔軍校四期生同年畢業,是以,可以說是黃埔四期生。戴之奇和太多學生一樣畢業後,就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在北伐戰争時期先後參加過松口、鎮江、龍潭、徐州等戰役。
在八年抗戰時期,戴之奇也帶兵先後在淞滬抗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場上有過出色的表現。還受到太子蔣經國青睐。在1945年初,蔣經國的"青年遠征軍"成立,共九個師,戴之奇調任201師師長,駐防四川壁山。不久後抗戰勝利了,青年軍三個師整編成軍,戴之奇被蔣介石任命為軍長。
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又為打内戰和準備,将全軍進行整編。而戴之奇升任整編第六十九師(相當于軍)中将師長。作為蔣介石的愛将,戴之奇卻成為第一個為蔣介石打内戰,而犧牲的國軍将領。
1946年12月,戴之奇的69師與胡琏的11師奉命進攻華中解放區,面對敵人來勢洶洶,陳,粟二人商議對策。最終決定先打實力比較弱的整編第69師,如果能吃掉整個師自然是更好,吃不了重創也是可以的。
12月14日第九縱率先向宿遷地區的69師發起進攻。信心十足的戴之奇興高采烈的說,兄弟們建立功業的機會到了,69師能不能成名!就看這一戰了,打赢了全師上下都有獎勵,如果輸了,這裡就是我們的墳墓。由此可見,戴之奇是鐵了心,做好了準備,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
但是,當戰鬥進行了一個階段後,華野在陳粟二人精心指揮把69師給包圍了,切斷了退路。當得知69師被包圍後,有兩個人想不到,一位是戴之奇本人,還有就是胡琏。不過此時的戴之奇沒有感覺一點恐慌,他深信胡琏會救他。于是立刻給胡琏發求助電報。
但是,當69師與華野浴血奮戰時,戴之奇的盼望着援兵沒有看見一個。讓戴之奇臉上露出恐慌的表情,“說”難道胡琏真的會見死不救。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戴之奇隻好向蔣介石求助了,老蔣得知愛将被圍,十分着急。親自打電話給胡琏,嚴肅對胡琏說,如果救不出戴之奇就提頭來見。
在這種情況下,胡琏派出兩個旅救戴之奇,但是被葉飛第一縱隊阻擋在宿縣城外,無法前進。當槍聲離戴之奇越來越近時,戴之奇深知自己完了。
戴之奇在殘部的簇擁下向村莊的東北角突去,在面對四面都是喊殺聲時,他沒有選擇投降,決定,給蔣校長盡忠,就朝自己的頭上開了一槍。成為第一個為蔣介石,打内戰而犧牲的國軍将領!同時,戴之奇也是粟司令第一個被殲滅的國軍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