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秦王懷貪鄙之心,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司馬遷《史記》。

司馬遷是西漢武帝時期人,因為受了宮刑開始編寫史記,他所處的年代距離秦國太過于遙遠了,加上時代的桎梏,想要客觀的去評價一個人非常難,是以他隻記錄到了漢武帝元狩元年。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其實不止司馬遷說秦始皇暴,多數史書都說秦王暴政,二世而亡,但是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待,秦始皇除了“暴政”之外,也有“功”,光是他統一天下,統一文字這點就沒人能夠超越。

修建秦長城勞民傷财,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又是“苦在當代,功在千秋”,然而在史書當中,他的功績都被負面評論淹沒了,在反秦當中,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将相甯有種乎”被銘記至今。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陳勝跟劉邦的經曆很相似,就連兩人起兵過程也是相差無幾,然而最後劉邦一統天下,而陳勝死在馬夫手中、吳廣被部将所害。他們之間有什麼差距呢?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朝廷征兵漢去戍守漁陽,陳勝被任命為帶隊的屯長,他和900多名窮苦的農民在兩名秦吏的押送下,連夜啟程,可抵達大澤鄉時,遇到了連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斷,他們被迫滞留在大澤鄉。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按照當時的秦律,要是延誤日期,他們是要被處斬的,陳勝可不想死,就找到了另一位屯長吳廣商量,兩人雖然認識不久,可都有一腔抱負,兩人一合計準備起義,反正前後都是死,不如拼一把。

陳勝吳廣将900人召集到一起,“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在陳勝吳廣的率領下,攻下了大澤鄉,一路勢如破竹,打下陳縣之後,陳勝就建立了張楚政權,吳廣則為假王。短短半年,章邯就将陳勝吳廣起義軍擊破。

陳勝吳廣起義雖敗,但也點燃了反秦的狼煙,劉邦稱帝後,還追封陳勝為“隐王”,從這些來看,陳勝、吳廣于暴秦不同,那麼真是如此嗎?

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出土了一座秦墓(睡虎地秦墓),考古人員從墓葬中發掘出了1100枚秦代竹簡,根據專家考證,這些竹簡記載的都是秦國秦律。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在這些竹簡當中,專家麼發現了這麼一句話:

禦中發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過旬,赀一甲。其得,及詣。水雨,除興

這句話的說的是,受征召的隊伍,若是遲到三天到5天,加以責罵,遲到六天,上繳一套護甲(赀一盾),超過六天就必須上繳一塊盾牌,若是遇到下雨這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處罰可以避免。

從這裡來看,陳勝、吳廣遲到肯定是沒有任何處罰的,也就不存在什麼“失期被殺”,完整的秦法雖然苛刻,但是這一條還是相對人性化。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至于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可能是反秦勢力在推動,老教授查閱了許多資料,發現他們誤會了秦始皇兩千多年,陳勝吳廣會起義是聽了一位道士的話,道士在綢帕還給陳勝寫了“陳勝王”三個大字,兩人将綢帕塞在了魚肚子裡面,從征之人解剖魚時,剛好就發現了這個綢帕,一時間營地紛紛議論了起來。

陳勝半夜又模仿狐狸的聲音大聲喊“大楚興,陳勝王”。

那時候民間一直都流傳着已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劉邦、項羽都是楚國人,陳勝雖然不是楚國人,但還是要打着楚國的旗号。

建立張楚後,陳勝、吳廣就開始享樂,排除異己,隻要是不順兩人心基本上都會給予嚴懲,這也引起部将不滿,章邯攻城時,陳勝就被自己的車夫殺了。

湖北出土秦簡,揭開陳勝起義真相,老教授:我們誤會秦始皇2000年

陳勝、吳廣終究沒能跳出自己格局,這也是他們兵敗了原因,劉邦雖然出生低微,但重用賢能,進而得天下。

史書是由勝利者抒寫,我們也應該成正面的角度去看待秦始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