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中,小敏跟母親促膝長談,小敏問母親當時為什麼要跟爸爸離婚。
媽媽回答說因為她爸爸脾氣太壞了,不過如果他爸爸還活着的話,可能他們兩個人也就複婚了。
因為他們那一代人,把婚姻看得很重。

其實作為女兒,面對上一代,過來人,也是想要從她們那裡擷取一些“失敗”經驗。
希望自己不要再走上一輩走過的錯路。
而作為母親,也會希望子女們不要再走她們走過的路,她們這一路走來,也見過很多人,親身體會很多道理。
母親問小敏當初不同意她和小陳結婚是不是錯了,她不同意是有私心的,一個是小敏找的是發小的前夫,母親擔心被人議論;另一個是擔心以後小敏做後媽會非常辛苦。
其實從劇中小敏、小婕、李萍他們的遭遇來看,不得不讓人想到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上一輩不幸的婚姻是否會影響到下一代?
在某問答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個回答,覺得非常貼合心理狀态——
“渴望以後自己有個溫暖忠誠幸福的婚姻,又充滿不安,對婚姻持悲觀态度,總覺得沒有得到幸福的資格。”
其實目前很多導緻婚姻不幸的已經不是出軌,而是自私。
有人說時代塑造了一代人,而有時,人又像是被時代推着走的動物,它往哪邊指揮,我們就往哪走。它說要計生,于是我成了最孤獨的一代人,它說要二孩,于是我們成了更迷茫的那一類。
大部分經曆上一輩不幸的婚姻都會多多少少有點恐婚,說個現實中身邊的例子。
同學A是在大學同一個寝室的,在大學時期就談了一個男朋友,兩個人很聊得來,A在大學裡就見過男友的母親,男友家裡是單親家庭,A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那種,父母都是機關上班的,家庭關系和睦。
A不是特别滿意男友的媽媽,但是出于跟男友感情非常好,一畢業就跟男友結婚了,結婚沒多久也就生孩子了。
男友家庭條件不太好,婚後A需要跟男友媽媽住在一起。
沖突也就這個時候産生了,男友的媽媽事無巨細什麼都要管,控制欲特别強,甚至就連A的快遞都要幫忙拆開看看是什麼,之後一通說道。
男友在A和他媽媽之間也很為難,一直安慰A說是他媽媽把她當成自己人,是以才會這樣。
後來從男友口中得知,他媽媽當時結婚也是因為看走了眼,被人騙了,于是後來就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
有一天A實在受不了了,帶着生下的女兒回娘家住了,她的婆婆覺得他兒子帶着孩子也不好再找人,就沒要孩子,孩子給A帶回娘家了。
再對比一下《小敏家》劇中的劉小捷,感覺有很多相似之處。
劉小捷第一次結婚也是腦子發熱,戀愛腦,對對方沒有了解太多就直接結了婚,後來結婚了發現了對方的真實面孔,不,其實直到離了婚,可能劉小捷還是不了解她前夫。
都離婚了,前夫還來到劉小捷家裡來拿錢,拿的都是平時前夫私藏的一些錢。
劉小捷第二次結婚依舊是戀愛腦,一個沖動就立刻結婚了,沒有與人進行足夠的相處,婚前試愛還是十分有必要的,後來發現徐正居然是一個潛在的精神病患者。
看了劉小捷的兩次失敗婚姻,彈幕都在吐槽——“都是劉小捷自找的!”
其實沒辦法,現實中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女孩子就是容易戀愛腦,容易沖動,而且很容易看走眼人。
徐正看起來真的容易讓人想到馮遠征,那個活在記憶中恐怖的家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