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明朝禍亂朝政的宦官不在少數,劉瑾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他是明武宗時期的太監,因為弄權嚴重,還有“立地皇帝”之稱。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野心勃勃

劉瑾是陝西興平人,早在六歲時就淨了身,祖上姓談,因為跟随姓劉的太監進了宮,于是便改姓劉。

景泰年間,剛進宮時的劉瑾不過是個小小的厮役,并沒有什麼權力,有一次還因犯了大錯險些被處死,後來借着宦官李廣的引薦,前往東宮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

劉瑾是個善于反思的人,他吸取了之前犯錯的教訓,開始揣度人心,察言觀色,不僅如此,劉瑾本人還十分聰明,伶牙俐齒的他最得朱厚照的厚愛。

1505年,朱厚照即位,劉瑾開始掌管鐘鼓司,主要負責皇帝平時上朝的鐘鼓,還負責平時皇宮内的舞蹈音樂、演戲、雜耍等等。

劉瑾極富野心,他将正統年間專政弄權的太監王振視為追随的偶像,期盼着他日也能麻雀變鳳凰,飛上枝頭成為一代權傾朝野的宦官之首。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此時的他也開始籠絡人心,組織曾經侍奉過明武宗的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七名太監形成了一個以劉瑾為首的宦官集團,曆史上稱之為“八虎”。

朱厚照即位時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對榮華富貴,貪圖享樂沒有絲毫的自制力。

劉瑾就投其所好,廣選飛鷹歌伎,專供武宗尋歡作樂,還偷偷易服帶皇帝出宮遊玩,年輕的皇帝隻顧着眼前這些新奇的玩意兒,當時的東宮更是被稱為“百戲場”。

長此以往,武宗早就将國家朝政抛之腦後,終日沉溺其中,荒廢了一生,最終成為了曆史上有名的以荒淫著稱的皇帝。

這一切正如劉瑾所願,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早已将武宗侍候得是喜笑顔開,很快,劉瑾就被任命為内宮監太監,負責一些宮室的建造或者是器物的制作。

除此以外,劉瑾還是總督京都的主力軍,宦官事業呈現蒸蒸日上之勢。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禍亂朝政

人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劉瑾眼見自己越來越得勢,就打起了大肆斂财的主意。

他深知鎮守太監是個容易斂财的職位,想要違背先皇提出的撤銷提督軍營及各城門監局的遺诏,要那些在職的宦官們上繳一兩萬的白銀以保住職位,相當于是“承包費”,借此挑唆武宗搜刮油水并且養肥自己。

劉瑾為了斂取更多豪财,還上奏請求設立三十多處皇莊,占地達到三萬七千多頃,皇莊内的當權者們橫行霸道,使得京城一帶的百姓們苦不堪言,深受其害。

朝廷上一些有正義感的大臣們,如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人紛紛進谏,要求明武宗整肅綱紀,取消皇莊,明宗視若無睹,沒有準許。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大臣不滿于劉瑾的所作所為,進言的人也越來越多,武宗再如何鐵石心腸,偏袒劉瑾,心理上也出現了一絲動搖。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他礙于兩邊的關系,隻好采取折中的辦法,與内閣商量将劉瑾遣送至南京。

但是劉瑾早已激起民憤,“八虎”惡貫滿盈的做法早已到了常人所不能容忍的地步,劉健等人堅決要處死劉瑾等人,以絕後患。

内閣中也不乏一些正直的太監支援處死劉瑾,劉瑾面對如此強大的聲勢也害怕了起來,他使用苦肉計找到武宗大聲哭訴,聲淚俱下,說是外人惡意挑撥,想要陷害皇上等。

武宗一聽,勃然大怒,相信了劉瑾所言,還任命劉瑾掌管司禮監,将劉瑾口中的想要陷害的太監發配到南京充軍。

明朝大臣們知道事态至此已無力回天,憤怒之餘隻剩下無奈,隻好選擇辭職揚長而去,而劉瑾已然身處權力最大的宦官職位,逐漸顯露出一手遮天的勢頭。

劉瑾十分懂得分寸,他專門挑選武宗沉溺莺歌燕舞之時,伺機詢問一些上奏事宜,每每這時,明武宗總是很不耐煩,劉瑾自然就有權自作主張,把皇帝的活全幹了。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劉瑾為防止有人反對自己,便在東廠、西廠之外設立内行廠,由自己直接接管,若是被内行廠抓去,必定是嚴刑拷打,是以被迫害的人多達上千人。

專斷的劉瑾肆意弄權,一些權貴們也要對他禮讓三分,磕頭作揖,百姓們看見他更是不敢多加言語,害怕惹來殺身之禍。

罪有應得

此時的劉瑾再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他不再局限于做一個替皇帝決斷的人,于是便開始插手各種變法。

他插手鹽法,上疏請奏天下戶口食鹽,禁止夾帶私鹽,還要求巡鹽禦史親自審查,不得放過違反規定的人,反觀劉瑾自己則是以運送海鮮為名,堂而皇之地運送私鹽。

劉瑾還提出罰米法,凡是那些得罪過他的大臣們都要把家中餘糧運送到邊疆,以充實軍庫,使得都禦史楊一清等人都是以傾家蕩産。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以上的變法隻是劉瑾作惡中的小縮影,終于劉瑾在當權五年後,引發甯王造反,身為“八虎”之一的張永早就對劉瑾的配置設定不均心生怨恨,為此還遭到了劉瑾的排擠,他便想借此機會扳倒劉瑾,曾經被劉瑾陷害的楊一清也站出來拉攏張永。

楊一清勸說張永将甯王謀反的真正原因禀告皇帝,若皇帝不信,便大哭以表忠心。

張永一聽可行,就将劉瑾要謀反的事情以及寫有十七條劉瑾罪狀的奏折呈給武宗,這十七條罪狀也被“八虎”之一的馬永成一一證明。

明武宗幡然醒悟,立即派人捉拿劉瑾,劉瑾毫無防備,直接被關押進了大牢。

次日明武宗前往劉瑾家中抄家,果不其然,發現了私自雕刻的皇帝玉玺,還有龍袍等隻有皇帝才能使用的物件。

明武宗雷霆震怒,徹底相信了劉瑾想要謀反的事實,随即下令處以淩遲。

明朝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卻非要推行變法,最後被自己人出賣

行刑當日,刑場周圍被百姓圍得水洩不通,都要親眼看着罪大惡極的犯人如何慘死,被劉瑾迫害過的百姓還花錢買下劉瑾的肉以祭奠死者,禍亂朝政的太監劉瑾終于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劉瑾到底搜刮了多少财産還是未知數,但就《明史紀事本末補編》記載而言,金共計一千二百五萬七千八百兩,銀共計二萬五千九百五十萬三千六百兩,也可謂是曆史上一大貪官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