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文/四季文史

三國亂世,風雲詭谲,有人曾提出這樣的假設:如果曹真不是早亡,也就不會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就不會架空皇帝曹芳,司馬炎也不會以晉代魏了。果真的如此嗎?

曆史劇《虎嘯龍吟》裡把曹真描述成一個大草包。作為大都督的曹真,在和司馬懿的明争暗鬥中,步步失算,沒有一點赢的機會。那麼,曆史上的曹真的像劉禅一樣,是“扶不起的阿鬥”嗎?當然不是。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劇照:曹真

一、曹真,何許人

曹真,字子丹,本名秦真,是秦邵之子。《三國志》記載,秦邵是在替曹操招募士兵的時候被黃琬所殺,曹操感念秦邵功績,就收其子為義子,改名為曹真。在曹操三大養子之中,曹真是最有名氣的一個,名氣不輸親生子。

史書記載,曹真“幼年喪父,力大勇猛”,曾經一箭射殺一隻猛虎,也正因為這件事情,曹操讓他成為虎豹騎中的将領,參與讨伐靈丘黃巾軍時,戰功赫赫,被封為靈壽亭侯。曹真是第二代曹魏宗親大将,深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器重。有3件事讓曹真中流砥柱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一是當時的張掖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曹真進軍讨伐,最終平定叛亂,回到洛陽後被曹丕封為上軍大将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這時候的曹真已經成為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二是諸胡叛亂時,他們組成聯軍在河西起兵,當時擔任鎮西将軍的曹真率領軍隊和聯軍作戰,最終大獲全勝。《魏書》記載,此戰“斬首五萬馀級,獲生口十萬,羊一百一十一萬口,牛八萬”。可見曹真的獨一無二。

三是曹丕分兵南征孫權時,曹真先擊破吳将孫盛,又令夏侯尚擊退了前來增援的諸葛瑾,奪據江陵中洲,徹底包圍江陵城。因為孫權重新遣使納貢,魏軍撤退,曹真轉為中軍大将軍,加給事中。

曹丕去世以後,曹真與鎮軍大将軍陳群、征東大将軍曹休、撫軍大将軍司馬懿四人同時輔政,曹叡即位後,進封曹真,當時曹真的地位僅次于大司馬曹休。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劇照:司馬懿

二、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

曹真一生很争氣,并非靠走後門上位。曹真一路随曹操征戰沙場,表現非凡。他資曆高,功勞大,大破羌胡聯軍、擊破吳國孫盛,他勞苦功高不在話下。在曹操時期,就被授予虎豹騎将領,在曹丕時期,又被授予上軍大将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要職,鎮守西北邊境。而此時,作為主簿出生的司馬懿,業績平平,是以在諸多方面,尤其是軍事方面,沒有過人的表現。論綜合實力,曹真可輕易碾壓司馬懿。

魏明帝曹叡病重時,将七歲的曹芳托孤給老臣司馬懿和宗室曹爽。曹爽是曹魏宗室的代表,和門閥士族代表司馬懿一同管理朝政。曹爽畢竟是小輩,和狡猾司馬懿不可同日而語。試想,如果曹爽的父親曹真在世,曹叡就不會選擇曹爽作為托孤大臣,而會直接選擇曹真。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劇照:曹叡

此時,若曹真在世,他會和司馬懿精誠合作,一同輔佐小皇帝,将曹魏治理得井井有條。曹真不需要像曹爽一樣,故意打壓司馬懿,來提高自己的地位、聲望。因為曹真的名望、地位本來就在司馬懿之上。曹真隻需要和司馬懿和平相處,一同為實作曹魏的興國之夢努力即可。

如果曹真活着,司馬懿是沒有機會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即使司馬懿有這個膽量,也是以卵擊石,因為他得不到滿朝文武的支援,即使發動兵變,也注定會失敗。曹真是能和諸葛亮一決高下的人物,是以聰明的司馬懿不會做這樣的傻事。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伐魏的時候,蜀軍迅速占領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曹魏震動。此時,曹真力挽狂瀾,派張郃打敗馬谡,搶占軍事重地街亭,他自己帶兵,于斜谷擊敗趙雲,立下不世之功。在一些影視劇中,羅貫中将曹真的功勞安在司馬懿的身上,是為了擡高司馬懿,曹真卻成了無辜的“背鍋俠”。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劇照: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

《三國志》:遣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将馬谡,大破之。安定民楊條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進軍圍之條謂其衆曰:“大将軍自來,吾願早降耳。”遂自縛出,三郡皆平。

三、對曹魏忠心耿耿的曹真

曹操與曹真沒有血緣關系,但曹真對曹魏一直忠心耿耿,毫無二心。二者不是親父子勝似親爺倆。曹真的耿耿忠心,曹操很欣慰。

在對外征戰上,曹操主要依靠曹真和司馬懿。在諸葛亮首次伐魏的時候,曹操派曹真親自挂帥,曹真不負衆望,力挽狂瀾,蜀軍被迫南撤。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拜曹真為大将軍,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進攻。兩次交手,諸葛亮都無功而返,要知道,能和諸葛亮打平手的人,自然得到曹操的器重。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此外,曹真還有主動進攻蜀漢的計劃,并且開始實施,中線的司馬懿也配合曹真的行動,從上庸往漢中進軍。但是由于遭遇惡劣天氣,這次可能發生的碰撞火花就瞬間熄滅了。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為元,配享太祖廟庭。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曹真殘碑

四、言外之意

曹真是三國時期曹魏集團一顆冉冉升起的将星,年輕有為,有膽有謀,有力地護佑了曹魏的江山社稷。如果曹真不早死,也就沒有司馬家族的“鯉魚躍龍門”,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司馬晉時代,更不會有“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是以,曹真不死便無司馬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曹真不死,司馬懿終難出頭的背後

五胡亂華

曹真死後,曹魏集團發生很大的變化。

諸葛亮和姜維持續北伐,曹操不得不啟用司馬懿與之對抗,但随着司馬懿位高權重的不斷遞進,曹操也不得不啟用曹爽來制衡司馬懿。

但曹爽跟這個三朝元老、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比起來,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就這樣,曹真死後,司馬懿逐漸成為曹魏集團的核心力量,對外抗擊蜀國,對内壓制朝廷,真正是天子底下第一人。可能曹操做夢都沒想到,百年之後,自己一手創立的曹魏基業,被手下的外姓臣子徹底颠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