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節”期間怎麼防疫?國家衛健委、交通部、文旅部、海關總署等給出答案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建了15個督查組,對全國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開展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綜合督查,確定人民群衆度過健康祥和的節日。”12月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學精準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新聞釋出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

“兩節”:防範跨省旅遊等六類風險

“兩節”期間怎麼防疫?國家衛健委、交通部、文旅部、海關總署等給出答案

元旦和春節會增加人員流動,應該如何應對?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我們在總結前期節假日期間疫情防控特點和處置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前提下,強化人員安全有序的流動,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嚴格限制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流動。對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要嚴格限制其出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需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是嚴格高風險崗位人員的出行要求。對高風險崗位人員盡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需滿足脫離崗位14天以上且持有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在所在機關報備。

三是防範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流動帶來的傳播風險。“兩節”期間,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的人員需要持48小時内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前往陸地邊境城市這些人員抵達後,至少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四是防範跨省旅遊帶來的傳播風險。對有中高風險地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該立即暫停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經營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跨省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暫停旅行社線上旅遊企業經營陸地邊境口岸城市的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要及時向社會釋出自由行的風險提示。

五是要強化旅途的防控。增加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的通風、消毒等措施的頻次,減少在交通工具内聚集和走動,嚴格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通行,提醒旅客在旅途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不紮堆、不聚集、“一米線”,對有發熱幹咳等症狀者、健康碼黃碼等人員要履行好個人的防護責任,沒有排除風險前不出行。

六是強化重點返鄉人員排查。“兩節”期間,各地要做好14天内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高風險崗位人員等重點人員的摸排和網格化管理,相關人員返鄉後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通過采取上述的措施,也就是“兩個嚴格、兩個防範、兩個強化”措施,力争将疫情傳播風險降低到最低,保障人民群衆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

口岸疫情防控:高風險崗位人員“兩點一線”“14+7+7”管理

近期,國外疫情持續反彈,加之元旦、春節假期即将來臨,境外回國人員開始增多,口岸疫情防控壓力也在增大,對于口岸疫情防控,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表示,海關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政策:

一是嚴格口岸衛生檢疫,對所有海陸空入境旅客嚴格實施健康申明卡核驗、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采樣檢測等檢疫措施,排查所有入境人員的涉疫風險。同時,加強與地方各口岸專班、各部門的聯防聯控,確定全鍊條的閉環管理。在加強口岸衛生檢疫工作的同時,海關加強值班值守,合理調配人力資源,確定口岸的通關順暢。

二是加強入境貨物檢疫。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方案,嚴格做好進口冷鍊食品和高風險非冷鍊集裝箱貨物口岸環節的監測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監督工作。強化境外源頭管控,對境外冷鍊食品生産企業發生員工聚集性感染的,及時采取暫停進口的措施。同時,加強進口冷鍊食品的監測檢測工作,對檢出陽性的,及時采取暫停進口申報的緊急預防性措施。

三是嚴格做好入境客運航空器終末消毒的監督工作。為科學精準、分級分類做好入境客運航空器的終末消毒工作,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國際航班入境以後,航空公司要按照民航部門有關技術規定進行終末消毒,海關做好監督工作。

四是嚴格做好一線從業人員安全防護。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高風險崗位人員的管理要求,嚴格實施“兩點一線”“14+7+7”等封閉管理措施,切實防範職業暴露風險。

進口冷鍊食品:食品生産經營者嚴守“三專、三證、四不”要求

“兩節”期間怎麼防疫?國家衛健委、交通部、文旅部、海關總署等給出答案

對于強化進口冷鍊食品的市場監管措施,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副司長黨倩英介紹了四個方面:

一是嚴格規範進口冷鍊食品生産經營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食品生産經營者落實“三專、三證、四不”要求。“三專”就是對冷鍊進口食品實行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銷售。“三證”就是對購進的進口冷鍊食品認真查驗進口冷鍊食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還有消毒證明。“四不”就是對沒有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以及沒有追溯資訊的進口冷鍊食品一律不得采購、生産加工和上市銷售。同時,禁止生産經營者采購、使用、存放無合法來源的進口冷鍊食品。除此之外,我們還采用多種管道對生産經營者和社會各界開展教育引導和普法宣傳。

二是及時有效開展涉疫食品排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接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的進口冷鍊食品資訊以後,第一時間會組織對核酸陽性的同批次食品進行全面的排查,下架停售、專區停放相關食品。逐一排查涉疫食品來源和去向,及時向上下遊省份通報涉疫食品的資訊。配合相關部門對涉疫食品實施分級分類處置。

三是加強常态化的監督檢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健全進口冷鍊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監督檢查機制,将進口冷鍊食品疫情防控監督檢查與食品安全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常态化開展疫情防控監督執法檢查,針對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點位,定期開展風險排查,對發現的風險隐患要求有明确的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并建立問題整改台賬,逐一督促整改銷帳,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從嚴從重查處。

四是加強集中監管倉規範化建設。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進口冷鍊食品集中監管倉建立與運作技術指南》《進口冷鍊食品追溯管理平台集中監管倉資料要求》《進口冷鍊食品追溯管理平台打開各省級平台端口的對接說明》等三個檔案,科學的指導各地集中監管倉的建立、運作和資料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1205個集中監管倉,覆寫27個省份的948個區縣。其中,14個省(區、市)已經将集中監管倉視訊接入全國平台,實作網絡巡查、及時風險預警。市場監管總局将依托集中監管倉模式更新打造全國進口冷鍊食品追溯管理平台2.0版,加強進口冷鍊食品追溯閉環管理。

交通:元旦假期客流總體平穩,全國春運客運量較2021年8.7億人次将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卓立介紹,據初步預測,元旦假期客流總體平穩,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約8000萬人次,較去年有所下降。2022年春運将從1月17日開始,至2月25日結束,共40天。據初步預測,全國春運客運量較2021年8.7億人次将會有較大幅度增長,甚至将超過2020年的14.8億人次。總體呈現“客運總量中位運作、客流構成變化不大、節後出行相對集中、客流時空分布呈潮汐式”等特點。從客流構成看,務工流、探親流、學生流仍是春運客流主體;從時間分布看,節前客流平穩,節後多種客流疊加;從空間分布看,與往年基本一緻,客流分布不均衡,客流空間移動總體呈現潮汐特征。

為統籌做好春運期間交通運輸各項工作,交通運輸部将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指導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從嚴從緊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督促指導客運經營者嚴格查驗旅客健康碼,及時增加進站、安檢通道;按規定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分區分級載客率控制、消毒通風等要求,加強在途疫情防控。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落實北京冬奧會期間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加強遠端源頭查控,嚴格進京人員北京健康寶“綠碼”和進京入張人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嚴格落實公路水運口岸入境運輸“客停貨通”政策,把牢“外防輸入”關口。

二是抓緊抓實安全生産工作。指導各地強化“兩客一危” 和重型載貨汽車動态監管,督促客運站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加強聯合執法,依法嚴厲查處道路旅客運輸違規營運行為。優化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好極端惡劣天氣下滞留旅客服務和轉運等工作。

三是強化春運服務保障工作。督促指導各地加強客流高峰時段、易受惡劣天氣影響路段、事故多發路段路網運作監測,多管道釋出路況資訊。嚴格執行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強化對重要通道、重要節點通行管控,保障幹線公路網暢通有序。指導各地采取更多人性化、精細化、品質化的服務舉措。加強客運樞紐場站、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運力投放和應急排程,強化城市交通與鐵路列車、民航航班的協調銜接,堅決杜絕出現旅客大面積滞留現象;加強與人社等部門溝通協作,為集中返鄉農民工提供“點對點”運輸服務;積極開展聯網售票、定制客運服務,強化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服務。通過我們實實在在的改進優化服務,讓旅客回家的路更溫馨、更舒心。

旅遊: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遊

關于“兩節”期間團隊旅遊,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餘昌國再次介紹了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旅遊團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一是繼續嚴格執行跨省旅遊經營活動管理“熔斷”機制。對出現中高風險地區的省(區、市),立即暫停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經營該省(區、市)跨省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二是2022年3月15日前,暫停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經營進出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與香港、澳門有口岸相連的除外)的跨省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三是旅行社及線上旅遊企業要嚴格按照《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要求,落實各地在交通、住宿、餐飲、遊覽、購物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密切關注旅遊限流、風險提示等資訊,合理規劃旅遊線路,控制旅遊團隊規模,及時準确在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台填報旅遊團隊資訊。從嚴從緊、從細從實做好招徕、組織、接待等環節防控措施。全面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定期組織導遊等一線從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此外,餘昌國司長還提醒廣大遊客:“兩節”出遊,一是要合理規劃行程,提前了解出發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提前查詢旅遊景區開放、門票預約措施,合理規劃旅遊線路和時間。盡量避開熱門景區和出行高峰時段,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旅遊。二是要做好健康防護。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養成“一米線”好習慣。遊覽時自覺與其他遊客保持間距,避免紮堆,減少觸摸公共部位,不觸碰口鼻眼。咳嗽、打噴嚏時,注意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出現感冒、發熱等症狀時,應停止遊覽并及時就醫。

高校:“嚴出嚴進”“一校一策”

“兩節”期間怎麼防疫?國家衛健委、交通部、文旅部、海關總署等給出答案

針對高校寒假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表示,各高校結合屬地情況,按照“一校一策”合理優化寒假安排。針對離校的學生,要做好途中防護,盡量避免感染。針對留校的學生,要加強管理服務保障,確定校園的供餐、供水、供電、供暖都能正常運作,要備足防疫物資儲備,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應對可能發生的疫情,有力地保障留校學生的校園生活。

寒假期間疫情防控工作依然要繃緊,不能出現絲毫松懈。

一是要嚴守校門,還是要“嚴出嚴進”,這個高校一直做得比較好,在寒假期間還是要繼續加強。

二是要落實《高等學校、中國小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四版)》的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築牢寒假期間學校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

三是要加強應急演練。針對寒假期間有可能發生的突發疫情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加強演練,有效快速應對突發疫情。

四是加強人文關懷。在假期期間,很多留校學生會想家,學校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并且要對後勤、保衛、學工等堅守一線的工作隊伍和師生,也要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全力做好後勤保障、教育引導和維護穩定工作,保障寒假期間校園良好秩序。

責編:喬靖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