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自古常言“伴君如伴虎”,這話并不是空穴來風。在古時候,君王至高無上,陪伴君王也成為最危險的事情,如若遇到一個明君還好,如果遇到一個昏君,你的生死存亡,全在他的一念之間。

而陪伴君王的人,需要非常高的情商,還得會揣摩人心,君王說的每一句話都得掰開來,像做閱讀了解一般再去細細品味一般,涉及到權力問題更是如此。

清朝時期,有兩位臣子立下了大功,乾隆問他們想要什麼,一個要官,一個要美人,二人的結局卻大不相同。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清朝大将海蘭察

看過《延禧攻略》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裡面有一個人物叫海蘭察。此人與傅恒是好友,也是宮中的帶刀侍衛。他在劇中還有一段感情戲,就是和魏璎珞的好姐妹明玉之間的感情戲。

可惜,最後二人也是天人永隔,而癡情的海蘭察也是終生未娶。不過,現實中的海蘭察可并不是這樣,海蘭察出生于鄂溫克族,是滿洲的鑲黃旗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八旗子弟,可見他的出生也是比較高貴的。

海蘭察自幼就對舞刀舞槍非常感興趣,成年後,家人們就把他送去了軍營磨砺。他第一次随軍出征就是以索倫族馬甲的身份從征準噶爾。

馬甲就是指清朝八旗骁騎營的士兵,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可是海蘭察作戰勇敢,武力驚人,很快就引起了長官們的注意。時值阿睦爾撒納反叛,清軍奮力搜尋他的足迹。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海蘭察的英勇在此時展現出來,他一人奮力找尋,看到阿睦爾撒納之後,援弓引箭,一箭就将他從馬上射下,生擒他回營。海蘭察因為作戰英勇,捉拿反賊有功,被封為二等侍衛。

不久後,他又被提升為一等侍衛,乾隆也為他親自題詩“烈風掃枯,迅其奚難。亦賴衆傑,摧敵攻堅。于塔巴台,射巴雅爾。是其偉績,勇鮮倫比。”

同樣亮眼的還有烏爾登

而在同期的侍衛中,還有一位名叫烏爾登的将士同樣表現亮眼。烏爾登的出身條件更好,他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良好的出生讓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烏爾登也比一般孩子更加早熟,早早地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最初,貴族出身的烏爾登并沒有選擇去前線,而是通過家裡的關系,直接進宮做了侍衛,相當于有了一份穩定的事業編制工作。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乾隆發現他非常有才華,尤其在行軍作戰上很有想法,經常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還都非常管用。于是,乾隆想派他進軍營曆練一番。

在乾隆看來,以後一定更有作為,或許以後還會成為将帥,是以烏爾登也去了戰場。隻是,不曾想他的這一舉動卻直接改變了烏爾登的人生結局。

金川之戰的爆發

在金川之戰之前,海蘭察和烏爾登兩人一人在野、一人在朝,本該沒有什麼交集。可是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叛變,戰事非常危急,于是乾隆皇帝就派這兩個自己非常滿意的人上了戰場。

此時,海蘭察和烏爾登這才有了第一次交流,英雄與英雄之間總是惺惺相惜的,海蘭察與烏爾登也很快成了好友。金川之戰的局勢并不理想,我們的主帥還因為埋伏去世了,陣前失帥也是大搖了軍心。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然而,海蘭察與烏爾登卻靠着緊密的配合,與超凡的作戰天賦,以及“擒賊先擒王”的戰略,一舉抓住了大金川首領索諾木束,迎來了這場戰争的轉折點,最終清軍大獲全勝。

班師回朝的軍隊,自然免不了慶祝一番,宴席上乾隆就問他們想要什麼封賞,烏爾登率先出來說:“臣有幸得到陛下重用,實乃家族之幸,此次作戰勝利,全靠皇恩浩蕩,臣不敢要賞賜。臣隻要帶更多的兵馬,為陛下戍衛江山。”

盡管烏爾登這話說得言辭懇切,忠心耿耿,可是混官場的又有幾人是傻子,他們聽出來,烏爾登這是在要升官呢,想要帶更多的兵不就是想要更多的兵權。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乾隆皇帝聽了馬上不悅了,但是并未流露在表面,這時他又轉過頭問海蘭察想要什麼賞賜。海蘭察走上前也是毫不客氣地說道:“謝陛下隆恩,海蘭察沒什麼大追求,就是喜歡美女,陛下如果能賞賜臣幾個豐腴的美人就好了。”

乾隆聽完哈哈大笑,當下就賜給他幾個美女。此事之後,乾隆皇帝心中的那杆秤也漸漸有了傾斜,隻是這一切沒人知道。幾年後,烏爾登再次領兵作戰,可是這次卻兵敗了,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兵敗,皇帝直接賜死了他。

相反,海蘭察在平定縣大小和卓之亂時也失敗了,但隻是被貶了官,為何同時作戰,一起威風凜凜的兩人結局卻相差那麼多呢?這便與當年的“要賞賜”關系。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古時的帝王大多會猜忌功臣,因為功高蓋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希望自己臣子的權力太大,乾隆也是一樣。

烏爾登的忠心之言,也是他要兵權之言,而兵權對一個帝王來說是重中之重,因為當一個武将有了兵權之後,就會對帝王産生威脅,當他們的力量可以和帝王抗衡時,他們也一定會獨攬大權,或者直接自己稱帝。

清朝從康熙帝時的鳌拜,到雍正時的年羹堯,可以說是一直深受武将的困擾。是以這也是乾隆帝的忌諱,烏爾登自認為這一番陳述既表明了忠心,又能加官晉爵,實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海蘭察的發言,看似非常不正經,但這也是他的聰明之處,一個愛美女不愛權力的能臣,是任何一個帝王都想要的,因為他們随時可以滿足他的願望,大臣也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乾隆問功臣要何賞賜,一個要官、一個要美女,二人的結局天差地别

總的來說,烏爾登看似在退,實則為進,而海蘭察看似提要求,實則在退。這一進一退之間,兩人的命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帝王聖意難以揣測,雷霆雨露,皆為君恩。

身為臣子,在朝代的更疊中,應該做到堅守本心,進退有距,不恃寵而驕,也不阿谀奉承,堅定自身的立場,和身為臣子的氣節。對黎民蒼生有悲憫之情,對帝王有勸誡之責。

人生的選擇有很多,希望在每一個路口都能不忘初心,不起貪念。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