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自古常言“伴君如伴虎”,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古时候,君王至高无上,陪伴君王也成为最危险的事情,如若遇到一个明君还好,如果遇到一个昏君,你的生死存亡,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而陪伴君王的人,需要非常高的情商,还得会揣摩人心,君王说的每一句话都得掰开来,像做阅读理解一般再去细细品味一般,涉及到权力问题更是如此。

清朝时期,有两位臣子立下了大功,乾隆问他们想要什么,一个要官,一个要美人,二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清朝大将海兰察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里面有一个人物叫海兰察。此人与傅恒是好友,也是宫中的带刀侍卫。他在剧中还有一段感情戏,就是和魏璎珞的好姐妹明玉之间的感情戏。

可惜,最后二人也是天人永隔,而痴情的海兰察也是终生未娶。不过,现实中的海兰察可并不是这样,海兰察出生于鄂温克族,是满洲的镶黄旗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八旗子弟,可见他的出生也是比较高贵的。

海兰察自幼就对舞刀舞枪非常感兴趣,成年后,家人们就把他送去了军营磨砺。他第一次随军出征就是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准噶尔。

马甲就是指清朝八旗骁骑营的士兵,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士兵,可是海兰察作战勇敢,武力惊人,很快就引起了长官们的注意。时值阿睦尔撒纳反叛,清军奋力搜寻他的足迹。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海兰察的英勇在此时体现出来,他一人奋力找寻,看到阿睦尔撒纳之后,援弓引箭,一箭就将他从马上射下,生擒他回营。海兰察因为作战英勇,捉拿反贼有功,被封为二等侍卫。

不久后,他又被提升为一等侍卫,乾隆也为他亲自题诗“烈风扫枯,迅其奚难。亦赖众杰,摧敌攻坚。于塔巴台,射巴雅尔。是其伟绩,勇鲜伦比。”

同样亮眼的还有乌尔登

而在同期的侍卫中,还有一位名叫乌尔登的将士同样表现亮眼。乌尔登的出身条件更好,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良好的出生让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乌尔登也比一般孩子更加早熟,早早地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最初,贵族出身的乌尔登并没有选择去前线,而是通过家里的关系,直接进宫做了侍卫,相当于有了一份稳定的事业编制工作。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乾隆发现他非常有才华,尤其在行军作战上很有想法,经常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还都非常管用。于是,乾隆想派他进军营历练一番。

在乾隆看来,以后一定更有作为,或许以后还会成为将帅,所以乌尔登也去了战场。只是,不曾想他的这一举动却直接改变了乌尔登的人生结局。

金川之战的爆发

在金川之战之前,海兰察和乌尔登两人一人在野、一人在朝,本该没有什么交集。可是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叛变,战事非常危急,于是乾隆皇帝就派这两个自己非常满意的人上了战场。

此时,海兰察和乌尔登这才有了第一次交流,英雄与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海兰察与乌尔登也很快成了好友。金川之战的局势并不理想,我们的主帅还因为埋伏去世了,阵前失帅也是大摇了军心。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然而,海兰察与乌尔登却靠着紧密的配合,与超凡的作战天赋,以及“擒贼先擒王”的战略,一举抓住了大金川首领索诺木束,迎来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最终清军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的军队,自然免不了庆祝一番,宴席上乾隆就问他们想要什么封赏,乌尔登率先出来说:“臣有幸得到陛下重用,实乃家族之幸,此次作战胜利,全靠皇恩浩荡,臣不敢要赏赐。臣只要带更多的兵马,为陛下戍卫江山。”

尽管乌尔登这话说得言辞恳切,忠心耿耿,可是混官场的又有几人是傻子,他们听出来,乌尔登这是在要升官呢,想要带更多的兵不就是想要更多的兵权。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乾隆皇帝听了马上不悦了,但是并未流露在表面,这时他又转过头问海兰察想要什么赏赐。海兰察走上前也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谢陛下隆恩,海兰察没什么大追求,就是喜欢美女,陛下如果能赏赐臣几个丰腴的美人就好了。”

乾隆听完哈哈大笑,当下就赐给他几个美女。此事之后,乾隆皇帝心中的那杆秤也渐渐有了倾斜,只是这一切没人知道。几年后,乌尔登再次领兵作战,可是这次却兵败了,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兵败,皇帝直接赐死了他。

相反,海兰察在平定县大小和卓之乱时也失败了,但只是被贬了官,为何同时作战,一起威风凛凛的两人结局却相差那么多呢?这便与当年的“要赏赐”关系。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古时的帝王大多会猜忌功臣,因为功高盖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希望自己臣子的权力太大,乾隆也是一样。

乌尔登的忠心之言,也是他要兵权之言,而兵权对一个帝王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当一个武将有了兵权之后,就会对帝王产生威胁,当他们的力量可以和帝王抗衡时,他们也一定会独揽大权,或者直接自己称帝。

清朝从康熙帝时的鳌拜,到雍正时的年羹尧,可以说是一直深受武将的困扰。所以这也是乾隆帝的忌讳,乌尔登自认为这一番陈述既表明了忠心,又能加官晋爵,实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海兰察的发言,看似非常不正经,但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一个爱美女不爱权力的能臣,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想要的,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满足他的愿望,大臣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乾隆问功臣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美女,二人的结局天差地别

总的来说,乌尔登看似在退,实则为进,而海兰察看似提要求,实则在退。这一进一退之间,两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帝王圣意难以揣测,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身为臣子,在朝代的更迭中,应该做到坚守本心,进退有距,不恃宠而骄,也不阿谀奉承,坚定自身的立场,和身为臣子的气节。对黎民苍生有悲悯之情,对帝王有劝诫之责。

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希望在每一个路口都能不忘初心,不起贪念。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