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是一種仁德的形象。不過好像被塑造得過了頭,變成仁弱的形象了。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很好哭,而且劉備的哭并非是真實感情宣洩,而是一種手段。以至于有一種說法: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簡直讓小編琢磨不透《三國演義》究竟是褒劉還是貶劉。那麼曆史上的劉備真的好哭嗎?劉備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劉備的形象:果烈弘毅,與《三國演義》相去甚遠

想要看一個人願意不願意哭,他的哭合不合理,可以從這個人物的形象上初窺一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是仁弱,有崇高道德,這個形象與劉備的曆史形象可以說是相去甚遠。

從劉備起家方式來看,劉備完全走的是武人入仕的路線。他的仕途可不是因為宗室的身份或者與宦官對立的名聲白得的,而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拼出來的。據說劉備還流傳劍法“顧應法”,如果屬實的話,顯然是劉備在搏殺時總結出的技巧。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劉備的形象有兩點:果烈和弘毅。隻不過《三國演義》中着重描寫了弘毅的一面,卻忽視了果烈的一面。劉備出身邊關地區幽州涿郡,早期就是當地的“古惑仔”,結交豪俠,善于養士。

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從馬商蘇雙和張世平那裡拿到了一筆錢,拉出一支隊伍,通過平叛的方法入仕。這就是王夫之所說的“漢獨以強亡”的一個縮影。

後來縣尉被沙汰的時候,劉備鞭打督郵;“官渡之戰”時,劉備活動于曹操後方,擊殺了蔡陽;夏侯惇進攻新野,劉備設伏兵取勝(不過新野還是沒保下來)。

而在《三國演義》中,這些事情通通成為了别人的事迹。後兩件事可以說是為關羽張飛和好、諸葛亮揚名的情節做鋪墊,前者無疑是出于《三國演義》對劉備形象的改動。曆史上的劉備可以說是英雄,果毅的英雄,但達不到君子,更别說仁弱的君子。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僞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曆史上劉備因何而哭?

在史料上還是能找到一些劉備哭的記載的,不過與《三國演義》中那種政治作秀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小編一共找到六處(小編才疏學淺,可能會有疏漏),相信可以對劉備的哭有一個整體上的概括。

一、劉備哭田豫

田豫是曹魏名将,不過早期也跟随過劉備。就在劉備跟随公孫瓒的時候。後來劉備受到陶謙的拉攏,選擇跟陶謙混,可能是這一點與田豫的理念不合,于是田豫以奉養老母為由,離開了劉備。劉備與田豫分别時哭過一次。

《三國志·魏書·田豫傳》:“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别。”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二、劉備哭龐統

龐統是劉備早期一個重要謀士,在劉備入川消滅劉璋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可惜在攻打雒縣的時候中流箭身亡。劉備對龐統的戰死非常痛惜,也為龐統流過淚。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三、劉備哭法正

法正對劉備順利入川起到巨大作用,後來更是幫助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斬殺夏侯淵,取得漢中,穩固了益州的安定。

漢中在長久以來都作為蜀漢對北方防禦上的門戶和北伐的橋頭堡,可見法正的功績有多大。法正去世的時候,劉備哭了好幾天。

《三國志·蜀書·法正傳》:“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

四、劉備哭劉封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是在荊州過繼過來的。當時劉備沒有子嗣,況且形勢不容樂觀,是以急切地需要一個繼承者。結果劉備後來又有了劉禅,繼承人的位置當然給了劉禅,劉封則作為武将攻城略地。

結果劉封在“襄樊之戰”中袖手旁觀,後來又逼走孟達,導緻“東三郡”得而複失。在諸葛亮的勸谏下,劉備處死劉封,給劉禅清路。在劉封自殺的時候,劉備哭過一回。

《三國志·蜀書·劉封傳》:“封歎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五、劉備哭自己

劉備的目标是幹掉曹操,而且從他三番五次給曹操搗亂以及“衣帶诏事件”的情況來看,二者沒有緩和的餘地。但是曹操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劉備隻能客居劉表那裡,給劉表當守門員。

按照劉備自己的志向和實際的處境來看,确實是挺失敗的。有一次劉備上廁所的時候,看到自己大腿上長了肥肉,不由得感慨流淚。

《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

六、劉備哭劉表

劉備在劉表那裡的時候,也不僅僅安心做一個守門員,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而是廣泛地交往名士,樹立名望。後來劉琮投降,劉備南逃,更是帶着多達十萬的荊州人士。

這裡面有百姓,肯定也有很多世家名流。劉備南逃的時候路過劉表墓,在祭拜劉表的時候流過眼淚。

《典略》:“備過辭表墓,遂涕泣而去。”

以上六處不按時間順序排列。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分析與思考

哭田豫和劉封兩次上,小編以為是沒有太多作秀的嫌疑的。畢竟田豫去意已決,劉備不可能讓田豫違背孝道強留在自己身邊,那樣的話對劉備自己的名望是有害的,還不如不哭;劉封是必死之人,劉封的罪過也完全有處死的理由。這兩次是真情流露,沒有什麼問題。

哭法正和龐統看上去有作秀的嫌疑,但仔細一想毫無道理。要知道這兩次記載分别出自《法正傳》和《龐統傳》。要想知道劉備哭的理由,首先得摸清陳壽記載的意圖。

人物的本傳當然是為這個人物服務的。陳壽在法正和龐統的傳記中用了劉備的哭,目的當然是為了強調劉備對二人的感情或者重視,而非劉備作秀。就像關羽和張飛的死,《三國志》中沒有記載劉備的哭,這不代表劉備就沒有哭,很大可能是陳壽覺得沒有必要而已。

曆史上劉備的哭到底是感情流露還是政治作秀?

哭自己更不可能是作秀,反而是失誤的表現。當時劉備客居劉表那裡,劉表對劉備既有利用,又有忌憚。劉備因為自己功業未成而哭,劉表作為主人會怎麼想?是以這一件也排除。

唯一有可能(注意是可能而不是肯定)作秀的是哭劉表那次。劉備身邊有很多跟随的荊州人,不乏文化名士。劉表本身就是名士,在荊州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荊襄士林中的名望很高。劉備祭拜的時候表現得哀痛一些,也更能收獲人心。

但是即便如此,劉備這次哭也僅僅是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為劉備已經非常具有人望了。而且曹操也有類似的舉動,在祭祀袁紹的時候哭泣。這個作秀的可能性可比劉備大多了。

是以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個說法,對于劉備而言是很冤枉的,也是很偏頗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