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趙括是趙國的将領,而趙括最著名的一戰就是長平之戰,當時是他代替廉頗指揮的,最終導緻趙國打敗,秦國取勝,從此趙國再也沒有力量和秦國相抗衡,秦國統一隻是時間問題了。而在昌平之戰中,趙國損失了大約45萬人,其中五萬人戰士,40萬人被白起給坑殺。

括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複,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趙國損失了45萬人,趙國真正的元氣大傷,在趙國國内能看到的不是白發老者,就是黃發稚子,趙國這個自趙武靈王以來崛起的大國,終于退出了強國的舞台,再也無力和秦國抗衡。是以長平這一戰堪稱是秦國的國運之戰,而長平之戰則是在趙括的手裡失敗的,甚至有人将戰敗的責任全部歸罪在趙括的身上。

原因不外乎是趙括改變原來的老将廉頗堅守不出的政策,而且他本人隻是一個會紙上談兵的嘴上将領,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是以紙上談兵也成為嘲笑趙括的一個專有名詞了。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那麼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真的一無是處,真的在長平之戰中錯誤百出,他真的要為長平之戰負全部責任嗎?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秦國攻占了南韓野王,南韓十分恐慌,于是南韓向秦國求和,并且割讓上黨給秦國,但是上黨郡守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王也接受了上黨郡,并派出了廉頗駐守上黨郡。

秦國看到自己到嘴的肥肉就這樣被人給截胡了,自然不願意了,這是南韓割讓給我的土地,你們趙國膽子不小,這是面子問題,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當然不止是面子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上黨簡直太重要了。

“俯瞰中州,肘臂河東、并州,則謂晉國咽喉也”。

上黨在春秋時期就是晉國的咽喉地形十分險要,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時期,晉國能夠扼守秦軍東出,所依賴的即是上黨天險。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上黨地區号稱天下之脊,東部依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為界、西部依太嶽山和中條山與晉南(也稱河東)接壤,是一塊高原盆地的地形,而上黨的西邊,秦國的軍事重鎮安邑,過了上黨就是趙國的邯鄲平原,一旦秦國占據上黨那麼趙國都城邯鄲将會暴露在秦軍的攻擊之下,戰略态勢将會非常被動,這對趙國意圖與秦軍争雄一統天下戰略目标是一個重大打擊。

是以無論對于秦國還是趙國來說,上黨地區都不容忽視,上黨為秦國所占據,可以威脅趙國和魏國。上黨在趙國的手中,那麼趙國就可以遏制住秦國的東出,兩國對上黨都勢在必得,特别是秦國。

秦國見到趙國接受了上黨,立刻出名攻打。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指令左庶長王龁率領軍隊攻打并占領了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境内,趙國的軍隊在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接應上黨的百姓。

駐守長平的是趙國名将廉頗,在同年的4月秦将王龁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指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趙國軍隊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軍隊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将茄,第一次交鋒秦國勝。

兩個月後,王龁率軍再一次進攻,秦軍英勇無比,打敗了趙将廉頗,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軍攻占。 此後趙軍築起圍牆, 不敢出來應戰。

秦國軍隊發起強攻,攻占下趙軍西邊的營壘,斬殺趙軍兩名都尉,趙軍連續失敗,廉頗率軍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趙軍自此怯縮不戰。是以,趙孝成王對于廉頗畏懼秦軍、久拖不決頗為不滿,幾次派人責備廉頗!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其實廉頗的戰略沒錯,堅守不出,秦國就會被拖垮。而趙孝成王責備廉頗不僅僅是因為廉頗不出戰,而是因為趙國拖不起,大軍駐紮不動,糧草每日花費不少,同樣的秦軍也耗費不起。但是秦國的境況比趙國要好點。

授首先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後,獎勵耕織,人人種糧的積極性很高,國内糧食重組。

其次,秦國早在秦惠文王時代就取得了蜀地,那裡可是糧倉呀,是以秦國能無敵于天下,一方面靠的是秦軍和先進的武器,更要靠糧草,供應大軍。

是以說在糧草方面秦國還能拖,但是有一點他也擔心,在這裡對峙萬一其他國家趁機去攻打秦國,那就麻煩了,是以秦國也想速戰速決。

但是廉頗無論趙王怎麼說,就是不出兵,秦國也着急了,立刻派人使反間計,使人在趙國散布謠言:并散布傳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這個謠言一起,加上趙王也有換将的心思,國中其他将領他也不放心,于是他決定換上趙括出戰。

當趙王問趙括能不能擊敗秦軍的時候,趙括說道:“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如今來的是王龁,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這話不知道是趙括太狂還是太自信,趙王聽了立刻換掉廉頗讓趙括代替廉頗。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公元前260年農曆七月,趙括統率二十萬援軍來到長平,接替廉頗為主将。那麼趙括真的隻會紙上談兵嗎?并不是,趙括到了長平之後,他做了一下幾件事:

一、更換部隊将領

趙括到了前線軍中之後,實地調查了一下軍隊的情況,更換掉了一些将領。看到沒有,他是根據實際情況換了一些将領。也就是說趙括是知兵的。

二、改變軍中制度

廉頗是戰國時期的名将,但是這個名将在面對秦軍的時候屢次失敗,這不僅僅是戰鬥力的問題,還有軍中制度的問題,趙括到任之後改變軍中制度,這能在當時也是符合情況。

三、改變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進攻秦軍

趙王讓趙括來就是扭轉戰局的,怎麼去扭轉戰局,靠堅守肯定不行了,唯一的就是改變之前的政策,不再去堅守,隻能去主動進攻秦軍。

是以說趙括這三條在當時也算符合情況,不要說廉頗的堅守,那根本沒有意義,要知道長平之戰這幾乎是關乎着國運之戰,堅守不出也會影響士氣,這也不是趙國希望看到的。

現在我們說當時趙括根本不要用趙括取代廉頗,趙括也不應該出擊,其實趙括在當時主動出擊十分符合情況,他本身就帶來二十萬援軍來的,有決心和秦軍一戰。

要說趙括沒有能力,那是胡扯,從秦軍的舉動也可以看出來他們對趙括還有趙軍有忌憚,秦昭王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将後,暗地裡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将軍,改命王龁擔任尉官副将,同時令軍中嚴守換帥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殺勿論,如趙括真的那麼無能的話,秦國何必暗中派白起來,還要保密?

趙括真的那麼無能,秦軍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小心,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而且趙括的政策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遇到更為強大的白起,這一位人屠,一生幾乎沒有敗績。

而且秦軍成功的截斷了趙軍的糧道,将趙軍團團圍住,趙括在率軍突圍的時候戰死,趙軍群龍無首,最終投降,被白起給坑殺!

而秦軍後來包圍邯鄲的時候,白起說秦軍經長平之戰死傷過半,不太合适出兵。從這話就可以看出,趙括不是個窩囊廢,還是有真材實料的,沒點能力,如何能摧毀虎狼之師的一半軍力,是以趙括能力還是有的。

長平之戰使得趙國失去了國運,國内青壯勞力嚴重不足,兵力更是捉襟見肘,在秦軍保衛邯鄲的時候,全靠魏國和楚國救援,是以說趙括在長平失敗簡直斷送了趙國,這總要有人來負責吧。

曆史書上不會告訴你,紙上談兵的趙括,也許是為長平之敗背鍋

當初是趙王接納的上黨,這是戰争的起因,又是他想要換的廉頗,但是這些錯誤不能讓一個君主來背吧,加上國内此時也有怨言,自然要有一個背鍋的人,此人就是已經戰死的趙括,畢竟他人已經死了,也算為趙國做了一件好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