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善待自己:别生氣,少較勁

文字 | 小小 · 聲音 | 簡甯

《為了不眠之夜》裡有一句話:動不動就憤怒,表示幼稚的無法駕馭自己。

深以為然。

一個人的豁達,展現在落魄的時候;一個人的涵養,展現在生氣的時候。

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是一場災難。

不為過去的事徒增煩惱,也不為眼前的事糟心煩憂,控制自己,少些脾氣,多些理智。

生氣就是拿别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既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又對身體造成了危害。

不如放過自己,善待自己。

要知道: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少生怨氣,是一種智慧

有句話說的好: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時,抱怨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會把情緒弄的糟糕透頂。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因家中受到迫害而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其他地方。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村莊,村莊都被洪水沖垮了。

他看着滿目瘡痍的村莊,不禁悲從中來,覺得自己的命運就像這個被沖毀的村莊一樣。

走着走着,他看見了一個農夫站在被洪水淹沒的田地旁。

農夫面帶微笑,沒有抱怨也沒有悲傷。

年輕人感到非常奇怪,就去問農夫:

“為什麼你不抱怨上天帶來的災難呢?為什麼你不為被淹沒的莊稼而悲傷呢?”

農夫說:

“這些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了,抱怨也沒有用。雖說洪水淹沒了莊稼,但是也帶來了許多的養料,使土地變得肥沃,我相信明年一定會有好收成的。”

年輕人受到了啟發,不再抱怨命運,從此努力生活。

做人,就需要有農夫的智慧,不一味抱怨,要從痛苦中尋找生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人對事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苛求别人做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完美。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不要總是抱怨别人。

改變自己,不要讓自己沉浸在抱怨之中。

學會不抱怨,學會在逆境中找到生存方式,學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對一切。

善待自己:别生氣,少較勁

少生怒氣,是一種修養

看過這樣一句話:

“當周圍的人良善可親,我們也可以溫順有禮,如果周圍的人邪惡異常,我們很快也會變得張牙舞爪。”

憤怒是人頂端的情緒,一個充滿怒氣的人,智商基本為零。

而能控制自己的怒氣,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隻駱駝在沙漠裡跋涉着。

正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又餓又渴,焦躁萬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才好。

正在這時,一塊兒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駱駝頓時火冒三丈,擡起腳就将碎片踢了出去。

卻不小心地将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染紅了沙粒,升騰起一股煙塵。

生氣的駱駝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來了空中的秃鹫。

駱駝心裡一驚,不顧傷勢狂奔起來,在沙漠上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

跑到沙漠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引來了附近沙漠裡的狼,被驚吓到的駱駝像隻無頭蒼蠅般橫沖直撞。

倉皇中跑到了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鮮血的腥味兒惹得食人蟻傾巢而出,黑壓壓的向駱駝撲過去。

不一會兒,可憐的駱駝就鮮血淋漓的倒在地上了。

臨死前,駱駝追悔莫及道:“我為什麼要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生氣呢?”

在盛怒的當下,人就會失去理智,變的傷人傷己。

忍耐往往比憤怒更有效。

很多時候,你應該感激那些毫不顧及你的人,别人做得越絕,你反而越容易走得出去。

哀莫大于心不死,幸莫過于死徹底。

湯瑪士·傑佛遜曾說:

生氣時,在開口前數十下;如果異常憤怒,那就數到一百吧。

是以,放平心态,讓怒氣和自己擦身而過,留下一方純淨安甯給自己。

善待自己:别生氣,少較勁

少生閑氣,是一種活法

《奇葩說》裡有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

“問渠那得清如許,渠說管好你自己。”

初讀覺得好笑,再讀卻品出了其中的深意。

生活就是各掃門前雪的過程,與其為他人生氣,不如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有人問作家餘光中:

“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餘光中沉吟片刻答:

“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不管閑事,不生閑氣,既是對别人的禮貌,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有一次,愛因斯坦和朋友去超市買東西,出門時大包小包在手裡提着,低着頭在想事情。

是以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年輕人,年輕人二話沒說重重地給了愛因斯坦一拳。

愛因斯坦隻說了一句“對不起”就繼續低着頭往前走。

朋友連忙走上去問愛因斯坦怎麼不和他理論。愛因斯坦疑惑地看了朋友一眼:

“撞了人本身就是我不對,也許那年輕人有什麼煩惱的事情正不開心呢!遇到我撞了他正好發洩出來那不是很好嗎?”

朋友又問:“難道你不生氣嗎?”

愛因斯坦回答:“他生氣是他的事情,和我有什麼關系?”

世界上沒有什麼過不去,隻有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回過頭來很多苦不堪言的事,其實都是自己和自己在較勁。

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放過自己,不生氣,好好活。

善待自己:别生氣,少較勁

演員陳道明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躁時;

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衆聲喧嘩時;

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

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閑情逸緻時,而是觀點相左時;

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點一點扔。

走出來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

這樣,路就會越走越長,心就會越走越靜,才能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學着莫生氣,就是人生的另一個境界。

作者:哲學君·小小

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

- E N 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