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開國上将中,有兩位沒有在55年授銜,他們分别是李聚奎、王建安。李聚奎因轉任石油系統,而被擱置。王建安升為沈陽軍區副司令為何也被擱置,這裡的原因很多人不清楚。

王建安,紅軍時擔任過軍長,抗戰時擔任過魯中軍區司令員;解放時當過兵團司令;新中國成立後,當過志願軍兵團司令。回國後,按他的級别被評為了副兵團級,被報批上将。
他在授銜前卻遭遇了“意外”,王建安兒子說毛覺得王建安有些驕傲自滿,覺得授予中将合适。他的批示讓負責評軍銜的人為難了。按照王建安的資曆,授予中将肯定會遭到很多議論。如果不按批示來又不妥當,他們的辦法隻有拖。
在55年授銜時,絕大數人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王建安這位軍區副司令卻落冷了。王建安沒有授銜,總幹部并沒有忘記他,而是在一年後,再次向毛提起此事。在深思熟慮後,王建安授上将一事得到了準許,就這樣他在1956年被補授了軍銜。
他盡管授了上将軍銜,但似乎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在擔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後,又調任濟南軍區副司令,福州軍區副司令。很多中将都成為了大軍區正職,而他卻一直是副職。這樣的情況在王建安這裡屬于特例。
他這樣的情況,很多上級對他也是知道的,像葉帥、徐帥等。在1975年,上級想調他當北京來當軍委顧問。希望他到部隊調查研究,去哪裡都可以。于是,他接到指令後,長期在部隊考察,提出許多有價值東西。
由于他的身體一直不高,沒多久病到了,到1980年因病去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