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紅光襯底,落花漫天

戲台上,

演員身着戲服,

畫着濃豔戲妝

拈起手指,

輕挪腳步,一甩長袖

唱道:落花滿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薦鳳台上.......

近日,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了粵劇傳承與理論創新學術論壇暨四本新書的釋出會。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粵語經典劇目《紫钗記》畫面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叢書”是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推動,并與中山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套研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叢書,主編為宋俊華教授(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此套叢書将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理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案例、非物質文化保護學術交流等專題進行編撰出版,在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科建設的同時,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促進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發展提供學術支援。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粵劇傳承與理論創新學術論壇

中山大學出版社社長王天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叢書粵劇系列策劃編輯王延紅應邀參加了會議。王天琪社長發言表示:作為以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為主的出版機構,中山大學出版社将一如既往做好文化出版,服務好高校教學科研;将繼續支援非遺叢書的出版,為粵劇乃至非遺保護、傳播、傳承略盡綿薄之力;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學術精品沉澱到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粵語經典劇目《白蛇傳》

一曲高昂,一曲低吟道盡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愛恨綿長。他們在舞台上唱的,正是粵劇經典劇目《帝女花》。一曲調寄“妝台秋思”的《帝女花》之“香夭”唱到家喻戶曉,即使不了解粵劇的人,都會哼唱幾句。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經典粵劇《帝女花》之“香夭”畫面

粵劇具有強烈的嶺南特色,主要展現在以粵語來演唱。而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漢語元素,有九個音調之多。用黃天骥教授的話說,自成抑揚頓挫;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老師說,粵語自帶旋律。加上粵語聲調低沉,尤其是陽平字比“戲棚官話”(指古代通用的中原官話)要低得多,是以有低音渾厚、鼻音較重、入聲強斷等特點。這些都讓粵劇具有天然的抑揚頓挫的個性化唱腔和獨特美感。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 粵語音調表

作為嶺南文化藝術瑰寶,粵劇具有強烈的嶺南特色,繁複古老的藝術形式以及珍貴劇目等曆史遺産随着時間的流逝漸漸被湮沒。種種原因,對粵劇資料的收集、整理,建檔立案并進行研究,顯得尤為迫切。

記者欣喜地得知,為搶救粵劇史料,整理形成粵劇表演藝術權威教材,2017年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啟動的五卷本《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纂工程,由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老師擔綱主編,“唱念卷”“做打卷”目前已經出版,其他卷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叢書:

本次推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叢書——粵劇系列共四本:《晚清民國時期廣州粵劇城市化研究》(黃純著)、《粵劇唱腔音樂形态研究》(孔慶夫著)、《粵劇傳統排場研究》(楊迪著)和《清代外銷畫中的戲曲史料研究》(陳雅新著)。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晚清民國時期廣州粵劇城市化研究》

黃純 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黃純,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産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史。

本書以翔實的文獻、流暢的文字、全面的視角和豐富的圖檔,向讀者闡述了晚清民國時期粵劇在廣州地區城市化的程序和流變,涵蓋了粵劇的班社、演出場所、審美風格、市場機制、傳播機制、功能轉化、行會組織、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全方位、較深入地為讀者展現了晚清民國時期廣州地區的粵劇從以鄉野演出為主到以城市演出為主的曆史程序。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粵劇唱腔音樂形态研究》

孔慶夫 著

孔慶夫,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産學博士,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戲曲文化及非遺傳承與傳播等。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粵人,凡有粵人的地方就有粵劇。粵劇不僅在嶺南地區、在國内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而且在海外的影響力也同樣巨大,是中國地域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範圍的代表性對象之一。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粵劇傳統排場研究》

楊迪 著

楊迪,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産學博士,廣東開放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師,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戲曲文化遺産,專攻粵劇曆史和表演研究。

粵劇排場是指由固定的角色行當、鑼鼓、音樂、身段、舞台排程組合而成,用來表現特定的情節或情境的表演片段。

遇見嶺南非遺——粵劇,“南國紅豆”最是粵韻悠悠!

《清代外銷畫中的戲曲史料研究》

陳雅新 著

陳雅新,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産學博士,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戲曲史、中國外銷畫研究。

本書通過梳理評述清戲畫和外銷畫的已有研究成果,展望其研究前景,并理出自己的研究内容。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通訊員:龔明娟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劉麗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