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錘定音:放開合資股比對中國汽車格局影響不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12月27日釋出《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修訂的清單,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内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産同類整車産品合資企業的限制。也就是說,在汽車整車領域,實施了多年對外資的限制,從2022年1月1日起全部予以取消。

汽車領域外資限制全部取消

為了保護中國汽車産業,中國政府對外資進入汽車整車領域做出了嚴格限制。一是乘用車合資企業,外方股比不得超過50%,二是同一家國外車企隻能在中國成立兩家或兩家以下合資整車企業。

回過頭來看,這一限制措施對于中國汽車産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方面通過對外開放、引進了國外資金、技術、管理和産品,豐富了國内汽車供應,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合資過程中,打造了完整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鍊,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在商用車領域,中國自主品牌占據統治地位,在乘用車領域,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也超過40%。一些汽車集團合資反哺自主,通過合資企業培養了人才、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自主品牌的發展。

一錘定音:放開合資股比對中國汽車格局影響不大

随着汽車産業大發展以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快速成長,國家對汽車整車領域外資限制逐漸放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直至2022年全面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幾年過渡期,中國汽車行業對外資的限制全部取消。

放開股比對營運車企影響很小

目前,絕大多數營運的合資整車企業中外雙方合作順暢,經營狀況良好,已經到了收獲期,成為利潤奶牛。中外股東每年都能獲得可觀的利潤分紅。這些營運良好的合資企業外方,對于加大在合資企業的股比,興趣并不是很大。

如果調整中外雙方的合資股比,還要受到合資企業合作年限的制約。比如,廣汽豐田成立于2004年9月1日,合作期限30年。2034年才到期。廣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1日,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和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按50:40:10的股比共同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企業,合資年限為30年。2027年才到期。

一錘定音:放開合資股比對中國汽車格局影響不大

合資期限到期之前,要調整合資股比,難度很大。況且,許多合資車企的外方并沒有調整合資股比的打算。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告訴一錘定音,豐田和本田的高層沒有向他提出過股比的問題。

即使外方要增持合資企業股比,必須征得中方同意,還得花大價錢去購買。

一汽-大衆屬于三方合資,一汽集團占比60%,大衆汽車占比30%,奧迪占比10%。外方覺得奧迪的股比太低,希望收購一汽集團9%的股份。據說三方已取得一緻并且談好了收購價格。後來由于大衆在美國的“柴油門”事件被美國監管部門處以重罰,資金緊張。就一直拖了下來。

一錘定音:放開合資股比對中國汽車格局影響不大

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營運不好的合資車企,合資股比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大。最近幾年一直經營困難的東風悅達起亞,最近股權發生變動。東風集團将其25%股權轉讓給悅達集團,三方合資變成兩方合資,中外雙方股比仍各占50%。此前曾傳出起亞欲接手東風轉讓的25%股權,但由于股比放開政策尚未施行,也可能後續起亞會收購悅達部分股份,這些都有待觀察。

合資股比放開後,第一家增持合資企業股份的是寶馬汽車。早在3年前的2018年10月,華晨寶馬中外雙方就達成協定,華晨向寶馬轉讓合資公司25%的股份,2022年交割。交割後寶馬持有華晨寶馬75%股份,華晨則持有25%的股份。

一錘定音:放開合資股比對中國汽車格局影響不大

這一股權交易,将成為放開汽車股比限制後第一例。目前還沒有現存合資車企股權變更的最新消息。

股比放開後新增汽車合資企業,目前好像也沒有什麼動靜。一是外國車企該進來的都進來了,二是個别經營不好的外國車企正在醞釀退出合資企業。三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競争力越來越強,已經無需依賴合資來提高自身。

中國政府完全放開汽車領域外資限制,更多地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态度。

早在2018年4月23日,本人發了一篇一錘定音,題目是:放開合資股比 并非洪水猛獸。文章寫道:汽車合資股比放開,并非洪水猛獸,不會沖擊和影響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利潤和收益,而且可以促使他們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下更好更快地發展。對于正在營運的合資整車企業也沒有什麼影響。(完)

本文同步刊載于中國汽車趨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