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簡史」古典波斯的謝幕,下一個征程!(十六)

薩非王朝沙阿,塔赫瑪斯普一世去世後,王朝開始陷入權力的紛争當中。似乎每個王朝地衰敗,往往從内部争權開始;王朝地覆滅,又從外敵的入侵開始。

奧斯曼帝國看到昔日勁敵薩非王朝陷入危機之中,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削弱對手的機會。

公元1578年,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三世率軍征服高加索地區。

公元1585年,穆拉德三世再次出兵攻陷薩非王朝故都大不裡士。

奧斯曼帝國咄咄逼人之态勢,使得薩非王朝西線危機愈發深刻。

和西線戰場一樣糟糕的是東線戰場,烏茲别克汗國再次入侵呼羅珊地區。

之後,烏茲别克汗國依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甚至幹預薩非王朝的皇位更替。

黃金時代的來臨

公元1587年,在烏茲别克汗國的支援下,阿巴斯一世(1587年—1629在位)登基,成為這個内憂外患的薩非王朝第五任沙阿。

阿巴斯一世接手的薩非王朝,在外,強敵環伺,領土隻有鼎盛之時的一半;在内,國家軍隊腐朽,部落山頭林立。

在這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睿智的阿巴斯一世果斷地選擇了用金錢,土地換和平的政策,緩和外部沖突。着手開始内部的阿巴斯改革:

1.軍事改革:從伊斯瑪儀一世在查爾迪蘭戰役的失利可以看出,傳統的軍隊配備已經無法适應新時代的戰争需求。同時,由部落支援起家的薩非王朝軍隊,也充滿着濃厚的落後部落氣息。 阿巴斯一世一面聘請英國的技術人才在國内打造新式軍火武器,一面招募以突厥人為主,直接隸屬于中央的軍隊。針對軍隊雙管齊下的改革,薩非王朝迅速擁有了一支現代化軍隊。 2.經濟重心轉移:自阿契美尼德王朝開始,波斯地區的政權大多依靠兩河流域建都。因其富饒的物産,以及便捷的交通,兩河流域成為了波斯地區政權的主要财政來源。 但兩河流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成為了戰火紛擾的地方。長期地戰亂,使得薩非王朝很難再依靠兩河流域成為财政收入之主要來源。 公元1597年,阿巴斯一世遷都伊朗高原核心地區的伊斯法罕。至此,波斯政權活動範圍開始進一步向東遷移。 3.振興商業:地形相對貧瘠的伊朗高原,意味着薩非王朝的農業稅開始大幅下滑。但對内一系列的改革,以及未來對外失地的收複,無一不需要雄厚的财力去支撐。是以,阿巴斯一世在位期間,積極鼓勵民間商業,以及對外貿易活動的開展,開拓稅源。

阿巴斯一世對内地積極改革,使得這個内部趨于分裂的薩非王朝重獲新生。

公元1602年,薩非王朝軍隊擊敗烏茲别克汗國收複赫拉特、馬什哈德,重新占領呼羅珊,兵抵巴裡黑。然後他開始對奧斯曼帝國回擊,經曆三次戰争,到公元1622年占領巴格達、摩蘇爾和迪亞巴克爾和高加索地區。公元1602年他将葡萄牙逐出巴林,奪回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

黃金時代的落幕

阿巴斯一世的豐功偉業,使他在外獲得了“阿巴斯大帝”的稱号。

阿巴斯一世無愧于大帝的稱号,他突破了傳統封建帝國君主的眼光,緻力于将薩非王朝打造成一個符合現代潮流的新式王朝。

然而阿巴斯一世的改革,并未觸動到封建帝國的腐朽本質。

當執政長達42年的阿拔斯一世去世之後,他的新政也随之煙消雲散,屬于薩非王朝的黃金時代也悄然結束。

阿巴斯一世由于晚年猜忌,将他的四個兒子悉數殘害,其孫薩非(1629年—1642年在位)得以繼位。

薩非繼位後,奧斯曼帝國與印度興起的莫卧兒帝國兩面夾擊薩非王朝,各地分裂勢力又重新擡頭,阿巴斯一世的新政付之東流。

雖然,之後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在位)為薩非王朝赢得了短暫地複興,但薩非王朝地衰敗已然不可避免。

莫卧兒帝國地崛起,嚴重沖擊薩非王朝在中亞地區的統治。

公元1709年,阿富汗地區的吉爾查伊族領袖米爾維斯·霍塔克帶頭叛變脫離薩非王朝,薩非王朝在中亞地區的統治開始瓦解。

公元1722年,米爾維斯·霍塔克的兒子馬哈茂德攻入伊斯法罕,薩非王朝沙阿侯賽因宣布退位于馬哈茂德。

雖然,侯賽因之子塔赫馬斯普二世借助阿塞拜疆的阿夫沙爾部落的力量,驅逐了馬哈茂德重新奪回了政權,但薩非王朝的命運卻掌握在阿夫沙爾部落的手裡。

公元1736年,年幼的阿巴斯三世被廢,阿夫沙爾部落首領納迪爾沙登上了王位,建立阿夫沙爾王朝,薩非王朝正式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