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一直以來,共産黨,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加上樸實嚴明的作風,受群衆尊敬與擁護。且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都給百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備受人民群衆的愛戴,是百姓眼中的名副其實的抗戰英雄隊伍。

但是共産黨在當時也是最窮的,很多時候将士們都在為糧食、軍備等問題而發愁。

看到這支紀律嚴明、堅勇不屈的隊伍,很多百姓盡管不富裕,也願意熱心地幫助這些将士英雄們,慷慨地拿出自己的糧食錢财,贈予他們,支援他們在前線更好的抗敵護國。

對此,堅決不拿百姓錢财的戰士們,便在不得已接受百姓饋贈的情況下,

為百姓打出了借條,承諾若他們還能活着回來,定會償還回報。

01

也是以,那些借條的背後,有着感人的曆史,像廣東地區有一位名叫“梁詩偉”的老人,他在家中翻出一張天價借條。這張借條的背後,有着什麼樣的故事?而大家也知道,當時的物價和現在的物價,完全不一樣,據了解,國家要連本帶利都償還這張借條,

換算下來需3萬億!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3萬億,就算是對現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來說,

都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國家最終給這位梁詩偉還了多少呢?

梁詩偉的家鄉在廣東江門,他曾在2009年,從祖屋中發現了一張“特殊”的借條,他已故的母親,将60斤白米借給了抗日遊擊隊。當地民政局通過确認這張借條屬實後,

獎勵了梁詩偉2萬元。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後來,梁詩偉将這2萬元用在修葺祖屋上,這時又發現了一張借條,借款金額是一筆大數目,借款方是遊擊隊。為此,梁詩偉在猶豫之下,再次拿這張借條到當地民政局,但這一次,他沒有得到任何償還。

02

這張借條已經有數十年的曆史,上面寫的具體内容如下:

借款地點是

“大井頭村鴻文三姐家

”;借款内容

“38石70斤白米,5000元大洋,每支重量為1兩的金條共8支

;借款承諾“等勝利後,由當地的縣政府償還,付息二分”;借款提示“建議将鴻文三姐以革命家庭看待,照顧并保護其後人”;借條的時間寫的是“民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借款人是“新鶴人民抗日遊擊三中隊李兆培”。

李兆培在2個月之内,給梁詩偉的祖上,打了2張借條,前面60斤白米也是他借的。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第一張借條,當地民政局已經償還給老人,那麼這第二張借條,按照那會的物價,換算下來應該償還多少呢?根據借條上所說的“按每年一倍償還”,

算到現在就是天價了,高達3萬億。

梁詩偉也不知道自己的這第二張借條,還能不能兌現,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跑了不少有關部門,但因為這張借條是“天價借款”,這件事沒能得到處理,是以老人未能得到任何償還。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為此民政局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比如,不能再以借條為理由提出其他要求;及梁詩偉是否具有“鴻文三姐”财産的繼承權?或者借條不一定能代表遊擊隊,是以個人名義寫的,還有就是,抗戰時期那會,不是現在的政府,而是國民政府……

總之,借條隔的年代也久了,要是拒絕償還,理由并不會缺乏。

03

其實,梁詩偉老人也沒有想着要從中獲得這筆巨款,但他應該得到一些合理的補償,畢竟軍隊的勝利,離不開百姓的支援。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且他的親戚鴻文三姐曾是梁家地位最高的人,盡管她沒有立遺囑,

可兩人是母子關系,在法律上屬于合理的繼承關系。

至于借款人,雖是以李兆培的名義,可李兆培代表的是整個遊擊隊,遊擊隊則代表國家。另外借款的背景是民國,處于“國共合作”時期,同時,抗日遊擊隊歸屬于我黨上司。

遊擊隊曾向老人借了大洋5千,8支黃金,連本帶息算下來高達3萬億

鴻文三姐在抗戰時期,經常冒險援助遊擊隊,梁詩偉老人是她的後代,面對這個無私奉獻的家族,至少應該給予梁詩偉老人一筆補償,或者将借條作為軍民之間革命情誼的見證,

收藏陳列到博物館裡,弘揚這份赤城的愛國情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