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一個皇子身邊的小宮女,會受到鹹豐如此厚愛,入宮後的她成為僅次于皇後的存在,就連慈禧見了她都得下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奇特的女子卻紅顔薄命,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死後,鹹豐竟然命全體妃嫔出動,給這個女子祭奠,可謂是給足了面子,究竟是怎樣一個女人,會得到鹹豐如此相待呢?

雲嫔武佳氏,内務府鑲黃旗包衣女子,生年不詳,父親是鑲黃旗包衣旗鼓佐領兵丁武德。
雲嫔的出身非常明确,就是内務府的包衣女子,是以,她是通過内務府選秀入宮的,入宮後的最初身份就是宮女,又稱官女子。一般情況下,像雲嫔這樣的情況,會留在宮中服役,等到了年齡便會獲準出宮嫁人。
當然,還有另外兩種可能,第一是皇帝将其納入自己的後宮,封個常在、答應什麼的。第二,還有可能将其賜給皇子做官女子,也就是侍奉在皇子身邊的丫鬟。
雲嫔入宮時,道光已經是年近七旬的老頭了,一般不會再給自己添新人了,是以,道光便将條件出衆的雲嫔以官女子的身份賜給了皇四子奕詝。
據檔案記載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六日,總管張迎春等為四阿哥官女子下新添家下女子一名,每日行給喰食一份,自今日起得給,差首領蘇得傳。這位四阿哥官女子便是我們要講的雲嫔武佳氏。
我們都知道,皇四子奕詝在道光二十六年便被秘立為皇儲,随後,道光下令舉行八旗選秀,選了一位名門之女薩克達氏,指給奕詝做嫡福晉,這位薩克達氏便是後來被追封的孝德顯皇後,即鹹豐的原配皇後。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薩克達氏簡直就是一個病秧子,自從與奕詝成婚後,病情便不斷加劇。于是,道光便給兒子奕詝又挑選了一名官女子,即武佳氏。
在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的宮分中,武佳氏的身份還是“皇四子下女子”,也就是說,武佳氏一直沒有取得側福晉的身份,估計是因為出身不好吧。
不過,接下來故事的發展,讓人難以想象。首先是奕詝的嫡福晉薩克達氏早逝,然後再是道光的繼母孝和睿皇後崩逝,最後是道光帝崩逝于圓明園。不到一個月的工夫,紫禁城的三個大人物離開人世,随即大清帝國也換了統治者,他就是武佳氏所侍奉的皇四子奕詝,即鹹豐皇帝。
鹹豐繼位後,在給祖母、父親、妻子舉辦喪事的同時,也不忘了給身邊的女人賜封位分。比如說道光三十年二月初十,武佳氏被封為雲貴人,到了第二年的宮女選秀,鹹豐又挑選了一名宮女納入後宮,這位便是後來的婉貴妃索綽羅氏。
鹹豐二年二月,鹹豐又下旨舉辦了八旗選秀,選了四名秀女入宮,分别是貞嫔、英貴人、蘭貴人與麗貴人。不過,這四位新人在四月底和五月初才分兩批入宮,而武佳氏在這一年的四月十八日即四位新人入宮之前被封為雲嫔。
當然了,這四名新人中,有一個是作為預備皇後被選入宮的,她就是貞嫔,即後來的慈安。武佳氏一開始居住的寝宮是鐘粹宮,貞嫔入宮後,她便搬到了承乾宮,與新入宮的婉常在一同居住。
果不其然,僅過了兩個月,貞嫔便被冊立為中宮皇後。不過,當時鹹豐後宮排在皇後之下的便是嫔位,有雲嫔、英嫔二位,新入宮的蘭貴人、麗貴人此時還沒有晉封,是以,此時的武佳氏可以說是僅次于皇後的第二号人物了。不客氣地說,就算蘭貴人(慈禧)當時見了武佳氏,也得下跪。
鹹豐三年四月十九,武佳氏被正式冊封為雲嫔:
“朕惟應四星而作輔。坤儀懋協。贊之休。率九禦以承恩。巽命荷重申之錫。爰稽彜典。載沛溫綸。咨爾雲貴人。賦質金貞。秉心玉粹。在青宮而奉帨。早著莊姝。侍紫極而申绨。彌昭恪婉。茲冊封爾為雲嫔。爾其榮膺象服。益彰褕翟之輝。虔迓鴻厘。用佐睢麟之化。欽哉。”
就在這一年,之前得到晉封的英嫔,卻觸怒了鹹豐,最終慘遭降級,被降為伊貴人。但是,雲嫔武佳氏的身體也一直不太好,是以到了鹹豐四年,鹹豐逐漸将注意力轉移到了蘭貴人與麗貴人兩名主位身上。
鹹豐五年正月初四,宮中傳來噩耗,雲嫔武佳氏病逝,估計年齡也就在25歲左右。武佳氏去世後,鹹豐竟然派出了除中宮皇後之外全部的妃嫔,給武佳氏進行祭奠,比如說懿嫔(慈禧)、婉嫔、伊貴人(英嫔)、明常在、錱常在等,可以看出,鹹豐對這個在潛邸時期便侍奉自己的丫鬟,還是有一定感情的。
不過,由于當時鹹豐的皇陵還未修建,武佳氏的金棺隻得暫時被存放于田村殡宮,一直到同治四年九月,武佳氏才被葬入定陵妃園寝。
雲嫔武佳氏雖然在鹹豐後宮的知名度不高,最終排位也不靠前,但她卻在鹹豐後宮占據着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不是早逝的話,或許會對鹹豐後宮格局産生一定的影響,雖然武佳氏的出身不太好,但卻有幸服侍還是皇子的鹹豐,也算是她的福氣了,有些人就是這樣,命裡擔不起這份福氣,最終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我們隻能說,時也,命也。
參考資料:《清史稿》《道光朝實錄》《鹹豐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