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導語:我們在學“金吾衛”“執金吾”官職時,老師常告訴我們這是通假字,在古代應該讀禦。但在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如果讀禦還合乎格律嘛?在韻書上吾字到底是不是平仄同用的多音字,金吾除了官職到底是什麼事物?今天給大家一個準确的答案。

周末晨起,複聽滄溟先生講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正好趕上先生在講金吾衛的釋義,一下從意思上解開了我多年的困惑,對金吾衛的“吾”字的字音終于有了準确的認識。而此前學習考辯的過程也和先生在講解中的引導辨析過程高度契合,那麼“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吾應該做何種讀法呢?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執金吾形象

我們現在一般講到“金吾”“執金吾”“金吾衛”一般都會說,吾現在讀(wu平聲),而古代應該讀禦(yu去聲),因為這是通假字的用法。我此前将吾也做yu去聲讀,首先是自己沒有辨析過,同時根據漢語習慣,專有名詞像人名,地名,官職名賦予特殊的讀音也屬于正常。但是看到這首《正月十五夜》之後,關于“吾”就不得不考辯了。

《正月十五夜》是一首已經成型了五言律詩,這是時代特點決定的,蘇味道是文章四友之一,當時的五言格律技術在文章四友和沈宋的嘗試下已經定型,七言格律詩也開始出現。進行了詩律上的辨析,這裡讀将金吾讀成金禦就不合适了,根據尾聯的格律,出句的第二字應為平音。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我們還是先考慮格律拗救,但是從“玉漏莫相催”仄起平收的對句來看,出句隻能使用小拗救,但拗救也是不能拗第二個字的,從拗救角度讀yu不可能。繼而想到格律詩和詞中古人常用的另一種變通:“多音字借音”,讀平音用仄義。從多音字借音例如:看,教,望,聽,論,過,司,論,歎。這種在格律詩是平仄不分用司空見慣了。而有些詩詞借音是相對明顯的,比如我總結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露檻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當”遊仙。

以上平義借仄聲避三平尾。

春風猶自疑聯句,雪絮相“和”飛不休。

徒令上将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和”在這裡是唱和,是仄義讀平音。傳是傳驿,是平義用仄聲。而中聖是專用短語,讀去聲,但是這裡還是借了平音。這應是格律詩多音字借音合律的明證。如此讀yu也說的過去,可以視為中聖一樣的專有名詞借音。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中聖就是喝多了

但是借音有一個大前提,借音的全稱是多音字借音。這就要求這個字首先它得是多音字,平仄音互借還需要他在平仄兩部都有讀音。但是翻遍各類韻書,包括《平水韻》沒有一本發現“吾”字在仄聲部出現過。這樣說明借音就不能成立了。

那麼我們再回到“吾”字yu的讀音的由來——所謂吾者禦也,然後一些人想當然把它作為古代讀音來了解,看成通假字。其實這并不是注音,也不是通假字,殊不知這“吾者禦也”是對吾字義的解釋,并不是為“吾”字注音,韻書上的注音标注并不是這種習慣。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平水韻中吾字不在仄聲部,單字注音方式為吾音梧,并非吾者禦也

從學音韻以來細讀韻書,古代兩種常用注音法,一種是兩字注音的反切法,這裡不涉及;另一種以字注字的注音,是用另一個字來為這個字注音(這種非常不科學),他的呈現形式是“吾音梧”,不存在吾者禦也的這種判斷句的注音方式。二是金吾的釋義:“金吾,鳥名,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從這一内容來看,金吾的本義是金吾鳥,是太陽中的神鳥,而禦是金吾衛的功能。另有解釋金吾即金烏,這裡說的就是太陽中三足烏,日中烏。一切便迎刃而解了,吾字根本不可能存在yu這個音。

「字音考辯」金吾衛的吾該怎麼讀:從《正月十五夜》說起

金吾鳥

因文化斷層問題,在國小方面引起了很多的以訛傳訛,好多内容都已經成了新的訛變。在讀詩要堅持堅持嚴謹治學,訓诂為本,才能匡扶大廈之将傾,扛起詩教傳承旗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