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秋節和滿月一樣

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已成為中國的法定假日。在滿月的那一天,人們可以放下工作,享受家庭團聚的喜悅,這是一個已經持續了數千年的傳統節日,并在其悠閑的假期中重新出現。年月相仿,中秋節種類不同。在檔案的幫助下,作者試圖探索半個多世紀以來幾個特殊節點的中秋情況,從中看曆史的原始面貌,與社會變遷的對比,以顯示檔案"明鏡"的效果。

1940年:抗日戰争期間禁止生産和銷售月餅

1937年8月,日軍占領了中山縣屬的荷高壩島,此時,中山開始淪陷。到1941年,中山已經淪陷。淪陷期間,國民黨中山縣政府流亡到鶴山縣沙坪,控制着中山縣第二、第三、九區的部分地區,王僞縣政府在日本軍隊的支援下控制了中山的大部分地區。

戰争,國家解體,中秋團聚已成為成千上萬人的奢侈品。從中山現存的民國檔案來看,這一時期與中秋節有關的曆史資料隻是1940年9月鶴山縣政府出具的幾份檔案。中秋節是9月16日。9月6日,鶴山縣20多個組織和團體代表召開紀念"九一八"及中秋節保護活動的籌備會議,會議通過了《鶴山縣中秋節保護活動實施辦法》。措施規定,在中秋節(9月15日至21日)期間,各種組織、學校、公務員、學生和商界人士應捐款,全部用于生産今年的冬裝。同時,該縣禁止在中秋節開展不必要的送禮活動,禁止懸挂照明,違者對捐贈棉質服裝的處罰,禁止銷售月餅,"以救贖為目的"。

1949年:在黎明前夕,對"黑幫"實施了禁煙令

1949年10月30日,中山解放。解放前夕,國民黨中山縣政府仍在苦苦掙紮。10 月 6 日是中秋節, 5 日,縣政府向縣民警發出指令,要求軍警在 10 月 6 日、 7 日兩天加強警戒,小軒全體人民不得燃放煙花、孔明燈,除防火外,更要反(共産黨)趁機活動, 違者除對調查方責任外,警察和裝甲部隊首長将受到嚴厲處罰。然而,曆史的潮流是浩瀚的,國民黨當局正死心塌地地地成為氣候。從10月12日起,國民黨中山縣民警紛紛叛變,30、解放軍兩大縱隊和廣東湘邊縱隊、中山獨立團和武貴山基地軍民師在中山石岐宣告解放。

1955年:食物定量中秋國慶節

1955年的中秋節于9月30日舉行,與國慶節有關。今年,列入《中山市報》的"大事"有11個,包括召開全縣首屆勞動模範代表大會、職工文化宮開幕、全縣首批入伍877名應征入伍者。最著名的事件是毛澤東主席的著作《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該書受到中山縣第一農産合作社主任梁祥生的稱贊,"我擔任大學校長的經曆"和"中山省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産合作社青年突擊隊"。對于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從那一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内實行食品配給,即實行食品券,根據食品供應量發放食品券。

1955年8月5日,國務院通過了《市政食品定量供應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在以大米為主要食品的地區,特級重體力勞動者每月供應45~55公斤食品,平均不超過50公斤,平均不超過32公斤;器官、團體工作者、公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店員等精神勞動者每月24~29公斤,平均不超過28公斤;居民和10歲以上的兒童平均年齡在22至26斤,平均不超過25公斤;6歲以上10歲以下的兒童體重為16至21公斤,平均不超過20公斤;3歲以上6歲以下兒童體重不超過13公斤;3歲以上的兒童平均不超過7公斤。

《辦法》還規定,居民和農民工應當購買市政熟食業銷售的挂面、切面、米粉、年糕等食品券,糕點、棗、湯等食品不得購票。但實際上,很多地方的糕點,甚至米飯、湯圓等食物都是用門票購買的。月餅是糕點,是以必須用票購買。據老人介紹,買月餅的門票是特發的,不需要每月購買定量食品券。

中秋節和滿月一樣

1955年9月,石岐市商務局同意增設一份惠興派樓,用于月餅銷售(中山市檔案館)

盡管食品供應收緊,但中秋節和國慶節都列在政府的議程上。據1955年9月27日(1955年8月12日)第四版《粵中農農日報》報道,"向居民供應大量物資慶祝中秋節和國慶節"報道,國營商業部門供應的節日物資比去年同期多,主輔食品增幅較大,如廣州豬肉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1%, 雞肉比往年增加了三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2%。中山的工商業經營者不願意落後,比如位于新文西路23号的惠興蛋糕為了擴大月餅的銷售,在太平路南昌蛋糕店多設攤位賣月餅;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中山1955年的财政收支低于1954年和1956年,但職工年人均工資為410.79元,超過1954年的365.44元和1956年的401.19元。

中秋節和滿月一樣

1955年9月27日(農曆新年8月12日)廣東農民日報刊登的中秋節報道(中山市檔案館)

20世紀60年代:"文革"中秋風俗成"四老"

與1960年代中秋節有關的茶中山市檔案館檔案很少,隻有少數是1965年之前的。例如,1960年9月20日,縣人委發出一封信,号召國慶中秋兩節補餐、出口工作,確定石岐、廣州人民和港澳同胞在節慶期間吃到适量的配菜,并強調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1962年8月,石岐鎮人民委員會在一份關于月餅價格的檔案中列出了各種月餅的零售價,最貴的蓮蓉蛋黃月餅,每塊0.65元,最便宜的豆肉月餅,每塊0.32元。1965年8月,縣糧局出具了發放節日彙款細面粉的檔案,規定中秋國慶節海外彙兌精品面粉按标準每百元彙款供應一磅半,共1萬斤,由于數量有限,隻能向海外華人家庭供應。

1966年6月20日,中山開始"文化大革命"并開展"破爛",作為傳統的民間節日,中秋節如"四老"和"革命"落下,再加上經濟困難,"文革"時期的中秋節沒有"節"的月亮。在1966年至1969年的檔案中,沒有發現中秋節的參考資料。

1978年:改革開放前夕起飛前的沉默

1978年12月13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帷幕。在這個重大曆史轉折點前夕,中秋節人過得怎麼樣?

中秋節是當年的9月17日。查一下1978年9月的《人民日報》,沒能找到中秋節相關詞彙,但很快将成為廣東省黨報《南方日報》的前線,在9月16日最後一版中處于不顯眼的位置,發表了三篇與中秋節有關的文章,分别發表《省、民革命舉辦中秋珠江夜慶》《廣州在羊城舉辦中秋元宵展》 公曆中秋節?

中秋節和滿月一樣

1978年中秋節,中山著名文化人于聚軒給我國著名收藏家、曆史學家王桂琛先生寫了一首詩(中山市檔案館)

據《中山市報》報道,1962年至1978年,中山職工平均年薪一直徘徊在498元(1963年)至580元(1977年)、1978年553元之間,與1965年持平,1979年突破614元,随後逐年迅速增長。這說明中山在改革開放時期,人民生活長期處于同一低水準,可想而知,1978年中秋節缺之不盡。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統計數字反映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1988年:從縣城到市月餅價格上漲和下降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準許中山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方級市,中山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47位。經過近10年的改革開放,中山的經濟實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水準大大提高。1988年,中山市生産總值是1978年的6.9倍,職工年均工資2884元,是1978年的5.2倍;經濟發展伴随着價格上漲,月餅的平均價格比1987年上漲了50%。根據中山某老牌食品廠1988年的月餅價目表,雙黃蓮花月餅每塊4元,豆沙單黃月餅每塊2.3元,價格分别是上述1962年同類品種的6.2倍和7.2倍。

月餅價格大幅上漲,但銷量比1987年下降了11.26%。據市商務局分析,由于中央到地方各級禁止公款送禮,各級機關率先不送禮、不送禮,使月餅的銷售量減少。

1999年:50歲生日結束時的中秋節快樂

1999年,它标志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并歡迎澳門的回歸。即使是喜事,也讓中秋節(9月24日)更加充滿歡樂的氣氛。

在中山,人們的生活水準如芝麻花節高,職工年均工資12607元,是1988年的4.4倍。政府惠民政策陸續出台:1月,戶籍管理制度全面改革,放寬落戶條件,4月,實行社會醫保IC卡服務,7月,提高失業救濟金,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30,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标準提高15%, 9月向全市60歲以上發放"愛心卡",提供優惠服務,10月,将全市最低工資從每月350元提高到455元。

為慶祝新中國50周年,1999年國慶節假期由一天增至三天,加上前後兩個雙休日,共計7天,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國慶"黃金周"。中秋節前後閑暇時間的增加,使節日氣氛更加濃烈。全市商業系統以新中國成立50周年、中秋節和澳門回歸等盛大節日為宣傳契機,積極組織适銷對路商品推向市場,年零售額達3.29億元,比1998年增長18.3%。商業零售額上升,但價格下跌。資料顯示,1999年石岐市雙黃蓮花月餅零售價為每年9.25元,比1998年的9.7元下降4.6%,豆沙蛋黃月餅6.3元,比1998年的6.5元下降3.1%。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假期和更低的價格使得零售銷售的增長成為合理的必要條件。

2008年:改革開放30周年 中秋節放假

2008年,發生了一些事件: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活動遍地開花;紀念活動到處盛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活動遍地開花;紀念活動到處開花;紀念活動到處盛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活動遍地開花;紀念活動盛行;改革開放3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活動遍地開花;改革開放30周年,紀震撼地球的汶川地震,引發了對萬物大愛的彙聚;舉辦首屆奧運會,激發高度的愛國熱情;清明、端午、中秋節最早被指定為法定節日,傳統節日回歸百姓。

2007年12月,國務院釋出了《國慶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08年起分别舉辦一天。2008年的中秋節是9月14日,加上一個雙節假期,中秋節放假從9月13日到15日共3天。中秋節讓這個以"團圓"為主題的傳統節日得到了可觀的回報,遊客有時間回鄉,勞工和農民有時間出行,商場歡迎更多的顧客,各種流通管道一個繁榮。據悉,首屆中秋節期間,中山出入境遊客人數較2007年同期增長33%,該節日的設立為月餅的銷售帶來了商機,中山舉辦了首屆中秋文化研讨會,探讨如何以月餅為載體弘揚中秋節傳統文化。在"2008中國名月餅品牌推廣活動"中,中山的月餅企業不負衆望,有6家月餅企業榮獲"中國名餅"稱号,兩家月餅企業兩家企業榮獲"知名月餅"稱号。在上海舉辦的"2008中國月餅文化節"上,徐祥源等三家山地食品企業榮獲"中國最具競争力月餅行業品牌"稱号,綏香源月餅還榮獲"2008中國月餅文化節金月餅"獎。

高文偉小兵

中秋節和滿月一樣

編輯:陳琳琳

稽核:王健

終審判決:劉世東

資料來源:中山市檔案館,中山市檔案局編纂,2013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