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解放戰争,事關中國近代未來命運走向的重要戰争,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共産黨上司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的“決戰”。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解放戰争

在這場長達四年的解放戰役裡,中國共産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深得民心,使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勢不可擋,最終推翻國民黨腐敗黑暗的統治,結束了近百年的戰亂紛飛,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促成了中國和諧統一的新局面。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于這場事關人民未來命運的重要戰役之中,解放軍戰士打得十分投入,在緻力于解放全中國的理想信念之下,将不堪一擊的國民黨軍隊打的節節敗退,戰線推進得相當順利。

然而,事情總是不可能永遠都那麼一帆風順的,有那麼一座北方城市,在解放戰争之中極難攻克,我軍共派遣了三個兵團和兩位元帥進行坐鎮指揮才最終拿下這座城市,是以,這座城市被稱為解放戰争之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解放軍讨論戰術

那麼,這座最難打的城市究竟在哪?它又為什麼如此難打呢?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解放戰争的時代背景,以更好地了解共産黨與國民黨雙方的軍事實力和政策分布。

時值1945年,抗日戰争大獲全勝,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解決完事關國家民族存亡危急時刻的問題過後,有關國共兩黨如何配置設定抗戰勝利的成果,以及由誰來主掌中國政權的争奪之戰拉開了帷幕。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日軍投降

此時,對共産黨恨之入骨的蔣介石,早在抗戰前就對共産黨人展開殘酷圍剿和殺害,在抗戰結束後自然也不會放棄将共産黨“除之而後快”,并獨吞抗戰成果的念頭。

但是礙于國際國内呼籲和平的輿論壓力,蔣介石并不能将“殺意”表現得太過明顯。為了制造和平的假象,并争取軍事部署以發動内戰的準備時間,蔣介石假裝“熱情”地向共産黨高層連發三封電報,“誠意邀請”毛澤東來到重慶進行商議“和談”。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和蔣介石

而共産黨正好也主張以和平和休養生息的途徑來實作中國的發展進步,同時也正好借機揭露國民黨的陰謀面具。于是,共産黨便謹慎赴約前往重慶進行談判,趁此機會及時做好自衛反擊和随機應變的各項準備。

在重慶談判期間,共産黨人極力強調和平,努力避免内戰,始終顧全大局,想讓剛從戰亂裡得以解放的中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為此不斷在許多問題上做出讓步。但是蔣介石卻步步緊逼,得寸進尺。在經過四十三天的艱苦談判後,雙方終于簽訂《雙十協定》以達到和平建國,停止内戰的共同契約協定。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重慶談判漫畫圖

但是很快,國民黨就開始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在重慶談判期間,國民黨就開始秘密印發《剿匪手本》,并調集了一百多萬的軍隊,來部署反共的進攻路線,對中共所在的北方區域發起進攻,親手撕毀了剛剛簽訂的《雙十協定》,再次正式拉開内戰的序幕。

不過,卓有遠見的黨中央也早有部署,采取“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在防禦的同時,及時應對國民黨的反動内戰,并積極對國民黨軍隊進行反擊,自此開啟了長達四年的解放戰争。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山西霸王”閻錫山

直到1948年,國民黨與共産黨已經來到了事關存亡的決戰關頭,此時,共産黨軍隊大有勢不可擋之況,雄赳赳氣昂昂地逐一攻克蔣介石以大城市為主設立的“重點防禦體系”,尤其是在經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解放時期的太原

然而,就在共産黨華北部隊橫掃北部地區國民黨勢力的過程中,卻遇上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山西太原。山西太原,是北方極重要的省份之省城,有着非常豐富的煤炭礦産資源,為軍事重工業提供了重要支撐。基于此,民國時期起,山西就是北方除東北區域以外的大規模重工業軍事基地。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閻錫山

而當時負責管制山西的軍閥統領,就是大名鼎鼎的“山西霸王”閻錫山,他在袁世凱期間被任命為山西都督,後來國民黨統治時期,坐擁強大兵力的閻錫山在山西境内“占地為王”,以興利除弊為施政大要,振興水利桑蠶畜牧等傳統農牧業,整治并發展山西的經濟文化,并成立“保衛團”來對青壯年進行軍事訓練,以維護山西的社會治安。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閻錫山(左下1)與蔣介石和其它軍閥的合影

在北伐戰争期間,閻錫山暗地裡韬光養晦,積極擴軍備戰,設立兵工廠。憑借着山西豐富的煤炭礦産資源制造大量武器彈藥,并用以擴充勢力。而國民黨也趁機争取到閻錫山擴充到自己的黨羽名下,随着國民黨勢力的不斷擴大,閻錫山也審時度勢,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和國民政府下的山西省政府主席,擁蔣北伐,事成之後成為雄踞華北的一代軍閥,兵權勢力愈發如日中天。

太原戰役

解放戰争時期,由徐向前将軍帶領的士兵開啟了“橫掃山西”的解放路程,一路拿下了臨汾晉中兩大閻錫山精銳部隊所在之處。而閻錫山老巢所在的太原,卻并不好打。此地在閻錫山“保境安民”的長期的駐紮和部署下,構造了極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建立了多達五千多座的碉堡群,這些碉堡連着暗堡,以異常堅固的子母堡防禦着任何外來進攻。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山西碉堡

再加上閻錫山在山西建立的兵工廠助力,太原這一閻錫山苦心經營、擁有強大防禦作戰能力的根據地,必定是極其難攻,不能輕易拿下的。在徐向前部隊到達此地進行攻堅戰役的時刻,解放軍們經過長期作戰,已經疲憊不堪,數量僅剩九萬左右。反觀閻錫山駐紮在太原的精銳部隊,就竟達到了十萬以上,是以,這攻打太原的第一仗,解放軍不占任何的優勢。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同時,由于山西太原内的百姓長期生活在閻錫山的封閉統治之中,不問世事,對閻錫山十分效忠,不知道解放軍才是真正的正義之師。是以,山西群眾不但很難與我軍共進退,反而還與閻錫山一同抵抗解放軍的攻擊。

更加令解放軍戰士感到雪上加霜的是,經過長期連續攻堅戰的辛勞,不堪重負,鞠躬盡瘁的徐向前将軍竟然積勞成疾,直接病倒了。但疾病的痛苦依然抵擋不住徐向前将軍堅持攻下太原的決心,他甚至躺在擔架上奄奄一息都要堅持指揮作戰。同時,為了炸毀碉堡這一防禦工事,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解放軍戰士們背着炸藥包前仆後繼地炸向碉堡,作戰場面十分慘烈。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解放軍炸碉堡

而此時,華北戰場的局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軍正在醞釀的平津戰役要求圍堵傅作義,防止其南逃。是以,我軍暫時要求對太原圍而不攻,計劃等到東北野戰軍入關解放平津之後再協助徐向前将軍拿下太原。

在圍堵太原期間,徐向前将軍極其部下終于得以喘息之機,暫時休養生息。直到平津戰役結束,圍困太原長達半年之久的兵團,在楊得志所領的華北第二兵團和楊成武所領華北第三兵團的加入援助之下,再次向太原發起進攻,開始啃起太原這塊“硬骨頭”了。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徐向前因身體不好,害怕拖累戰鬥指揮工作,便誠懇留下了前來傳達七屆二中全會精神彭德懷元帥和羅瑞卿大将坐鎮,搭載了一千三百多門的火炮。其配置之豪華,陣容之華麗堪稱解放戰争之最,在我軍“頂尖”陣容配置和四十萬兵力的激烈包圍進攻之下,不到四天,太原終于被攻下,實作了全城解放。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大炮攻打太原

在此期間,太原城内的國民黨守軍隻能依賴國民黨飛機空投來維持生存物資,而一向精明審事的閻錫山也早就明哲保身,乘坐飛機逃跑了,将山西守城之任推給了親信部下。

解放戰争結果

随着解放戰争的逐漸深入掃蕩,解放軍戰士南下逼入蔣介石所在的南京首府。蔣介石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決定再次向共産黨提出“和談”,以得以喘息之機,尋求東山再起之勢。

解放戰争時期,出動三個兵團兩位元帥,才拿下這座最難打的城市

百萬雄師過大江

隻是這次,面對蔣介石佯裝求和的局面,中共早已識破蔣介石的虛僞面具,不再與之虛與委蛇。在毛主席的一聲令下,堅持将革命解放進行到底,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直搗國民黨所在的南京首府,蔣介石一黨不得不退走台灣,此後不久,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也買入了嶄新的發展之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