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道那個名人說的。
最近時間過的很快,當然中間還是有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讓我總是忙于如何細節性的解決,展現出了沒有站在一個高度解決問題的弊端。何為高度,就是本質問題,一個團隊做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在圍繞一個本質。确切的說是目的,個體有利益,團隊也是有利益驅動的。
先說下自己這次錯誤。由于公司擴充迅速,現有辦公位置不夠,急需要新增辦公區域,當然牽扯到資訊化,網絡硬體實施部署。當然這些部署和營運行政密不可分,行政要考慮到桌位擺放,過道空留位置,美觀等一些因素,作為IT當然也需要跟行政确認這些需求,才能确定IT布線等方案。由于在施工前一天,行政上司突然改變了一個過道的位置,隻有本人在場,然而,我沒有及時跟施工方和采購将這些東西确認,沒有向本部門上司彙報。第二天出差,導緻第三天回公司後發現問題所在,牽扯到了。需求未實作,施工方無法工作,采購報價變動、材料人力物力可能浪費等一系列問題。
中間細節性東西不過多描述,問題的産生本身在哪裡出現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1:沒有一個明确的流程,需要多方确認的項目,需要多人參與确認
2:出現需求改動沒有及時溝通
3:問題出現時候,參與各個環節都在為利益考慮:a:需求不想改變。b:施工方不想增加工作量。c:采購部不想工作重做,拖延他工作進度。
問題解決:
首先從高度去看待這次項目:
為什麼要做這些?新來員工需要工作位子,項目緊急。
出現的問題對整個項目影響是否大?改變方案代價與解決問題的代價是否可以成正比
針對這個問題可分為兩個方案:方案一:改變需求 方案二:所有重做
将兩個方案對比:方案一是最快,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實際過程中也是按照方案一進行的。但是為什麼要将此事記錄?因為文字叙述都是簡單的,但是實際工作環節中問題是随機的,還有一些人際溝通問題,部分的官僚。我越來越羨慕那些團隊上司人。他們會遇到多少問題,那麼多的問題又是怎麼完美解決的。
好奇心!!!
本文轉自2013yang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yangeinstein/197501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