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描寫楊柳的一首詩,語言看似柔美卻犀利無比,讀完後人人叫好

在衆多的樹木中,如果要問哪類最具風情的話,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楊柳”。沒錯,楊柳自古以來就是“柔媚”的代名詞,也是春天裡最美麗的風景線之一。

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為我們寫盡了楊柳迷人的形态,語言生動活潑而千古流傳。

同一類物象在不同詩人筆下會有不同的呈現,縱然詩人們所抓取的特點一樣,但在相同特點之外的延伸總能給讀者帶來不同的觸發。

就比如我們本期要跟大家所分享的這首詩,它通篇也是在寫楊柳,可在柔詞清句之下卻飽含犀利的剖析,讓人讀後不禁拍手叫好。

描寫楊柳的一首詩,語言看似柔美卻犀利無比,讀完後人人叫好

無關名氣,旨在分享大美;各位看官,且随詩巷一起來品讀這首《垂柳》。

垂柳

唐彥謙

絆惹春風别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作者唐彥謙才氣過人,遺憾的是他曾連考十年未能高中;生于動亂年代的他,雖曆經多種磨難,但始終沒有放棄精進詩功畫藝,今天我們能讀到他的作品也實為有幸。

一字不題柳,“柳”在紙上呈,首句一出場便切中題目:絆惹春風别有情;作者将春風與楊柳聯系起來,借這和煦的春風突出了楊柳的無限柔情。句中的“絆”用得異常出彩,本來就纖細婀娜的楊柳,因為它的“點睛”而顯得更加風情萬種。讀這一句,我們已然清晰看到,在春風吹拂下,千萬條柳枝随之搖曳生姿、翩翩起舞的迷人樣子,以這樣有畫面感的詩句開篇,此詩的“高度”已經彰顯無餘了。

描寫楊柳的一首詩,語言看似柔美卻犀利無比,讀完後人人叫好

若說第一句不平凡,那麼這裡的第二句更是别有魅力:世間誰敢鬥輕盈?說實在的,作者的筆力可真讓人佩服,隻輕輕一揮,就能從細微處見效果。楊柳體态之輕盈,是通過反問句的形式加以精準的字眼刻畫出來。這世間還有誰敢跟楊柳比“輕盈”?顯然作者的語氣非常肯定,若論輕盈,還真是非楊柳莫屬。

其實這句寫得很“側面”,而且還是以議論的方式表達出來。作者不直接說楊柳之态有多麼多麼輕,而是拉其他“所有”物象過來與其對比,很巧妙地進行了一個烘托,這樣一來,楊柳的“輕盈”就顯得更加無與倫比,更加鮮活動人。

描寫楊柳的一首詩,語言看似柔美卻犀利無比,讀完後人人叫好

詠物自有“意圖”,這是詠物詩的精華所在,那麼這首詩的精華便藏在後兩句中: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前兩句在贊美楊柳,這兩句也不例外,但是這裡的贊美已經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在古代,柳樹被種植在君王們的居所周圍,或是常遊之處,比如宮院、江畔、大街等等。從陸遊的“滿城春色宮牆柳”,韓愈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等等名句中,我們就可體會到君王對楊柳的“情有獨鐘”。

而在唐彥謙的筆下,他也把楊柳和君王聯系起來,不過這裡的手法格外獨特。他說楚王隻不過是随意在江畔栽種了楊柳,卻讓那些宮女們争相而節食,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擁有像楊柳一樣的纖腰而赢得楚王的寵愛。

宮女争寵已經成了一個衆所周知的古老話題,在深宮中,君王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宮女們的關注,因為她們要通過言行去窺探君王的心思,進而迎合君王,以争恩寵。

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是這些宮女即使餓死,也學不來楊柳的半點風情。

描寫楊柳的一首詩,語言看似柔美卻犀利無比,讀完後人人叫好

作者寫楊柳,卻偏偏穿插進了楚王與宮女。從表面看,無非為了展現楊柳的妙曼身姿,其實則是通過再一次的強烈對比,諷刺那些和宮女一樣,為了“争寵”迎合權貴、獻媚權貴的醜陋之人。

多麼深刻、又諷刺的兩句,看似“無意”,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犀利至極,将意趣與理趣同兼在内,将贊美與鞭撻共雜其中,不僅帶給讀者感官上的享受、更帶給讀者心理上的沖擊。此不稱佳句,何為佳句?

一片詩心揮灑後,幾人稱贊幾人癡;各位看官,對于唐彥謙的這首詩,你是否也覺得“功夫不淺”呢?歡迎留言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