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因削藩起兵,為何他奪取天下後也削藩?

熟悉明史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朱棣其實是因為朱允炆搞削藩才起兵,顯然他認為削藩是不對的,可是為什麼他當皇帝後,也要削藩呢?

朱棣因削藩起兵,為何他奪取天下後也削藩?

朱棣

雖然朱棣打的旗号是靖難,也就是清君側,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因為朱允炆緻力于削藩來加強統治,而燕王朱棣又是對皇權威脅最大的藩王,是以朱允炆遲早要搞到他頭上,朱棣當然不甘心,是以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表面上看,是他認為朱允炆身邊有奸臣,朱允炆受這些奸臣蠱惑才向他的叔叔們揮起屠刀。其實他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順便搏一把,萬一能把天下打下來呢?

說實在話,即便朱允炆不削藩,這燕王朱棣也會造反,還記得藍玉嗎?早在朱元璋統治時期,藍玉就曾給當時的太子朱标傳話::臣觀燕王在國,撫衆安靜不擾,得軍民心,衆鹹謂其有君人之度……臣又聞望氣者言,燕地有天子氣 ,殿下宜審之。

可見在老朱在的時候,朱棣就不消停,就想造反,而這時候朱允炆削藩快到他頭上,他當然要起兵造反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朱棣是因為削藩來起兵造反,為什麼他當皇帝後也削藩呢?

朱棣因削藩起兵,為何他奪取天下後也削藩?

其一,雖然朱棣因為削藩而造反,但并不表示削藩不正确,隻是當時的處境不同,朱允炆時期,朱棣是最大的藩王,削藩就是在要他的命,他當然認為削藩不對,要起兵反叛。而朱棣當了皇帝後,為了皇權穩固,當然要削弱藩王的實力,是以他繼位後也開始削藩。

其二,當時藩王權力很大,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他們占據了全國很大一部分地盤,資源方面藩王占據的多了,國家就少了,當國家遇到危難之時,這些藩王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肯定不會盡心盡力,而國家又沒有錢糧來應對危機,作為皇帝,當然要收回這部分資源和特權,以便應對全國的危機。

其三,當時的藩王還是朱元璋時期設定,當時老豬考慮的是自己的骨肉當然比那些外姓将領可靠,由他們來鎮守四方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可是朱元璋去世後,這些藩王與皇帝的關系就沒有那麼近了,甚至他們還有可能藐視皇權,是以削藩無論是對朱允炆,還是朱棣,隻要當了皇帝,都是非常正确的,是以朱棣上位也得削藩。即便是設立藩王,也得是人家皇帝的孩子。老朱的孩子,隻是朱允炆的叔叔,朱棣的弟弟,當然沒有自己家傻兒子可靠了。

朱棣因削藩起兵,為何他奪取天下後也削藩?

最後,藩王手中權力巨大,可對皇帝卻沒有那麼親近,那麼皇帝下達的指令他們要麼不聽,要麼陽奉陰違,這就讓皇帝很沒有辦法,他們已經不是守衛邊疆的良臣,而是阻礙國家前進的石頭,皇帝當然要一腳将其踢開了。

綜上所述,朱棣起兵時因為自己是藩王,是以反對削藩,而拿下天下後,他是皇帝,而藩王對他是一種掣肘與威脅,是以他上位後也得削藩。

繼續閱讀